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平
(天津市宁河区森林植物检疫站 天津 宁河 301500)
1.1 从生产全局和生态总体出发,通过林业技术措施控制病虫害,使其找不到适宜的温床和土壤,控制病虫的传入和传出。提倡综合防治,要求在预测预报的基础上,进行及时有效的防治,即及时消灭病原物或抑制其发生与蔓延,提高寄主植物的抗病能力;控制或改造环境条件,使之有利于寄主植物而不利于病原物,抑制病害的发生和发展。
1.2 综合防治的策略应以营林防治为基础,大力提倡营造混交林,造成有利林木生长、不利病虫发生的生态环境,从根本上控制病虫的发生。在防治手段上,要大力开展多途径的生物防治。包括寄生性天敌昆虫(如用周氏啮小蜂防治美国白蛾、用食蚜蝇防治蚜虫)、微生物、益鸟的招引利用等。
1.3 药剂防治合理使用农药,尽量不杀伤天敌和使用高效低毒的农药,为减少污染,可采取即经济又有效的无毒无害的措施。如防治蚜虫可采用氧化乐果刮皮涂环防治(可用40%氧化乐果乳油1份,加3份水配成药液,在树干上刮涂3~6 cm宽的环,涂后用塑料薄膜包扎好);防治天牛可利用打孔注药防治,同时也兼治了其它害虫。
2.1 选育抗病虫品种。这是预防病虫的重要措施。通过选择抗病品种的苗木进行栽植,使病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
2.2 育苗措施
2.2.1 圃地选择。育苗前应先做调查。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疏松、背风向阳、排灌良好、地下水位在1.5 m左右的壤土地。
2.2.2 改良土壤结构。采用冬耕深翻改良土壤结构,使板结的土壤疏松透气,即起到保墒的作用,又可将表土层的病菌和害虫翻入土层深处(如华北蝼蛄、黑鳃金龟等地下害虫、一些在土壤中化蛹的害虫),增加其死亡率。
2.2.3 适时播种。适当提早,错开感病季节,可避免、减轻病害。例如为避免泡桐炭疽病,可用塑料薄膜提早播种育苗,待病害来临,苗木已木质化并已移栽,防止发病。
2.2.4苗期田间管理。①适当灌水能满足苗木生长需要,高温季节苗床要经常喷水降温;②当地下害虫上升时,灌水可使其下移,减轻危害,但苗期灌水太多易引起立枯病。③合理施肥:施用腐熟的有机肥,可增加土壤肥力,提高苗木抗病能力,从而预防多种生理病害,如土壤板结所造成的根系缺氧,致使树叶干枯、黄化,通过施肥改良了土壤结构,改善了土壤的通透性,为树木根系生长创造了有利条件。④中耕除草:可减少水分蒸发,改良土壤结构,清除杂草上的虫卵与病菌,从而减少了虫口密度和降低了病菌滋生量。⑤轮作:杨树育苗不宜重茬,但与刺槐轮作比较成功。毛白杨锈病、根癌病都可通过轮作减轻危害。
2.3 造林措施
2.3.1 适地适树。在引进一个新品种时,一定要进行引种试验,只有适合当地的气候、土壤环境,才能大量发展。地势低洼、土壤粘重的地段不适合造林,在这种土质上造林,杨树易引起溃疡病和腐烂病,刺槐也可因水湿烂根而死亡。
2.3.2 提倡栽植混交林。混交林比单纯林地被复杂,虫种较多,有些昆虫对林木危害不大。害虫对混交林的取食、扩展都有一定的阻碍,而单纯林害虫容易成灾。
2.4 营林措施。幼林抚育间伐对抑制林木病虫害有很大关系。
2.4.1 通风透光条件不好,病虫害易发生。①如林地栽植密度大,林地通透不良,尤其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病虫害极易发生。②修剪措施不当,也为病虫害发生制造条件:如刺槐、杨柳等修枝不当,枝茬不平,夏季积水,易引起木材腐朽,遭串皮虫的侵害。而修枝得当有利幼林生长,可剪去一些刚入侵不久的害虫,如入侵毛白杨的桑天牛、透翅蛾等可通过修剪剪去蛀入枝干的幼虫;一些枝枯病也可通过修剪去除。
