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奶牛酮血症发病机理与综合防治措施

2018-01-18 12:24:58谷丽芬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动物卫生监督所050200
中国畜禽种业 2018年5期
关键词:产犊酮体产奶量

谷丽芬 (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动物卫生监督所 050200)

奶牛酮血症是一种全身功能失调的代谢性疾病。主要病症表象是体重降低,产奶量下降;检测后数据对比血糖浓度降低,尿液、血液、乳液中的酮体含量大幅度增高,消化技能紊乱,部分带有神经症状。根据有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可以分为临床酮血症和亚临床酮血症。正常的牛血清中含有的酮体量一般在17.2mmol/L以下,临床酮血症母牛血清中的酮体含量在34.4mmol/L以上,亚临床酮血症带病体的血清酮体在两者之间为17.2~33.4mmol/L。而根据发病原因分类可分为原发性酮血症和继发性酮血症。原发性酮血症的发病原因是能量代谢紊乱而引起的奶牛体内酮体生成大幅度增加;继发性酮血症的起因是其他疾病引起的并发症,如创伤性网胃炎、真胃变位等疾病都可能引起奶牛食欲下降,血糖浓度降低,从而引发并发症[1]。

奶牛酮血症有相对集中的病发期,为奶牛产犊的第一个泌乳月内,在第三周尤为严重。3~6胎母牛的病发率最高,第一次产犊的母牛也会患病,产量越高的母牛相对发病概率也越高。母牛有反复的酮血症病史可能与遗传和消化代谢能力差有关。

1 发病原因

奶牛酮血症的发病原因众多,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

1.1 奶牛高产

产犊后10周内食欲较差,葡萄糖供给不足。在母牛产乳量高的情况下势必加大平衡倾斜加剧,导致酮体量大幅度提高而患病。母牛每天合适的产奶量为22kg左右,过高会加大患病率。

1.2 产前过度肥胖

母牛干奶期功能过高,导致产奶期过渡肥胖,导致产后供给不足,能量比例不足,而导致产生过多酮体从而导致母牛患病。根据分析,将干奶牛和泌乳牛混群饲养会使干奶牛过度肥胖,是国内母牛患病重要原因之一。

1.3 日粮中营养不平衡或供给不足

饲养过程中,饲料品质过低、品种单一、供应量过少均会导致母牛能量供给不足,从而引起能量平衡倾斜,引起患病。精饲料过多也会导致母牛生糖物质缺乏造成患病。

1.4 其他原因

饥饿、寒冷、缺乏精饲料、过度挤奶均是增加发病率的诱因。

2 临床病症

奶牛酮血症的主要发病期在产犊的10周内,产奶量大幅度降低。大部分奶牛会并发子宫内膜炎,从而导致奶牛繁殖障碍,受精率降低。主要症状有两种,第一种为消耗型发病,占酮血症总数的85%;第二种为神经型发病,也有部分病牛同时含有两种症状。

2.1 神经症酮血症

发病突然,患病初期表现精神高度兴奋,有空嚼和磨牙的情况;有大量流涎,视力下降,肌肉紧张,四肢产生交叉,站立时有摇晃现象,部分病牛会发生吼叫或震颤。1~2d进入抑制期,发病母牛反应迟钝;精神萎靡;不走动;不进食;对外部刺激无反应;部分病牛处于昏睡中。

2.2 消耗症酮血症

病牛食量降低,体重降低,皮肤松弛,粪便少切干燥,产奶量下降明显,且成泡沫状,有明显酮味。

3 治疗方法

确定病因后,根据患病原因调整精饲料和普通饲料,控制温度等配合临床治疗。奶牛酮血症在治疗过程多数以临床治疗配合减少挤奶次数的方式。大多数病畜可以通过治疗痊愈,部分病畜可能会复发。治疗方法主要有激素治疗和替代治疗两种。

3.1 激素疗法

用糖皮质激素或者肾上腺皮质激素进行肌肉注射,操作简便,疗效显著。但类固醇酮体治疗方法成本高,并且会导致初期产奶下降,在治疗的2~3d升高。

3.2 替代疗法

多数以静脉注射50%葡萄糖溶液500ml治疗,此种方法成本低,但有复发可能,且需要重复性注射,增加人工成本。特别要注意不可以口服葡萄糖溶液。

4 预防方法

奶牛酮血症的发病诱因较多,所以在生产与采集过程中要采取严格的综合预防措施。禁止干奶牛与泌乳牛混群饲养,在条件不允许情况下也应分别控制干奶牛与泌乳牛,在混养过程中分别喂食。预防泌乳结束前牛体重增长,泌乳期应严格控制营养比例。各时段饲料比率应按照奶牛当前情况合理调配。

[1]周自强,孙传堂.奶牛酮血症的发生机制及其综合防治[J].现代畜牧科技,2015(1):47-49.

猜你喜欢
产犊酮体产奶量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清和尿液酮体水平与出生结局关系的研究
提高母猪产奶量的方法
影响奶牛产犊间隔的因素及缩短措施
尿酮体“±”或“+”代表啥
母牛产犊后瘫痪该咋治
今日农业(2020年18期)2020-12-14 19:08:44
荷斯坦牛各胎次产奶量规律研究及相关性分析
中国奶牛(2019年12期)2020-01-08 07:15:38
中国荷斯坦牛青年初产年龄和成年母牛产犊间隔遗传参数估计
瘤胃可降解缬氨酸对泌乳后期奶牛产奶量的影响
饲料博览(2016年3期)2016-04-05 16:07:52
对尿常规检查中酮体的观察
妊娠期妇女尿酮体检测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