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长波 雷万海 淳艳华 杨波 (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云峰镇畜牧兽医站 628400)
副猪嗜血杆菌病又称猪多发性浆膜炎与关节炎或革拉瑟氏病,是由某些高毒力或者中等毒力血清型的猪副嗜血杆菌引起。该病可见于2~4周龄的猪,最常见于5~8周龄的保育猪。临诊上症状是呼吸困难、体温升高、关节肿大、运动障碍,少数猪表现为神经症状。
本菌是猪上呼吸道中的常在菌,因此,健康带菌猪可能成为传染源,在转群、断奶后失去母源抗体保护,或在其他疾病感染导致免疫力下降时可出现症状,排除病原菌。本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污染的器械也是传播媒介。本病只发生于猪,2~4月龄育肥猪均可感染发病,常见于6周龄保育猪,发病率为15%左右,死亡率严重时可达50%,在健康猪群中引入带菌的种猪时,往往引起本病爆发。
本病临床症状中,呼吸道症状表现最为常见,其次为关节肿大,运动障碍,少数为神经症状。猪在感染高毒力菌株后表现为发热、厌食、咳嗽、跛行、食欲不振或废绝、呼吸困难、关节肿胀、颤抖、共济失调、可视黏膜发绀,随之可能死亡。急性感染没死的可能留下后遗症,即母猪流产,公猪慢性跛行。感染中等毒力菌株的猪往往出现关节炎和浆膜炎。
猪患该病初期心包积液、腹水、胸水、关节液增加,继而在胸腔、腹腔、关节等部位出现淡黄色纤维素性渗出物,严重病例发现有心包和心脏粘连,胸膜与肺脏粘连,或者整个腹腔内各脏器管包括肝脏、脾脏和肠道等粘连。脑膜出血充血或混浊增厚,脑回展平,脑沟变浅,脑沟中有浆液性渗出物。渗出物中可见中性粒细胞、纤维蛋白、少量的巨噬细胞。在有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败血症中可见肺水肿、皮肤发绀、皮下水肿。
根据特征的临诊症状和剖检变化对症治疗效果等作出初步诊断,要确诊可做实验室检查。常通过细菌分离、PCR检测、血清学诊断3种方式准确检测。细菌分离常采用病猪肺脏、气管黏液、脑组织、关节液和浆膜表面的纤维素性渗出物。猪副嗜血杆菌主要引起胸膜炎、脑膜炎、腹膜炎、心包炎、关节炎等,呈全身多发性。要和猪呼吸道症状的慢性猪肺疫、支原体肺炎、传染性胸膜炎相区别。当发生败血症时与链球菌病、猪丹毒等区分。
当猪病确诊为猪副嗜血杆菌病或者患猪有该病明显的表现症状时,要立即使用大量敏感抗菌素对症治疗。并对同群猪或整个猪群进行药物预防。
当出现副猪嗜血杆菌病时,要立即将猪舍内所有病猪隔离,症状严重的猪和无饲养价值的僵猪要立即淘汰,每天1次清扫猪舍、冲洗地板、严格消毒。改善猪舍通风、光照合理、密度适宜、猪群不拥挤、禁止混养。
除对隔离的病猪进行大剂量抗生素治疗外,还要对未发病的猪进行药物预防,每吨饲料添加金霉素2000g,连喂1周,停3d,再喂3d。也可每吨饲料添加太妙菌素50~100g,或利高霉素45~1000g,或甲砜霉素50~100g,或环丙沙星150g,或泰乐菌素加磺胺二甲嘧啶各100g,任选一种拌料饲喂两周,皆可有效预防本病。另外中药制剂的三黄散拌料饲喂,也可较好预防本病发生。
可用副猪嗜血杆菌多价灭活苗免疫母猪,母源保护。初产母猪在产前40d左右进行第一次免疫、在产前20d左右再进行免疫1次;经产母猪在产前30d免疫1次即可预防本病。曾经发生本病及附近猪场发生过本病,呈地区流行的地方,10~60日龄的猪均要免疫接种两次,每次注射1ml∕头,首免后15d再加强免疫1次,剂量相同。
猪场要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各种应激反应,做好猪瘟、猪蓝耳、伪狂犬等病的预防免疫,以防诱发本病。同时还要搞好环境卫生、粪污处理、淸圈消毒、防寒保温、防暑降温、圈舍干燥、通风良好、光照充足,减少疾病的各种诱因,防止本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