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药师参与1例药物性肝损伤临床治疗实践

2018-01-18 00:08胡雪莲罗梦林
中国药业 2018年18期
关键词:伏立康药物性奥美拉唑

胡雪莲,叶 飞,罗梦林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药剂科,重庆 400037)

药物性肝损伤(drug- induced liver injury,DILI)是指由各类化学药物、传统中药、生物制剂、天然药、保健品、膳食补充剂及其代谢产物乃至辅料等所诱发的肝损伤[1-2]。DILI是常见且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3]。据统计,目前全世界有1 100多种已上市药物具有潜在肝毒性。国内报道最多的致DILI的药物为传统中药(23%),其次为抗感染药物(17.6%)及抗肿瘤药物(15%)[4]。本研究中依据国内外的最新指南,结合相关文献对1例多种因素导致的药物性肝损伤病例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供临床参考。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68岁,因“咳嗽、咳痰伴活动性气促20天,双下肢水肿6月余”入院。患者于20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少量白色黏痰,伴活动性气促。患者于4个月前曾在我院肾内科住院诊断“肾病综合征”,予口服泼尼松60 mg,每日1次,20 d后好转出院,出院后予口服泼尼松50 mg,每日1次。1周前诊断为“反流性食道炎”,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40 mg,每日1次。其余无特殊。

入院体格检查示:体温37.7℃,脉搏96次/分,呼吸 21 次 /分,血压 97 /62 mmHg(1 mmHg=0.133 kPa )。口唇轻度发绀,舌面见白苔附着,不易拭去,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少量湿性罗音,未闻及哮鸣音;双下肢凹陷性水肿;余正常。辅助检查:胸部CT提示左肺及右上肺斑片状模糊影,间质性改变;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WBC)13.35 ×109/L,中性粒细胞(Neu% )79.4% ,血红蛋白(Hb)97 g/L,红细胞沉降率(ESR)115 mm /h;肾功能检查示,尿素氮 8.6 mmol/L,肌酐 109.0 μmol/L;肝功能检查示,总蛋白 49.9 g/L,白蛋白 16.4 g/L;余正常。入院诊断:1.双肺炎;2.肾病综合征;3.反流性食管炎。

入院后初始治疗每8 h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4.5 g,静脉滴注,抗感染治疗,治疗3 d后,患者仍有发热(37.3℃),咳嗽、咳痰无明显好转。痰培养检出烟曲霉,结合患者长期激素使用史,考虑真菌感染可能性大,加用注射用伏立康唑抗真菌治疗0.2 g静脉滴注,12 h1次,首剂加倍。4 d后,患者咳嗽、咳痰好转,体温正常,复查肝功能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118 U/L、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205 U /L、谷胺酰转肽酶(GGT)209 U /L、碱性磷酸酶(ALP)567 U /L、总胆红素(TBil)8.8μmol/L。医师咨询临床药师,患者肝损伤是否由药物引起,是否需要停药,以及应采取何种治疗措施。

2 临床药师分析

2.1 肝损伤原因

药物因素:由于缺乏特异性诊断标志物,目前对DILI的诊断仍为排他性诊断。1)该患者无其他肝病史,有肾病综合征,但入院查肝功能除蛋白低外,转氨酶均正常;虽然严重感染也可造成肝功能异常,但患者经抗感染治疗后,感染症状已明显减轻,此时出现肝功能异常,可排除疾病原因,主要考虑为药物性因素。2)患者使用的主要药物有奥美拉唑、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伏立康唑,但入院前已使用奥美拉唑1周,入院时肝功能正常,可排除;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使用了3 d,但停药后4 d才发现肝功能异常,可能性较小;患者使用伏立康唑4 d后出现肝损伤,两者之间有合理的时间顺序。3)伏立康唑引起肝损伤已有报道,其肝毒性的发生率为17.79%,而CYP2C19慢代谢性可致伏立康唑在体内代谢缓慢而蓄积,发生率更高[5]。根据以上分析,伏立康唑引起肝损伤的可能性较大。

药物相互作用:DILI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包括药物的直接肝毒性和特异质性肝毒性,且往往是多种机制先后或共同作用的结果。药物间相互作用是导致DILI风险增加不容忽视的因素。当药物或其代谢物的暴露量超出肝脏的代谢能力后,造成肝细胞损伤,随后启动免疫应答,继而产生炎性反应和损伤,最终引起细胞凋亡或坏死[6-7]。药物的暴露量在细胞损伤的起始阶段发挥重要作用,故药物剂量和DILI有重要相关性,若日用药量超过毒性阈剂量将增加发生DILI的风险[8]。伏立康唑主要经肝脏 P450酶(包括 CYP2C19,CYP2C9和CYP3A4等)代谢。该患者使用伏立康唑期间同时还在服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奥美拉唑为CYP2C19抑制剂,可升高伏立康唑的血药浓度。伏立康唑的药品说明书提示,与奥美拉唑(每日单剂40 mg)同时应用时,伏立康唑的血药峰浓度(Cmax)和估计暴露量(AUCT)分别增高15%和41%。伏立康唑血药浓度升高也导致发生DILI的危险大大增加。

