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彩梅
(汾阳市种子管理站,山西 吕梁 032200)
建国初期的1949年,汾阳市豆类面积1 500 hm2,之后10年内,豆类面积一直徘徊在667~2 000 hm2,1972年豆类面积最低,仅352 hm2;1976年之后,豆类面积开始回升,但仍然表现不稳;从1995年开始,豆类面积迅速回升,2000年豆类面积最大,达到9 107 hm2,2001年突然急剧下降到2 057 hm2;最近几年豆类面积徘徊在1 000 hm2左右,主要是大豆,其面积占总豆类面积的90%。
建国初期,汾阳市发展豆类生产,平均单产50 kg,总产1 110 t;1956—1960年,豆类平均单产72~98 kg,总产 1 245~2 200 t;1961—1965 年,豆类平均单产 56~148 kg,总产 1 320~2 740 t;1975 年,豆类平均单产最高,达到272 kg,总产仅1 585 t;1976—1980年,平均单产89~120 kg,总产875~2 755 t;1991年,豆类平均单产最低,仅有22 kg,总产305 t;2006年,豆类总产4 842 t,其中大豆总产4 375 t,占豆类总产的90%以上。近几年,豆类总产在2 000 t左右。
根据调查了解发现,近年来,汾阳市豆类总产为392.2万~768.5万kg,其中用作种子的为10万kg左右,用作加工的有369.2万kg。汾阳市有豆类经纪人10人,他们一年从农户手中收购各种豆类约500万kg,然后再分别售给豆腐坊、油坊等个体小作坊和个体经营户。汾阳市豆类加工主要有5种形式:一是加工豆腐,全市有大小豆腐坊100余座,日加工能力达0.5万kg,年加工能力200万kg。二是加工豆油,全市有油坊15余座,加工大豆的油坊仅有5座,年加工能力30万kg。由于成本高、效益低,豆饼卖不出去,大多数油坊处于倒闭、停产、半停产状态。另外,汾阳狄遗元味业有限公司年加工大豆调味油39 t,年加工能力232 t。三是加工豆芽,豆芽加工是零散的一家一户式的,全市豆芽年加工能力60万kg左右。四是分级包装,汾阳市恒生绿色食品开发有限公司和汾阳市裕源土特产品贸易有限公司在进行小杂粮分级包装销售时会搭配豆类,年加工能力10万kg,汾阳市恒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年加工能力210 t。五是加工老豆腐、绿豆糕等,年加工能力大约为9万 kg。
汾阳属于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0℃左右,年平均积温4 014.9℃,年均日照时数2 637.1 h,年平均降水量434.2 mm,夏季6—9月为雨季,雨热同期,降水量占全年总量的60%左右。区内平川、丘陵、山地都有分布,均适宜豆类作物生长发育,特别是生态环境好,发展无公害大豆、绿色大豆前景广阔。
山西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地处汾阳市近郊区,有大豆专家刘学义研究员,有强大的大豆专业科技队伍,研究出了大豆新品种、大豆高产配套技术。全市有高中级技术人员95人,并有农业科技示范户2 000户,在技术上有保障。
根据汾阳市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方案,减少玉米播种面积,增加杂粮播种面积。结合汾阳市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综合应用科技技术,努力提高大豆产量和品质,进行深加工,提高农民收入。
3.2.1 把大豆产业放在重要的地位,努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大豆是汾阳市调整产业结构的主要作物,从营养价值来看,1 kg蛋白质含量相当于2.5 kg小麦、4.0 kg玉米、4.3 kg高粱,而且其生产投工、投肥少,还是其他作物最好的前茬,能够培肥地力,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促使种植系统良性循环。汾阳市种植核桃面积可达3.7万hm2,适合在核桃园间作,要将大豆产业放在重要位置,加强领导,因地制宜,综合应用大豆高产技术措施。一是配方施肥,在增施有机肥的基础上,根据汾阳市土壤化验结果和大豆需肥规律,施用配方肥。二是优良品种,目前汾阳市推广应用的优良品种,主要有晋豆23、晋豆25等。三是病虫害防治,坚持以农业防治为主的绿色防治。四是大面积推广大豆标准化栽培技术,提高产量和农民收入。
3.2.2 开发生产绿色、专用大豆品种,实行产、加、销一条龙
汾阳市发展大豆种植具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和土壤环境,开发和生产绿色大豆品种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要利用好优势,大力宣传绿色产品、专用大豆。在政策、资金、技术上给予支持,并对规模化生产的大户重点支持。要充分利用汾阳市的自然优势,开发生产绿色、专用大豆品种,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单一品种生产,建立优质大豆生产基地,进行规模生产、规模经营,并使基地与加工企业、外贸等部门对接,实行产、加、销一条龙或产、供、销一条龙。
3.2.3 大力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农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是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重要链条,能形成规模化生产,有利于农业技术的推广,有利于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保护和增加农民的利益。大力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形成“公司(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的关键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