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琴
(南宫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河北 南宫 051800)
随着我国农业发展进为一些农民朋友的首选,尤其是蛋鸡饲养,以其饲养成本较低、资金周转较快,深受农民朋友的青睐。蛋鸡产蛋率的高低与养殖户的经济效益息息相关,如何提高蛋鸡的产蛋率就成为养殖户最为关心的问题。
蛋鸡的产蛋性能如何,除了与品种有密切关系外,还与个体的外部形态有着直接关系,一般选择头部清秀、眼亮而有神、喙短而细、脖细长、背腰长而平直、腿距较宽、羽毛亮而整洁、泄殖腔外观圆润丰满、活泼敏捷的雏鸡。以此标准所选的雏鸡,无论在产蛋性能还是产蛋率等方面都高于一般鸡群。
蛋鸡在产蛋期间的科学饲养管理如果不加以重视,就会直接影响到蛋鸡的生产效益和产蛋性能。
2.1 要注意在产蛋初期、高峰期和产蛋后期提前一周完成饲料平稳过度,保证饲料营养均衡,而在饲料能量水平方面有一定的季节差异,冬季比其他季节适当高一些。由于产蛋高峰期对钙的需求量较大,饲料中钙含量应控制在3.5%为宜,以防产生软壳蛋,需要注意蛋鸡在冬季的采食量大于其他季节,这时要适当减少饲料中钙的含量,避免造成钙超标。投喂饲料时为防止鸡厌食、挑食造成饲料浪费,确保饲槽内饲料分布均匀,保证鸡均匀采食,最好每顿吃光,有一定的空槽时间。注意控制好舍温,产蛋鸡最适宜的环境温度在15℃~25℃之间。
2.2 蛋鸡饮水量变化与季节和环境温度有关,夏季比冬季饮水量多,尤其是产蛋期间要供给充足、新鲜的饮水,确保蛋鸡饮用水源和水具的卫生。
2.3 产蛋期注意增加光照强度,一般用40 w左右的实现均匀采光,灯泡高度一般放在距地面270~290 cm之间为宜,并经常保持灯泡干净。当鸡群转入产蛋期,利用10 d左右时间将每天光照时间逐渐增加到17 h,一般早、晚补光为好,做到平稳过度,以防影响产蛋性能。
蛋鸡养殖过程中对药物的科学应用很有讲究,一旦用药出错就可能产生不可逆的后果,用药过量或长期不规范用药等都会导致蛋鸡体内有药物残留,达到一定剂量就可能引起机体正常发育停滞,甚至会引起中毒,直接影响产蛋性能及产蛋率,所以要重视畜禽用药方面的一些讲究。蛋鸡在产蛋高峰期抗应激能力较弱,如果用药过于频繁就会造成机体脏器损伤、肠道菌群失调等,不合理用药会产生副作用,影响蛋鸡输卵管功能,如磺胺类药物、庆大霉素等,磺胺类药物与碳酸酐酶结合,降低该酶活性,从而使酸盐的形成减少,导致蛋鸡产蛋率下降,软壳蛋和破壳蛋增加,因此,蛋鸡产蛋期禁止使用磺胺氯哒嗪、磺胺嘧啶、磺胺喹恶啉等磺胺类药物。正确把握好鸡群用药时间,一般5~7 d,顽固病症可在症状消失后再坚持喂药3~4 d,否则用药时间过长,病菌宜产生耐药性,降低治疗效果。可给鸡充足的饮水,有利于体内药物的排出,最好在用药期间添加维生素K等,可以提高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