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强产业 带富群众

2018-01-18 08:13肖家云史传鸿王孝文
当代贵州 2018年2期
关键词:养牛场哈密瓜信用社

文_肖家云 史传鸿 王孝文

罗甸县按照引产业到镇、引企业到村、引技能到户、带增收到人的“三引一带”扶贫思路,以项目实施为抓手,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罗甸牢牢把握“精准扶贫”主旋律,以“减贫摘帽”为重点,按照引产业到镇、引企业到村、引技能到户、带增收到人的“三引一带”扶贫思路,以项目实施为抓手,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进一步加大产业扶贫、社会扶贫、教育扶贫、金融扶贫力度,取得显著成效。按照计划,到2018年,该县将通过产业扶持,脱贫43928人。

罗化村:农产品贴上专业化标签

“老谯,你家测量了多少亩土地,流转金有多少?”

“之前流转了一些给合作社种蔬菜,目前还有3亩3分地。现在村里种植哈密瓜需要土地,就全部流转给他们了,领了3300元。”罗化村村民谯兆峰回答。

“小海,你家四季豆这回卖了多少钱?”

“今年种了4亩多,第一季卖了3200多斤,收入5700元,净挣2000多元。”罗化村村民杨海笑着说。

当前,蔬菜和哈密瓜成为罗化村的两大经济支柱。该村位于罗甸县龙坪镇西北部,全村共838户3598人,其中贫困户423户1709人,属罗甸县深度贫困村之一。

“做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生产出优质农产品。”罗化村贵平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相关负责人说,2015年以来,村里组建“罗化贵平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训了第一批蔬菜种植专业能手10人,为农产品种植打下产业化、专业化基础。

2017年8月,按照适应市场、把关技术、适应需求的要求,合作社流转连片土地,组织群众种植约1000亩秋冬季蔬菜。10月,种植的蔬菜喜获丰收,当村民们正高兴时,又传来一个更好的消息——哈密瓜产业项目落地该村,罗化村再添脱贫致富新门路。

罗化村哈密瓜产业项目规划种植面积178亩,总投资约3000万元,采用标准化温室大棚栽培,每亩年产2季,每季预计产量4000斤/亩,按每斤6元计算,预计年产值854.4万元。可带动当地就业300余人,培育技术工30余人。

为满足哈密瓜和蔬菜两大产业发展的用水需求,罗化村配套了专门的高位喷灌技术蓄水池及管网建设,项目投资380万元。采取“公司+村委会+劳动力群众”的劳务合作机制,建立50人的村劳务队,整合村级不同层次劳动力资源,按照技术工种、普通工种及残疾人劳动工种统一调配安置,及时跟进和满足产业项目的用工短缺问题,提高了群众的参与率和积极性,确保蔬菜产业如期创收和哈密瓜产业项目稳步推进。

在发展哈密瓜和蔬菜两大产业的基础上,罗化村还以水果产业带动全村规模化集中发展。目前,罗化村第一季蔬菜正在收成,四季豆收购保底价为1.8元/斤,预计亩产3000斤、总产值210.6万元;哈密瓜产业正在进行土地平整和土壤整治,预计2018年5月收获第一季。

上隆村:信贷资金畅通群众致富路

周泽敏是罗甸县逢亭镇兴隆源合作社创始人,也是上隆村人人夸赞的“当家人”。2015年6月,周泽敏创建兴隆源合作社种植脐橙,先后投入800万元,每年卖果的钱再继续投入,果园从最初的500亩扩展到1000亩,用工数量也越来越大。

“管理工月薪3000元,固定工月薪2500元,临时工日薪100元。”周泽敏介绍,果园关系到40多户家庭的生计。

让周泽敏惊喜的是,2016年5月,罗甸县逢亭镇信用社的信贷员主动找上门来,为合作社解决“资金之忧”。先后给兴隆源合作社无抵押放贷140多万元,既有针对农户个人的“致富通”贷款,也有针对小微企业的“3个15万”微企贷。

有了信用社的资金支持,周泽敏底气大增,对继续带动群众致富信心满满。他算了一笔账,果园里每天都有40多人务工,平均每月工资按2800元计算,一年下来,付给村民们的工资达134.4万元,1户贫困户按1人在果园务工算,每年就有3.36万元收入,可以帮助1个三口之家脱贫。

罗坪村:生态养殖迈出大步

麻引山里养牛场地处罗甸县木引镇罗坪村冗拉坪的山凹里,从建场到现在,半年多时间,彭家兄弟在这里获得了难得的“创业初体验”。

“我们采取‘种养结合’的生态循环养殖模式,牛粪运到篁竹草基地去做肥料,基地种出来的草再割来养牛。”罗甸县木引镇信用社信贷员彭诚在罗坪村副主任、养牛场股东彭锋的带领下,到养牛场做放贷调查。

“看着养牛场逐渐走上正轨,悬在心里的一块大石头终于放下了。”彭诚说,2017年6月以来,木引信用社先后向彭泽新、彭锋、彭泽龙兄弟放贷47万元,随后又向彭先胜、彭泽鹏叔侄放了10万元“特惠贷”,让他们入股养牛场。

“虽然放贷之前就对他们的创业项目进行了综合评估,但是‘不良贷款’的风险依然存在。”彭诚了解到,经过半年的发展,麻引山里养牛场的养殖规模已经达到105头,平均每头牛毛重可达400多斤,同时还种了300亩篁竹草,资产估值比刚刚创建时翻了两番。

听到彭诚的话,彭锋接过话头:“感谢信用社帮我们解决了资金难题,养牛场才能走上正轨,很快我们的第一批‘菜牛’就能出栏了。”

据了解,彭家三兄弟创办的养牛场前后共投入120多万元,其中57万元是信用社贷款,还有63万元是通过罗甸县2017年度木引镇“三变”改革黄牛养殖扶贫项目申请到的财政扶贫资金。

罗甸县逢亭镇兴隆源合作社种植的脐橙喜获丰收。(罗甸县委宣传部供图)

“我们准备把出栏的牛运到兴义的牛市去卖。”彭锋告介绍,兴义的牛市“胃口”很大,每一次赶集都能完成几千头牛的交易量,“消化”所有出栏的成牛不成问题。接下来,彭家兄弟还打算在县城办一家屠宰场,为养牛场寻找更多销路。

猜你喜欢
养牛场哈密瓜信用社
“甜蜜产业”
“甜蜜产业”
“营改增”视角下的农村信用社管理发展
山东省养牛场全株玉米青贮加工利用技术的调查分析
我最喜欢吃哈密瓜
陕西城固县养牛场牛粪综合利用现状及对策
基于规模化养牛场生态养殖的循环农业模式研究
生物质沼气发电技术应用实例分析
新时期创新信用社经济管理的方法与手段探索
农村信用社改革中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