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小芳
(贵州省铜仁市沿河县林业局,贵州 铜仁 565300)
近年来,通过“退耕还林”基本国策的实施,尽管环境问题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历史遗留的水土流失问题仍然是一项大工程,一方面,是由于群众素质水平相对不高,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不强;另一方面,是由于缺乏相关科学技术支持,使造林没有章法和规律,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当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素质教育的提升,各方面都已走上新的起点,相信攻破环境问题指日可待。
山杏具有极强的适应性,能够生长在荒山荒坡上(大部分树种不具有此条件),以耐旱、耐寒、耐瘠薄等多种优良特性备受退耕还林地区的喜爱。山杏属于落叶小乔木,除了易生长的基本特性以外,果实还具有很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富含丰富的蛋白质、糖类、脂肪等成分,既可食用又可入药,其衍生产品更是成为当下热销的重点产品之一。因此,无论是从栽种的合理性、科学性,还是从经济产业上分析,山杏都是退耕还林地区栽种的重点选择之一。
山杏本身虽然有多重优点,也适合在退耕还林地区推广,但在造林过程中,要注重山杏栽种的科学方法。
1.2.1 山杏裸根苗的栽培。造林时间:春季或秋季。造林过程:整地——起苗——浸泡——运苗——栽植。人工整地作为荒山造林的主要方式,整地的规模一般在0.5m×0.5m×0.5m以上,通常还需要考虑山杏苗根系发展所带来的空间弹性变化。整地时间一般选择前1年进行,并依据造林立地条件和经营需要将株行距确定为1m×3m,1.5m×2m,2m×3m,1m×5m,1m×6m。当根系达到25m时可以开始起苗,起苗后将苗木放置水中浸泡1~2天,运送过程中不要将苗木置于阳光强烈环境中,装苗数量要合理,避免苗木根系过热,最后进行栽培,栽培前先浇底水,每穴10kg以上,先填上表土,后把苗木根系展开,注意不要窝根,回土踩实。
1.2.2 山杏营养钵雨季造林。造林时间:雨季造林,雨量相对充足,节省浇水环节,降低成本,同时延长造林的时间,减少苗木的缓苗期,进一步提升苗木的成活率。
造林过程:整地——起苗——运苗——栽植。山杏营养钵雨季造林对整地造林的穴位要求相比常规的要高,一般在水坪坑0.5m×0.5m×0.5m以上,且随立地条件的变化,具体要求也相同。在起苗过程和运苗过程中,不要让袋内的土碎掉,最后在栽植过程中,先坐水,坑中填入表土,再去掉营养钵袋子放入坑中,把营养钵埋入土中至1~2cm,轻踩上部,直至水盆状成型。
1.2.3 秋季播种造林。造林时间:秋季。造林过程:整地——起苗——浸泡——运苗——栽植。秋季播种造林整地对根系预留空间相比其他方式要大,建议穴洞在0.6m×0.6m×0.6m以上,防止出现长不大的情况。起苗和运苗过程中要注意轻拿轻放,以免损坏苗木根系,浸泡时间需要3~4天,栽植过程中,要把土回入坑中,一般是到造林穴的2/3处,然后再覆土大约3~4cm,直至水盆状成型。
山杏具有的适应性与营养药用价值是其在退耕还林中所体现的优点。其经济价值所衍生的产品具有强有力的吸引,每一个部分都可以成为具有经济效益的产品。例如:山杏油、杏仁蛋白、苦杏仁发挥油、杏仁壳加工、杏肉杏仁加工等,市场潜力大。
山杏虽然有很强的适应性,但如果不加以合理管理,后期很容易形成小老树,低洼地带也不适合种植山杏,并且对栽植的环境也有一定的要求。
“退耕还林”任务依旧繁重,但通过科学技术手段有望实现环境治理快速高效,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同时,各地方应积极引进先进人才、专业团队科学指导生态造林,让科学与实践得到完美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