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亮
(辽宁省北票市黑城子动物卫生监督所122100)
卷棘口吸虫病是由棘口科棘口属的卷棘口吸虫寄生于家禽和一些野生禽类直肠、盲肠中引起的疾病。主要特征为下痢、消瘦,幼禽生长发育受阻。辽宁省散养鸡有感染本病的情况。
中间宿主是多种淡水螺,主要有折叠萝卜螺、小土窝螺和凸旋螺。补充宿主除上述3种螺外,还有半球多脉扁螺和尖口圆扁螺及蝌蚪。终末宿主鸡、鸭、鹅和一些野生禽类。发育过程成虫在终末宿主直肠和盲肠内产卵,虫卵随粪便排至外界,在水中孵化出毛蚴,遇到中间宿主即钻入其体内,发育为胞蚴、母雷蚴、子雷蚴和尾蚴。尾蚴自螺体逸出后游于水中,当遇到补充宿主时,即侵入其体内变为囊蚴。终末宿主吞食含囊蚴的补充宿主而感染。在水中的虫卵发育为毛蚴需 7~10d(气温30℃时),侵入中间宿主体内的毛蚴发育为尾蚴需32~50d,进入终末宿主体内的囊蚴发育为成虫需20d。
主要危害雏禽。少量寄生时不显症状,严重感染时可引起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下痢,粪便中混有黏液,贫血,消瘦,生长发育受阻,可因衰竭而死亡。
根据流行病学、临诊症状和粪便检查初步诊断,剖检发现虫体可确诊。粪便检查用沉淀法。沉淀检查操作步骤:
(1)取粪便2g置于烧杯中,并加入少量清水,用玻璃棒将粪便充分捣碎并混匀,再加入清水至烧杯的2/3处。
(2)将混匀的粪水用 40~60目的铜筛过滤到另一烧杯中静置。
(3)滤液静置30~40min后,慢慢倾去上层液,保留沉渣,重新加水混匀并静置。如此反复多次,直至上层液透明为止。
(4)缓慢倾去上层液,用吸管吸取沉渣,滴于载玻片上,加盖片在低倍镜下检查。
硫双二氯酚,每千克体重150~200mg,混料喂服。氯硝柳胺,每千克体重50~60mg,混料喂服。丙硫咪唑,每千克体重20~40mg, 1 次口服。
流行区内的家禽应进行计划性驱虫,驱出的虫体和排泄出的粪便应进行发酵处理;勿以浮萍或水草等作为饲料,以防含有囊蚴的螺夹杂其中被家禽食入;改善饲养管理方式,减少感染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