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勤县产业扶贫的路径选择与精准化思考

2018-01-18 15:24姜军基孙桂仁
甘肃农业 2018年21期
关键词:民勤民勤县贫困户

■ 姜军基,孙桂仁

(中共民勤县委党校,甘肃 民勤 733399)

扶贫开发是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和兴旺发达的一项系统工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扶贫开发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促进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会和谐做出了巨大贡献。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在贵州、云南等地视察时强调,确保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际,实现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并提出扶贫开发的重点在于精准扶贫。

民勤县自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实施以来,以农业结构调整为突破点,将改善和保障民生为落脚点,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升级,农民人均纯收入显著提高,农村贫困现象得到了极大改观。但就目前而言,如何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目标任务,已成为摆在全县干部群众眼前的一道难题,本文拟从产业扶贫的角度出发,探讨民勤在产业扶贫方面的一些具体举措,反思其中存在的问题,以期在产业扶贫的精准化方面得到有益的启示。

一、民勤县扶贫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产业扶贫就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依托,发挥资源优势,形成“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化运营模式,持续带动贫困农民脱贫致富的方式。经过三十多年的扶贫实践,我国逐步由过去单一的“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这就需要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的症结所在。产业扶贫不仅可以增加贫困农户收入,减少贫困人口,推进农业结构调整,还可以促进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

对民勤县来讲,自然环境艰苦,农业发展的后劲不足,致贫因素的复杂性与多样化,更是加剧了精准扶贫的难度。民勤县属全省17个插花型贫困县之一,全县辖18个乡镇、249个村,农业总人口5.64万户、23.44万人。至2014年底,国家统计局甘肃调查总队、省扶贫办认定该县累计减贫1.3705万户、4.87万人,尚未减贫4 761户、1.78万人,贫困发生率7.6%。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4 000元以下的农户1 950户,主要插花分布于湖区四乡镇。湖区历来是全县扶贫攻坚的主战场,自然环境恶化,人口流失严重,基础设施建设薄弱,返贫率高,单纯的送几袋米、送几桶油就能完成扶贫任务的历史已经结束了。民勤县扶贫产业发展应该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坚持“公司+专业合作组织+农户+基地”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当时的情况下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生产力得到前所未有的解放。30多年以后,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生产显然无法适应社会发展步伐,农业的产业化经营显得尤为重要。从早期的“公司+农户”、“专业合作社+农户”到现在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对农村发展无疑是质的催化作用,这一模式也是今后我国农业发展的趋势所在。在公司建设方面,要吸引一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企业入驻该县,例如紫轩酒业、威龙葡萄酒公司以及中天公司等等企业,不断围绕该县的特色优势农产品,提高企业的精深加工能力与辐射带动水平,“做大、做强、做优”企业,使之成为全县乃至全省的龙头企业,这样既可以促进农产品销售,增加农民收入,又可以增加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专业合作组织方面,要推广成功经验,发挥典型示范效应,在群众自愿的基础上,建立涵盖种类广泛、管理民主、互利共赢、有序运行的专业合作组织。目前,民勤县的专业合作组织涉及日光温室产品销售,畜禽类养殖、特色林果种植等领域,专业合作组织已经成为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农民增效的重要载体。在基地建设方面,要结合优势经济带建设,尽可能实施“一村一品”战略,合理布局,以县域内县市级主体生产模式示范点为依托,建设一批规模大、起点高、标准化的生产基地,发展具有竞争力、绿色化和市场影响力大的农产品,使农民群众真正在农业产业化模式中受益。

二是坚持培育和发展现代服务产业。民勤县是传统的农业大县,农业人口占全县人口70%以上,培育和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现代服务业和农业深度融合,是实现农业现代化,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要加快推进全县农业的信息科技、金融信贷、农产品的市场流通以及新农村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在贫困乡镇,要尝试旅游扶贫试点,发展观光农业、民俗文化、乡村旅游等增收产业,优先吸纳贫困户参与项目建设与经营。另外,推进电商扶贫,实现村级电子商务便民服务点全覆盖,借助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创建项目及阿里巴巴“千县万村”计划试点机遇,实施“民勤特产网上行”促销工程,进一步拓展民勤温室蔬菜、羊肉、红枣、枸杞、甜瓜、葡萄酒、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扩大特色农产品销售规模,促进农民增收。

