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2018-01-18 11:40:00吴玉洁
现代农村科技 2018年1期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教学方法能力

郑 娜 吴玉洁

(1河北农业大学教务处 河北 保定 071000;2河北农业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河北 保定 071000)

创新创业教育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热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是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新创业的重要举措。创新创业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老师通过项目式教学、研究性学习、基于问题的教学以及各种创新创业竞赛等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计算机从业人员带来了广阔的创业空间,因此,结合“互联网+”产业的发展需求,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更侧重于计算机与其他学科间的技术融合,并利用互联网环境进行实践推广。那么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探索和研究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笔者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和在校内外调研的基础上,分析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在培养理念、定位、师资、配套教学资源、社会服务、学生就业等方面的现状,把握专业对口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动向,了解“互联网+”新形态下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目的,通过信息通讯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改革教育手段等来服务对口企业为切入点。定位“知识+能力+素养”的培养理念,探索高等教育创新创业综合人才的培养机制。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

1 制定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路线图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将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路径、内容以明确清晰的路线图的形式呈现出来,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从学生的角度看,路线图就像是一张能力的导航图,可以从图中看出培养创新创业能力需要掌握哪种能力,学会哪些技巧。而教师也将在路线图中形成一个清晰的教学坐标系,明确所教授的课程、教学环境是否符合培养目标要求。

2 将创新创业内容引入课程实践

创业教育不是精英教育,也不是应急之策,绝大部分学科和专业都是工业革命时代诞生的,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以后,最大的特点就是高度的不确定性,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也就是培养有适应能力、应对能力、创新能力、创造能力的人才,也就是重塑学生的价值观。创新创业教育与所学专业要密切结合,让学生在自己的专业岗位中进行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就业岗位的再创造。在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既要在每门课程中都植入创新创业内容,也要设置独立的面向创新创业能力训练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计算机专业的专业性较强,而且可扩展性较强,可以和多种学科进行结合,在课程建设初期,将一些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引入教学体系中,从而达到在实践中探真知的目的,增强专业知识的自主性和创新学习的能动性。例如,将植物作物的生长状态进行建模,从而形成大数据,为植物实验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又或者完成一个植物病虫害预防系统,做这样的一个项目需要编程、数据库、网页制作、数据调查、图像处理、面向对象等多方面的知识的积累,学生需要哪一块的内容就要去查找相关的专业知识,在做项目的同时,也可以学习如何利用这些专业知识去解决具体问题,同时也锻炼了创新思维和合作协调能力,项目制作完毕后,可以将成果作为毕业作品,优秀的毕业作品还可以进行成果转化,产生效益,达到了创业的目的。

3 探索不同类型的教学方法

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而言,其专业特有的操作性强、创造性强、更新快等特点就对教学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方法更加注重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而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重视不够,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没有办法充分调动起来,甚至在多年以后,仍表现出学习方法呆板、缺乏创新的激情和创新的能力,竞争力差,知识面窄,技能单一,这就要求教育要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引入新的教学方法。PBL教学法、讨论式教学、课题式教学、慕课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将学生从被动变为主动,尤其是课题式教学方法、竞赛式教学方法的引入,可以有效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竞争意识,培养合作能力、协同能力。

4 参加创新创业比赛及相关培训

参加创新创业大赛,不仅可以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可以提高专业技术水平,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为人处世的能力,是全方位培养创新创业人才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环节。学生的创新思想和实践操作在产品或者作品的实现过程中相互磨合,从而将学生的创新潜力真正转化为创新能力。在不断的摸索创作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和挫折,这就要求学生去查找资料、反复试验、向人请教,又或者和团队共同研发,通过这样的创造打磨过程,学生会从根本上锻炼自己的创新、合作能力,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良好的品格和耐力。创新创业培训更可以让学生开阔眼界,增长见识,了解最先进的创业动向,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发展方向,学生要时刻关注创新创业新动向、新政策,为自己的创新创业学习和发展找准方向。

5 结束语

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需要政府、高校的大力配合,需要教师队伍的不断建设和教学模式的不断改革,虽然很多高校都取得了快速的进步,但是,将创新创业教育真正的融入到教学实践中来,还任重道远,需要各方付出不懈的努力。

2017年度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研究课题 课题名称: “互联网+”背景下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编号:JRS-2017-3081

2017年度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研究课题 课题名称: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以河北农业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为例,编号:JRS-2017-3080

[1]杨晓慧.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与创新性人才培养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5(1):39~44.

[2]姜慧,殷惠光.高校个性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J].国家教育行政学报,2015(3):27~31.

[3]王瑞权,邱蕸菲,陈云祥,等.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研究 [J].统计与管理,2014(6):175~176.

[4]刘小军,刘芳泽.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新形态[J].智富时代,2016(2):116.

[5]陶伟,方明.农科类 “双创”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1(26): 48~50.

猜你喜欢
计算机专业教学方法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促进计算机专业教学理念创新与实践研究
河北农机(2020年10期)2020-12-14 03:13:40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1:42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人大建设(2018年6期)2018-08-16 07:23:10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职业高中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浅析
抄能力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18
非计算机专业C语言教学探讨
河南科技(2014年23期)2014-02-27 14:1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