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建喜 (山东省郓城县动物卫生监督所274700)
由于消化道线虫的分布较为广泛且种类繁多,一旦患病会让羊体受到极大损害,从而给养羊业带来较大危害。病情较轻的羊会出现肠道消化吸收机能障碍,使得其对饲料的利用率降低,羊生长发育受到阻碍,病情严重的羊还会出现死亡情况。羊消化道线虫病的控制的最好办法是做好预防工作,尤其是感染情况较重的地区,一旦发病及时采取治疗措施进行控制,本文就羊消化道线虫病诊治方式进行介绍。
因为消化道线虫种类繁多,且发病症状相似,用常规临床方法很难辨别出是哪种消化道线虫,因此,建议采用实验室检查对病羊进行检查。收集疑似患病的羊粪便进行检查,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进行粪便虫卵检查:将380g的食盐溶在1L的热水中配置饱和盐水,冷却至室温备用;取羊粪便10g作为研究样本,将其与100ml的饱和盐水均匀混合;用60目铜筛进行过滤后。将滤液放入烧杯中,静置20~40min,沉淀物出现虫卵会漂浮在水面;然后用直径为8mm的铁丝圈放入烧杯中与液面平等,并蘸取表面液膜,将虫卵抖落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观察虫体形态及每克粪便中的数量。根据虫体形态判断感染虫类,根据数量判断感染程度,当每克羊粪便中有1000个虫卵时需立即驱虫,当虫卵数量超过2000个时病羊处于重感染状态。
经过诊断,判断病羊的感染类型及程度后,给予病羊药物治疗。若病羊为躯干肠道线虫感染,一般采用阿维菌素或伊维菌素进行治疗。若用注射剂治疗,应每次注射剂量为0.2ml/10kg·bw;若用粉剂治疗,每次服用用量为1g/30kg·bw。若病羊为肠胃道线虫感染,治疗一般采用丙硫苯咪唑,对由多种肠道寄生虫引起的混合感染应给予20mg/kg·bw丙硫苯咪唑和10mg/kg·bw的左旋咪唑;若病羊为捻转血矛线虫感染,一般采用丙硫苯咪唑进行治疗,应给予5~15mg/kg·bw丙硫苯咪唑。给予药物给病羊治疗时,要根据其疾病类型和程度给予对应剂量药物进行治疗,且若为肉羊,在屠宰前半个月应停止对其用药。
早期对疑似患消化道线虫病的羊进行正确的诊断治疗可使得其治愈率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