一起肉鸡慢性呼吸道和大肠杆菌病混染诊治

2018-01-18 16:13:38刘明莉陶顺启河南省驻马店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463000
中国畜禽种业 2018年3期
关键词:革兰氏病鸡肉鸡

刘明莉 陶顺启 (河南省驻马店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463000)

肉鸡慢性呼吸道病又称鸡败血霉形体病、鸡败血支原体病,其病原是鸡败血支原体。可感染鸡和火鸡等家禽。各种日龄的禽类均可感染,但以雏禽发病最为严重。全年各季均可发生,但以寒冬及早春最为严重。常和大肠杆菌病合并感染,二者同属于条件性、接触性传染病,一般呈慢性经过。往往由于诊断不当使发病鸡死亡率增加,可达10~40%。也是目前危害肉鸡饲养业的严重疾患。现将一例肉鸡慢性呼吸道病和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的病例介绍如下。

1 发病情况

某鸡场饲养肉鸡3000只,饲养方式与之前每批次相同,并按常规免疫程序进行免疫。饲养至32日龄时发病,表现为精神委顿,羽毛粗乱,食欲下降,打喷嚏、甩鼻,时有镇咳,流眼泪,饮水增加,排便稀薄,3~5d内病情迅速发展到全群,死亡率为10%。据养殖户回忆说,在其养殖场发病期间曾使用青霉素和链霉素进行治疗,但未见好转。

2 临床症状

病鸡精神沉郁,羽毛松乱,鸡冠部呈暗红色或紫色,呼吸困难,个别病鸡有喘鸣音,咳嗽,眼眶周围或面部红肿。鸡群下痢,排白灰色或黄绿色的稀粪,污染肛门周围。

3 病理变化

剖检5只病鸡可见鼻道、气管和支气管及气囊内充满黄色泡沫状黏液或有黄色干酪物,气囊膜混浊,增厚;心包膜增厚,表面附着灰白色絮状物,心包内充满淡黄色纤维蛋白性渗出液;肝、脾肿大,呈青铜色或土黄色,表面裹着一层浅黄色的黏性假膜;肝脏、盲肠和肠系膜呈现典型肉芽肿,肠腔内有大量的黏液或气体,腹腔积液。

4 实验室诊断

4.1 镜检

取病死鸡肝脏组织直接涂片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被染成红、两端钝圆、散在的短小杆菌,为革兰氏阴性菌。

4.2 细菌的分离培养与生化实验

在无菌条件下取病鸡的深层肝组织接种培养基,37℃培养24h在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上生长出圆形、凸起、光滑湿润、边缘整齐的粉红色菌落,挑取菌落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细菌形态为两端钝圆、散在的短小杆菌,为革兰氏阴性菌,其生化特征为发酵葡萄糖、乳糖、麦芽糖产酸产气,吲哚试验、M.R试验阳性;V-P试验、柠檬酸盐利用试验阴性,可确诊为大肠杆菌病。

4.3 平板凝集试验

用鸡败血支原体诊断抗原进行血清凝集试验,结果为阳性。

4.4 药敏试验

在普通培养基上用纸片法做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高敏药物有氟苯尼考和盐酸多西环素。

5 结果

根据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实验室诊断最终确诊为慢性呼吸道病和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

6 治疗措施

6.1 做好消毒工作

彻底清除舍内粪便,更换新鲜垫料,每日用0.01%百毒杀带鸡消毒1次,对周围环境进行喷雾消毒,每天2次,连续7d。死雏焚烧后深埋,鸡舍在保持温度情况下加强通风。

6.2 及时给药

用10%氟苯尼考100g与10%盐酸多西环素100g兑水150kg,任其自由饮用,用双黄连可溶性粉100g拌料800kg,均连用5d。

6.3 疗效

采取上述措施后至第3天鸡群精神状况明显好转,不再出现死亡,且呼吸道症状基本消失,1周后痊愈。

7 讨论

调查该鸡场的发病原因,主要是鸡舍环境欠佳,饲养管理不善,导致鸡群抵抗力下降,所以诱发这两种病混合感染。在今后饲养中,为避免再次发生类似病例必须加强综合饲养。

加强鸡舍环境卫生,确保饲养密度合理,保持垫料干燥,通风良好,温度适宜,无刺激异味,减少应激反应;加强饲养管理,饲料和饮水要保持清洁卫生,饲料不能存放过久,饮水器需定期进行消毒清洗,在饲料或饮水中补充多维,增强鸡群抵抗力;建立完善的肉鸡免疫程序和科学预防用药计划;可定期用鸡支原体油乳剂灭活苗和鸡大肠杆菌灭活苗接种来预防慢性呼吸道和大肠杆菌病的发生。

猜你喜欢
革兰氏病鸡肉鸡
鸡维生素缺乏症的临床症状与治疗
女性下生殖道分泌物检测中革兰氏染色法的应用分析
鸡维生素B1缺乏症的诊治分析
家禽科学(2021年6期)2021-08-26 05:39:32
五代头孢有何区别
肉鸡腹水咋防治
今日农业(2020年18期)2020-12-14 19:08:44
病鸡治疗期饲料调整与控制
草莓微生物污染分析及革兰氏阴性细菌和霉菌鉴定
病鸡治疗期饲料调整与控制
肉鸡常见腹泻病的诊断和治疗
兽医导刊(2016年12期)2016-05-17 03:51:44
蛋鸡和肉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