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根腐病和枝枯病的发生与防治

2018-01-18 04:08庞跃刚李柳青
现代农村科技 2018年2期
关键词:枯病菌核根腐病

庞跃刚 李柳青

(西峡县林业局林政稽查大队双龙中队 河南 西峡 474563)

核桃根腐病又名白绢病,河南、河北、安徽等省(区)均有发生,主要危害苗木的根部,使主根和侧根的皮层腐烂,造成地上部植株死亡,受核桃根腐病危害的苗木,轻则影响生长,重则大量死亡,造成育苗失败。核桃枝枯病在我国河南、河北、山东等省(区)均有发生,该病主要危害核桃的枝干,造成枝干枯死,严重影响核桃生产。

1 核桃根腐病

1.1 症状。核桃苗木染病后,根部变黑腐烂,地上部叶片发黄,叶缘变黑,严重时苗木枯死。

1.2 病原。该病病原为半知菌亚门的罗尔夫小菌核菌。菌核生于寄主表面,极易脱落,初为白色,后变淡褐色至红褐色,球形或椭圆形,表面平滑有光泽,内部灰白色,结构紧密,细胞多角形,边缘细胞褐色,形状较小,不规则形。

1.3 发生规律。该病病菌为土壤习居菌,当外界环境条件有利于病菌不利于核桃苗木生长时,病害发生严重。或遇初夏多雨天气,土壤潮湿板结,圃地排水不良,地下水位过高,苗圃积水严重,以及土壤偏酸,含水量过高,土壤通气不良,导致苗木根部窒息,易引起该病发生,使根部变黑腐烂。在高温、高湿条件下,苗木根颈基部地表5~10 cm处和周围土壤及落叶表面先出现白色绢丝状菌丝体,随后在菌丝体上产生白色或褐色油菜籽状的粒状物,即病原菌的小菌核。植株上部叶片变小、发黄,枝条节间缩短结果而小。病菌以菌丝体在病树根颈部,或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一般来说,每年的4~10月都可发病,7~9月为发病高峰期。另外,在核桃播种后,果壳不易裂开,子叶难出土,以及后期管理不善,幼苗生长不良,也易遭受病菌侵染,引起根部腐烂。

1.4 防治方法。一是选用中性偏碱的土壤做苗圃地,注意圃地排水,及时中耕除草,防止土壤板结。对于酸性土壤应先进行改良(施入适量的石灰),然后再做育苗地。二是选用健康无病的核桃作种子,并进行湿沙贮藏,播前要用温水浸种催芽,每天换温水1次,当核果的棱线开裂时再播种。三是增施腐熟的有机肥和草木灰,实行合理灌溉,促使苗木健壮生长,防止根腐病的发生。四是发现病株,及时挖除,集中烧毁,清除病原,防止病害蔓延。对于无病的健株,可撒草木灰、石灰或适量的硫酸亚铁于根际土壤,以抑制病害的发生。五是苗木出圃时,要严格检查,发现病苗应予淘汰。对有感病嫌疑的苗木,可将其根部置于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中浸渍10 min,然后栽植。栽植时避免过深,接口要露出土面,并充分灌水,以缩短缓苗时间。六是当植株生长衰弱时,应扒开根部周围的土壤检查根部,如发现菌丝和小菌核,应先将根颈部的病斑用利刀刮除,然后用15%抗菌素401液剂50倍,或1%硫酸铜液消毒伤口,再于根部土壤浇洒药液。

2 核桃枝枯病

2.1 症状。该病由真菌侵染,主要侵害一、二年生的枝,先从枝的顶端开始,逐渐向下蔓延直至主干。受害枝上的叶先黄而后脱落。病皮的颜色开始呈灰褐色,而后呈浅红褐色,最后变为深灰色。

2.2 病原。由核桃黑盘孢引起。分生孢子盘初生于表皮下,后突破表皮呈黑色瘤状突起,满布于枝条上。分生孢子呈椭圆形或长方形,单细胞,暗褐色,温度高时从树皮内挤出,堆集于盘口,呈黑色突起的小瘤。

2.3 发生规律。该病菌在病枝干上越冬,来年成为初次侵染源,借风、雨、昆虫等传播,由伤口或枯枝处入侵。该病菌为弱寄生菌,常以腐生或弱寄生状态生长在死枝或弱枝上。发病的轻重与栽培管理、树势强弱密切关系,一般来说,在管理好、树势旺的核桃林内不易发生此病害,反之,易发病。此外,在北方地区,若发生冻害和春旱,也会引起该病大量发生。

2.4 防治措施。一是认真清园,结合修剪等管理措施,清除杂草、枯枝、病枝,减少初次侵染源。二是加强栽培管理,合理施肥,及时浇水,深翻扩穴,以增强树势,提高苗木的抗病力。同时,注意防止苗木受到冻害,发生春旱时要及时浇水,以减轻该病的发生。三是对于已染病的枝干,在刮除病部后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倍涂刷瘤部,消毒保护。

[1]中南林学院.经济林病理学 [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6.

[2]赵四新,张金业,韩建超,等.核桃黑斑病和枝枯病发生与防治 [J].现代农村科技,2013(1):28~29.

猜你喜欢
枯病菌核根腐病
番茄萎蔫膨果慢 当心根腐病
淡紫紫孢菌微菌核防治黄瓜根结线虫病及土壤环境对其定殖的影响
“沙棘枝枯病病原学及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我国大蒜主产区大蒜根腐病病原真菌的分离及致病性初步研究
茴香根腐病 防治有办法
向日葵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菌核菌丝型萌发特性
喷施不同药剂防治桉树枝枯病的效果试验
不同营养条件对羊肚菌菌核形成的影响*
5株梯棱羊肚菌菌丝生长特性研究*
浙江省芦笋茎枯病非化学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