2.4.2 成熟林必须及时采伐,并应用采育结合的防治的方针,注意伐除死株、枯株、风折木及虫害严重的树木。
2.5 生物防治
2.5.1 以虫治虫。①寄生性治虫:例如,利用寄生蜂(小蜂、姬蜂、小茧蜂等)的成虫将卵产在其他昆虫的卵、幼虫和蛹内防治害虫。例如,释放周氏啮小蜂可以寄生白蛾蛹内取食。寄生蝇多寄生在蝶蛾类害虫的幼虫或蛹内,以其体内营养为食,致其死亡。②捕食性以虫治虫:常利用瓢虫、草蛉、食蚜蝇、食虫蝽象、胡蜂、捕食螨等捕食害虫。草蛉可以捕食蚜虫和叶螨、粉虱等害虫;食蚜蝇可以扑食蚜虫;瓢虫也扑食蚜虫;③要保护天敌:如草蛉、瓢虫、食蚜蝇等。
2.5.2 以菌治虫。利用苏云金杆菌(即Bt制剂)防治蛾类害虫。白僵菌治虫:依靠孢子扩散或感病虫体接触传染,以分泌的毒素破坏虫体组织结构。
2.5.3 以病毒治虫。依靠病毒寄生在活的虫体上,如利用舞毒蛾病毒防治舞毒蛾。
2.5.4 以鸟治虫。保护啄木鸟等益鸟。一只大斑啄木鸟一天可吃掉50只光肩星天牛。
2.5.5 以菌治病。链霉素菌可以治疗多种植物细菌病害,如用农用链霉素可以为杨树根癌病伤口消毒。利用农用抗菌素治虫,如用农抗120防治白粉病、炭疽病;农用链霉素可防治细菌性病害;氧霉素可防治霜霉病、白粉病等。
2.5.6 利用昆虫生长调节剂防治虫害。如用灭幼脲、杀铃脲喷洒叶片可抑制卵的孵化,抑制美国白蛾幼虫不能蜕皮而致死。
2.6 物理机械防治
2.6.1 人工捕杀。对群集性、假死性害虫,当害虫发生规模不大,面积集中或害虫猖獗危害,药械供应不足时,适于人工或简单器械捕杀害虫。如刮除树干上的毒蛾卵块、苗圃翻土时捡拾蛴螬等地下害虫、剪除白蛾卵块和网幕。利用金龟子和甲壳类害虫的假死性振落捕杀。
2.6.2 阻隔法。①涂毒环:用刮除树干树皮3~6 cm宽,涂药防治害虫。②挖障碍沟:对不能飞迁的害虫,为阻止其迁徙危害,可在未受害区周围挖沟,使害虫坠落其中予以消灭。对紫根病、根白腐病等借助菌索生长传播的根部病害,可在受害植株周围挖沟,以阻隔病菌的蔓延。③设置障碍物:例如利用枣尺蠖雌成虫不会飞,在树干周围堆土堆,阻止成虫上树,也可在干基绑塑料薄膜和草绳,阻止成虫上树。
2.6.3 诱杀法。利用害虫趋光性,诱杀害虫。①黑光灯诱杀:蛾类、半翅目、鞘翅目、直翅目、同翅目害虫大都具有趋光性,可设置诱虫灯。②潜所诱杀:在树干基部周围束扎草把,诱杀某些蛾类幼虫。傍晚在苗圃道口堆积新鲜杂草,可诱杀地老虎幼虫;用新鲜马粪可诱杀蝼蛄等。③性外激素诱杀:在地里悬挂激素,诱杀成虫。
2.7 化学防治
2.7.1 对症下药。各种药剂都有它一定的防治范围和对象,因此在决定施药前,要弄清防治对象的生物学特性,选择适宜的药剂,切实做到对症下药,达到防治效果。
2.7.2 适时施药。在预测预报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了解病虫发生发展的动态,做到治早治小,一般害虫在幼龄时抗药力弱,而且刚孵化出来有群集性,在这时防治,使用浓度低,经济有效。
2.7.3 交替用药。为避免产生抗药性,需几种药剂交替使用。
2.7.4 合理混合用药。两种或两种以上农药混合使用,可以同时兼治几种病虫害。要注意农药混合使用的配比浓度,避免林木受药害,两种药剂交替使用时,还应有间隔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