低蛋白血症:该患者为老年男性,有肾病综合征,大量白蛋白从尿中丢失,当肝脏白蛋白合成增加不足以克服丢失和分解时,则出现低白蛋白血症。入院时,患者血浆蛋白显著降低,其中白蛋白极低,仅16.4 g/L。伏立康唑血浆蛋白结合率约为58%,主要与血浆白蛋白结合。患者白蛋白较正常值下降超过50%,可能导致游离药物浓度增加,不良反应风险也增高。而且肾病综合征时大量白蛋白自尿漏出,肝脏过度合成蛋白,负荷过重,在此情况下应用具有潜在肝损伤风险的药物,大大增加肝功能损伤的风险。因此,该患者出现DILI与低蛋白血症也有较大关系。

2.2 是否应停用可能引起肝损伤的药物

虽然及时停用可疑肝损伤药物是DILI最重要的治疗措施,但由于机体对药物肝毒性具有较强的适应性[9],应充分权衡停药引起原发病进展和继续用药导致肝损伤加重的风险。为避免不必要的停药,可参考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2013年制订的 DILI的停药原则[10-11]。在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考虑停用导致肝损伤的药物:1)ALT或 AST>8倍正常上限值;2)ALT或 AST>5倍正常上限值,持续2周;3)ALT或AST>3倍正常上限值,且TBil>2倍正常上限值或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5;4)ALT或AST>3倍正常上限值,伴逐渐加重的疲劳、恶心、呕吐、右上腹疼痛等症状。

患者使用伏立康唑4 d时查肝功能指标未达到上述标准。伏立康唑为肺曲霉的首选治疗药物,该患者使用伏立康唑抗真菌治疗后4 d,症状体征有所改善,说明伏立康唑治疗有效,此时伏立康唑已达稳态血药浓度,如停药、换药可能会影响疗效。而且该患者产生DILI的原因除伏立康唑本身外,还可能与合用奥美拉唑及患者的低蛋白血症有关,因此,若能消除后两个因素,肝功能可能会有所改善。

2.3 药物性肝损伤的类型及治疗方案

国际医学组织理事会(CIOMS)基于受损靶细胞类型将DILI分为肝细胞损伤型、胆汁淤积型、混合型[12],患者的肝功能检查结果提示属于胆汁淤积型。

DILI的治疗应根据患者的临床类型选用适当的药物。2015年《药物性肝损伤诊治指南》推荐,对于肝细胞型或混合型,可使用水飞蓟素、双环醇和甘草酸制剂等;胆汁淤积型可选用熊去氧胆酸或腺苷蛋氨酸。不推荐联合应用2种以上保肝抗炎药物。该患者的肝损伤类型为胆汁淤积型,故可选择熊去氧胆酸或腺苷蛋氨酸进行利胆治疗。

3 临床药师的建议及效果

通过以上分析,临床药师建议:1)暂不停用伏立康唑;2)加用熊去氧胆酸进行利胆治疗;3)停用奥美拉唑,改用主要经非酶途径代谢的雷贝拉唑;4)补充人血白蛋白,提高患者白蛋白水平,减轻肝脏负荷。

医师采纳临床药师的建议,经以上方案治疗3 d后,患者咳嗽、咳痰症状明显好转,体温36.8℃,检查示WBC 9.6×109/L,Neu% 为 75.4%,C 反应蛋白(CRP)13.5 mg /L,ESR 23 mm /h;复查肝功能示 ALT 78 U /L,AST 116 U /L,GGT 121 U /L,ALP 374 U /L,白 蛋 白25.6 g/L。患者病情好转,肝功能逐渐恢复,换用伏立康唑片出院口服序贯治疗,定期复查肝功能。

4 小结

DILI是最常见和最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临床药师应加强知识积累,对可引起DILI的常见药物应提高警惕,提醒医师合理用药;对可能引起DILI的药物在用药期间应定期进行肝脏生化学检测;对出现的肝功异常应仔细分析,既不能视而不见,也不能盲目停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判断肝损伤的严重性,可以参考停药原则以判断是否停药。及时、正确的判断加上合理的治疗,可避免DILI出现严重后果,也可避免因盲目停药而影响患者的治疗。

猜你喜欢
伏立康药物性奥美拉唑
免疫功能和SAA、MMP-9、MMP-14在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中的临床评估
奥美拉唑、血凝酶联合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观察
药物性肝损伤的诊治与分析
奥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及对止血成功率的影响
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应用研究
浅议“药毒”与药物性肝损伤
伏立康唑致癫发作及精神障碍一例并文献分析
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伏立康唑应用分析
儿童药物性肝病临床特征及治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