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穆流 (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畜牧兽医局 674100)
随着近年来人们餐桌上不合格肉类食品的频频出现,动物屠宰检疫工作由此也被广泛关注。本文立足于猪肉检疫工作,积极探讨相关检疫技术要点与策略。
一般境况下,需要对屠宰前猪肉进行检验检疫,此方法一般是通过物理观察方式实现对猪群群体观察与个体检查。一般先进行群体观察,通过观察群体的整体动态、精神状态、饮食情况及静态表现,通过群体观察对存在异常猪进行个体检查。个体检查主要是指对待检猪进行 “摸、看、听、检”,实现初步的病情判断。宰前检疫主要是排除常见重大烈性急性传染病[1]。
主要是根据待检查猪的状态表现,确定有异议的个体。一般是对猪精神状态进行观察与记录,考察其呼吸状况、眼鼻表现、饮食情况、运动情况等,对于出现不合群、饮食较少、眼鼻出现异物、呼吸异常、精神不佳、口吐白沫等个体猪进行进一步的个体检查。
对出现异样状况的个体猪进行详细观察与检查,如检测其日常表现、体温被毛、分泌物、排泄物、心率呼吸、口腔黏膜状况、蹄脚状况等。在监测过程中,对体温检查更有意义,对于体温较高的病猪要格外注意,正常情况下,猪的呼吸为10~20次/min,体温维持在38℃左右。
首先要观察待检测猪的五官、齿龈、咽喉、扁桃体等,并进行淋巴结观察,防止出现口蹄疫等病情病变。
猪常见疫情中经常表现为皮肤出现异常,因此,在对猪酮体解剖前,要对其皮肤进行观察、检查,对于可能存在的隐患要及早处理与预防。
在完成外部观察后,可对待检测猪进行内脏检查,排除误检可能性。此外,对于重点部位大的内在检查结果需要与酮体检测进行比对,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2]。
对于腹腔器官取出后,采选横隔膜肌样本进行酮体一致的编号,若发现旋毛虫病菌需要及时处理、上报。
首先,需要观察猪体的皮肤状态、血液情况,并对肉切面的液体浸润进行分析。
对于存在疑似病情的检验点进行复查检疫,并综合胴体的检测报告进行确诊,在检测结果证明上盖章,记录储存相关结果。
为保证屠宰猪肉的检疫质量,需要严格遵守待检猪的检疫流程,对幼崽猪进行多方面实时观察与记载,存在异常状况时,需要进行登记并进行下一步检测。对于疑似病猪及时隔离处理,并进行详细检测。对于其他区域引入本区域的生猪,检测其免疫耳标之后对于可疑病例进行隔离,严格执行生猪宰前处理流程,在其休息1d后,进行12h的断食断水,以此提升屠宰的高品质保证。按照上述检疫程序如头部、内脏、皮肤进行相关检验[3]。
为了保证屠宰检疫的质量,应使用切实可行的检疫方法,完善配套设备。随着社会发展,需要不断更新检测检疫方法来增加对不同病情的应变能力,使病情疫情的控制更加合理。需要不断完善病情疫情的处理检查制度,升级检查检疫体系,完善其配套设施,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对疫情的全面控制。升级换代传统方法,使检疫更有精准价值。升级检验设备的检查速度,对有毒、有害、危险残留物等进行全方位的检测,保证检疫结果的科学有效性。
加强第三方监管力度,如工商局检查、食品药品局的监管,形成监管部门的联动作业,以政府支持为基弧,增加巡查监管的力度。对屠宰检疫各个环节进行整治彻查,对违法违规现象进行严肃处理,加大执行惩罚力度,对于严重妨害司法机关执行公务的,需要移送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1]赵平林,王文庶.生猪定点屠宰检疫常见病害猪肉的检疫与处理实践[J].畜禽业,2017,28(9):44-45,47.
[2]方衍斌,邓晓东,何北平.“互联网+监督管理”对生猪屠宰检疫的作用[J].中国农业信息,2016(11):159-160.
[3]李肖刚.屠宰检疫中影响猪肉品质因素的分析[J].中国畜禽种业,2010,6(7):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