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丽淑
(清丰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河南 濮阳 457300)
为了追求粮食的高产与超高产,大播量、高肥水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小麦生产过程中,但是有部分学者认为肥水胁迫和过大播量等因素不但不会提高粮食产量,反而会影响小麦不同阶段的生长发育,最终会形成产量减少的情况[1]。对此,笔者将对小麦的不同管理模式展开研究。
试验安排在清丰县高堡乡王庄村。供试土壤类型为潮土,土壤质地为中壤,中产田,肥力均匀,地势平坦,交通便利,集中连片,灌溉条件较好。对于试验进行3个模式的设定:采用定点调查方法对小麦茎蘖动态进行调查;从小麦拔节期开始,对取样的每穗小花数进行动态观察并室内考种;分别在小麦开花期后的每隔7 d及成熟期进行籽粒灌浆特性、千粒重及穗粒数的测定。对核心示范田及对比示范田植株性状进行记载,见表1、表2。
构建小麦的高产量体必须要有适宜的群体生长起点和动态,经过试验数据表明,在3种不同的高产管理模式下,小麦群体的茎蘖动态基本保持一致,而随着小麦的生长发育,其群体数表现出先增后降的趋势,其中拔节期的茎蘖数最大,
不同的管理模式对小花总数的影响不同,超高产管理模式下,小花高峰期出现较晚,表明其小花分化时间较长,且试验表明超高产管理模式小花数高于常规高产管理模式。
由试验可知,随着灌浆的进行,籽粒灌浆的动态呈现出逐步增长的趋势。在整个灌浆强度最大期间,小麦的千粒重表现为优化超高产管理模式大于常规超高产管理模式和常规高产管理模式,且数据表明经过优化的超高产管理模式在小麦灌浆中后期存在优势。
由试验同时可以得出,不同高产管理模式对小麦产量形成的影响不同,优化高产模式下小麦的产量已经高于9 500 kg/hm2,而常规管理模式的小麦籽粒产量则低于7 900 kg/hm2。经过显著性检验,除超高产管理模式与经过优化的超高产管理模式间差异不显著之外,其余常规高产管理模式间差异性均达到显著性水平。对最终产量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常规高产模式成穗率最高,并显著高于其他两种模式;优化的超高产管理模式穗粒数和千粒重高于常规超高产管理模式,但成穗数少于常规超高产管理模式,同时差异并不显著。表明优化的超高产管理模式促进光合作用产物向经济器官的运作,使得试验中小麦增加了千粒重和穗粒数,这是小麦群体在结实期提高产量的指标。
表1 核心示范田植株形状记载
表2 对比示范片植株性状记载
要想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必须做到养分供应平衡并且与作物生长周期同步,而有研究发现,在小麦生产过程中,对氮肥的吸收主要体现在其生长发育的中后期,但施氮量最多的第3种情况虽然有较高的穗粒数,但产量明显过低,表明过度肥水的施加,非但不能显著提高小麦的产量,反而会降低利用率,被土壤吸收,造成地下水的污染。
[1]王小明.不同栽培管理模式和施氮量对冬小麦产量形成及氮素利用的影响[D].郑州:河南农业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