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盾
(辽宁省海城市种畜禽监督管理站114200)
海城市某肉种鸡场每年都会出现疑似鸡马立克氏病,2017年存栏的鸡群虽然在1日龄接种过鸡马立克氏病疫苗,但仍然在鸡群生长过程中出现死亡情况,死亡率高达19.6%,严重影响该肉种鸡场的生产运营。基于琼脂扩散试验、临床观察、剖检病理变化等,可将其确诊为内脏型鸡马立克氏病。病鸡精神沉郁、体形消瘦,鸡冠干缩、苍白,但并未出现运动障碍(如跛行等)。
对病死鸡进行剖检,侧重于观察病死鸡内脏器官的病理变化。剖检结果表明,肺脏处出现灰白色结节病变率高达20%;肝脏处出现灰白色结节病变率高达100%,且有明显的肿大现象;心脏处出现灰白色结节病变率高达30%;胃黏膜出现溃疡灶、肿大的病变率高达100%;脾脏处出现灰白色结节病变率高达100%,且有明显的肿大现象。
对病死鸡进行剖检,采集病死鸡的腰荐神经、十二指肠、肺脏、心脏、法氏囊、肾脏等多处的病料,并且采用甲醛 (浓度为10%)进行固定,并且切片、染色、镜检、拍照。
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 (1)肾脏有大量的红细胞聚集在血管内,还有较多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出现脂肪变性、颗粒变性。 (2)心肌有大量肿瘤细胞 (呈现出多形性)聚集在血管周围、心肌纤维;肿瘤细胞不断压迫局部心肌纤维,而后导致其萎缩消失。(3)腺胃的胃腺部位基本处于消失、萎缩状态,只留下少许3级导管、次级导管、初级导管;并且还有大量肿瘤细胞增生于胃腺之间,正常的胃腺已全部消失。 (4)肝脏出现大量病灶,肝细胞在肿瘤细胞大量增生作用下出现脂肪变性、颗粒变性,并且还伴有出血、萎缩消失的情况。 (5)法氏囊内有些髓质滤泡基本已经坏死,而绝大多数的髓质滤泡呈现出较为明显的空泡状。 (6)没有较为明显的组织学变化出现在腰荐神经系统中。(7)胸腺小体消失,并且髓质与皮质的境界并不清晰。 (8)有大量的多形性肿瘤细胞出现在脾脏处。 (9)肺脏处的呼吸毛细管基本消失,并且还有明显出血现象。
随机选择8份病死鸡羽毛样品和42份健康鸡幼嫩羽毛样品开展琼脂扩散试验,琼脂扩散试验表明,阳性率为16%,全部为病死鸡羽毛样品。
(1)该肉种鸡场2017年存栏的鸡群虽然在1日龄接种过鸡马立克氏病疫苗,但仍然在鸡群生长过程中出现死亡情况,死亡率一度高达19.6%,持续时间达到19周,严重影响到该肉种鸡场的生产运营。基于流行规律来看,疫情与鸡马立克氏病的流行规律基本相符。基于琼脂扩散试验、临床观察、剖检病理变化等,可将其确诊为内脏型鸡马立克氏病。
(2)本起鸡马立克氏病的主要发病原因:①该场曾经出现过鸡马立克氏病,再加上养殖场内消毒不彻底、卫生状况较差,导致较易出现感染。②免疫接种的过程中并不严谨,很有可能会出现刺穿皮肤疫苗打到体外、打空针等情况。
(3)鸡马立克氏病的防治措施:该肉种鸡场应该在1日龄就严格做好免疫马立克氏病疫苗工作,同时,用消毒液来对鸡舍常用工具、墙壁、配套设施、地面进行消毒,并且还要对粪尿排泄物、病死鸡进行无害化处理,以此来避免出现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