三是坚持发展生态沙产业扶贫模式。民勤县建档立卡的贫困村较多分布于沙漠边缘,常年受风沙灾害侵袭,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加之这些地方土壤盐碱化严重,地下水下降厉害,人口老龄化趋势严重,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面临严峻挑战。在此区域,必须结合当地实际,坚持生态沙产业扶贫,这样一来,一方面改善了生态环境,另一方面群众的生活质量也会大幅提升。具体来讲,在沿风沙线区,推广“正新模式”,通过政府专项资金作支撑,将贫困群众由农民转变为压沙工人,实行退耕还草,在封沙育林区进行苁蓉嫁接,发展沙生中药材产业。在风沙内沿区,可以借鉴“正新模式”,推广“棉草羊”“瓜草羊”“药草羊”的家庭经营模式,鼓励农户退出部分耕地,转为生态型用地,种植紫花苜蓿、甘草等作物,将这些农户纳入草原奖补政策范围,确保其在耕地退出后,获得稳定的政策性收入。生态沙产业扶贫是民勤县扶贫开发的一大亮点,该县的沙产业起步晚,但后劲足,特别是亿利集团与汉能集团这样的大企业,投资民勤沙产业建设,无疑给民勤的生态治理与精准扶贫带来希望。

二、民勤县产业扶贫精准度思考

近年来,民勤县在扶贫产业的培育方面下功夫、做文章,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但无论是从产业布局、产业规模以及产业的带动效应上都有所不足,概括起来讲,就是产业扶贫的精准度不够。

一是扶贫产业培育与县域内贫困分布现状的结合不够精准。产业扶贫必须把扶贫与产业培育开发结合起来,扩大完善“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扶贫机制,因地制宜,规划一批区位优势明显,规模效益较高的扶贫产业。在市场经济下,容易出现产业的无序与盲目竞争,容易导致重复建设,造成资源的不必要浪费。民勤县县域面积辽阔,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在选择扶贫产业时,要兼顾当地特色,不能千篇一律,在发展设施农牧业与特色林果业的同时,要形成多元化的产业链,防治产业同一化和低水平化。

二是贫困户与扶贫产业衔接不够精准。贫困户是开展精准扶贫活动的主体,扶贫产业带动贫困户实现脱贫,需要一根纽带,而村级组织是实现有效衔接的最佳平台。通过实地调研,该县贫困村普遍存在村级党组织软弱涣散的现状,一部分贫困户对扶贫产业认识不深,甚至存在抵触现象。另一方面,企业的宣传不够,政府支持力度小,企业没有形成规模,贫困群众对企业的认知有待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尤为重要。在产业扶贫开发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是其成为培育发展富民产业,推进精准脱贫工作的重要组织保证。

三是政府对扶贫产业的扶持不够精准。民勤县农业发展基础薄弱,自我发展具有一定难度,选择产业扶贫的同时,要事先制定产业帮扶计划,充分利用政府与社会力量,使扶贫产业能够尽快壮大起来。从扶贫产业的路径选择看,民勤县在贫困区重点发展以肉羊育肥为主的养殖业,而且,这几年民勤在羊产业的发展上也下了不少功夫,但由于受国内羊价波动的影响,尽管贫困户在精准扶贫过程中得到不同数量种羊的帮扶,但是力度不大。

三、结语

精准扶贫贵在精准,创新扶贫方式,完善扶贫工作机制迫在眉睫。当下来讲,就是要做好产业发展与精准扶贫的有效对接。在实施产业扶贫的过程中,做到规划先行,统筹结合,最大限度地激发农户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确保贫困农户在产业发展中得到实惠,才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民勤民勤县贫困户
杨晓东 摄影作品《民勤压沙组照》
“醉”美民勤风
不能让老区一个贫困户掉队
致富闯路人带领贫困户“熬”出幸福
『贫困户』过年
贫困户 脱贫靠产业
民勤县农村学校小班化数学教学对策研究
民勤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现状分析及思考
闪耀戈壁 助力民勤
我是一棵胡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