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关于网络谣言的反思

2018-01-17 00:58王若宇
锋绘 2018年4期
关键词:谣言网民舆论

王若宇

摘要:互联网的发展,使得网络舆论形式更加丰富多样。与传统舆论相比,网络舆论以其传播速度快、涵盖范围广等一系列的鲜明特点得到较为迅速的发展。网络舆论一方面在给民众带来便利的舆论表达空间,推动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网络舆论表达中也夹着诸多非理性的成分,如情绪化的、偏激的网络舆论。网络舆论发展成为网络谣言时,就必须引起警戒和思考。本文将从网络谣言的传播特点、主体以及影响三面着手,结合案例分析。希望从中引起对网络谣言行为的深刻反思,引导网民在网络行为中的理性思考。

关键词:互联网;网络谣言

1 网络谣言的定义与混淆

1.1 网络谣言

“谣言”最早见于《后汉书》,既有歌瑶、颂赞之意,如“诗守南楚,民作谣言”《后汉书杜诗传赞》);也有低毁、徘傍之意,如“在政烦忧,瑶言远闻”(《后汉书刘焉传》)。有关于遥言的定义,《辞海》将“遥言”释作“没有事实根据的传闻,捏造的消息”。

1.2 舆论

对于舆论的界定,复旦大学陈力丹教授给出这样的解:所谓舆论,是公众关于现实社会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的总和,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强烈程度和持续性,对社会发展及有关事态的进程产生影响,其中混杂着理智和非理智的成分舆论与谣言存在很大的区别,舆论在发挥其正向积极作用时有利于引导谣言的正向发展。其联系体现在舆论发展过程中,网络情绪型舆论在激化过程中可能导致网络暴力或是网络谣言的现象,但这也不能简单看作舆论就是暴力或是谣言,应该区分理解。

1.3 流言、谣言与传说

张楠迪扬在其博士学位论文中总结了谣言(ru-mor)和闲言碎语(gossip)的主要区别:目的上,谣言在于澄清事实或解释意义,而闲言碎语只是满足个人需求,比如纯粹为了自娱自乐而传闲话等;重要性来看,谣言和闲言碎语在其自身的重要性上有显著区别:谣言传播的一般是重要的社会事件或个人信息,而闲言碎语只是传小话(small talks),一般都是无关紧要的私人信息;从内容可信度上来讲,谣言在内容上未经证实真伪,而闲言碎语的一般都有事实基础,可信度较高;传播速度方面,由于闲言碎语一般在小范围传播,因而其传播速度比谣言要快很多,其在传播过程中的变异程度也不如谣言。

2 网络谣言的主体及其特点

2.1 网络谣言传播的主体

2.1.1 一般网民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6年的第38次互联网统计发现:截至2016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10亿,半年共计新增网民2132万人,半年增长率为3.1%,较2015年下半年增长率有所提升。互联网普及率为51.7%,较2015年底提升1.3个百分点。从报告显示,我国的网民数量逐渐上升,网民已经拥有了一个庞大的群体。因此,在互联网发展中,网民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网民作为互联网使用最庞大的一个群体,承载着网络谣言传播的载体和接收地的重要作用。网民是谣言传播的目标人群,同时也是谣言传播的承载体。

2.1.2 邪教组织

一些邪教组织通过网络谣言蛊惑群众,来达到破坏社会安定团结的目的。邪教组织为了宣传蛊惑人心,他们就会利用网络传播的特点,在网络上传播谣言来扰乱人心。这种群体往往是一些有组织有计划性的传播。在谣言传播的主体中也是一个最大的发起团体。

2.1.3 网络推手

在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一些媒体和企业为了自身的曝光率和关注度,经常利用网络推手来进行虚假消息的传播和有意误导,从而来引起群众的关注,让自身的曝光率和点击率提高。

2.1.4 娱乐明星或者记者

在信息时代下,一些娱乐明星或者记者,为了自身的利益,为了能快速蹿红,经常在网络上发布一些虚假信息来引起网友的关注,提升自身的知名度。少数记者为了自身的利益也不惜制造一些虚假信息来引起人们的关注。

3 网络谣言的影响

3.1 造成社会恐慌

2011年,日本福岛的第一核电站发生了核泄漏和爆炸事故,当事故消息传入我国,我国群众开始出现疯狂的抢盐现象,造成这种现象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网络中出现了这样三条消息:日本的核辐射会对我国造成影响;日本核辐射会对海水造成污染从而影响到我国的食盐;吃含碘食盐能有效避免核辐射的影响。

3.2 网络信息的可信度降低

2011年2月,在网络上出现“致癌皮革惊现市场”等类似文章,這些文章在出现后就被各个商业网站疯狂的转载,面对这样的情况相关部门开始积极的辟谣,希望人们可以理性的思考,不要轻信谣言。但是自从这些文章出现后,我国奶制品行业就变得比较脆弱。也正是因为网络谣言的传播,导致网络信息的可信度降低。

3.3 事件复杂化

各种信息可以在互联网上广泛的传播,这些信息表现出的价值和观点呈多元化,加上每个人的实际利益需求不同,这就导致社会舆论变得更加复杂。个体在网上发布信息时不会经过非常严格的筛选,所以互联网上的信息不仅量大,而且真假也不容易分辨,对事件的真实性不能全面反映,最终可能让事件变得复杂,解决时难度也就会相应的增加。

3.4 损害个人及集体名誉

网络谣言传播的速度比较快,而且覆盖面也很广,所以网络谣言造成的危害大。对个人来说,网络谣言会对个人的生活和工作造成困扰,也可能对个人的声誉造成比较严重的损害。而对集体来讲,网络谣言可以让某单位或者企业的名誉受到损害,让其在社会上的信任度降低,甚至还可能会造成比较严重的经济损失。

猜你喜欢
谣言网民舆论
中国使馆驳斥荒谬谣言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当谣言不攻自破之时
网民低龄化 “小网虫”的明天谁来守护
有关公路,网民有话说
谣言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谣言大揭秘
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
舆论引导中度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