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航
摘要:在河北的草原,驾着奔驰的马儿,学习着带有魔法的箭术,让我的心境提升。
关键词:学习射箭;箭术;仁心
前年七月,我曾去过位于河北承德的坝上草原,触手可摸的蓝天白云,一望无际的草原,旺盛生长的野花,还有膘肥体壮的各色马儿,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回忆。印象最深的是在跑马场上骑马,仿佛自己正像电影中威风凛凛的将军一样策马奔驰,潇洒骑射。大约是心中一直埋葬了一个弯弓搭箭的梦想,今年夏天的一个周末,我终于有机会一试。
我与表姐来到一家名为“户外人”的射箭馆。剑馆中分有多条箭道,约有50米长,每条箭道终点的墙壁正中挂了一个稻草方包做的靶子,上面已经有许多玩射箭留下的孔洞。靶子之后则是整面稻草做的墙壁,有射偏的箭扎在上面。剑馆中有熟练的玩家正在射箭,从起点处的屏幕看,已经射中了很多。
我与表姐兴奋地穿戴好防护器具,在教练的指导下调整动作。左手拿弓,右手引箭,身体的重心微微放在前面。接下来左臂握好弓伸直,右手将箭的尾端卡在弓弦上,箭尾白羽朝左,再将弓弦向后拉,一直拉到右手紧贴右脸下颌处为止。右眼瞄准弓弦、弓上准星、箭靶黄心三点一线,右手利落松开,箭便可“嗖”地飞出,直入靶中。
我兴致勃勃地开始射箭。
第一回,左臂没有伸直,右臂没有拉到右脸下领边,结果弓像拉面一样晃荡着,箭也飞到一半就掉在地上。
第二回,卯足了劲拉弓,结果箭直接偏到别人的靶子上去了。
第三回,认真瞄准半天终于拉弓,结果右手太紧张,指头夹住了箭,箭直接从弓上掉了下来。
第四回……
经过了一轮十二支箭的失败,我有些气馁。看着“高级玩家”一支支箭地射出去,我凑到人家的箭道跟前:“您好,我能在这试试吗?”
仍旧没射到靶子上。表姐笑我:“和风水无关,和水平有关。”
“救星”教练终于过来,笑着说:“别着急,练一会就有手感了。要瞄准,也要把弓拉满,刚开始可能无暇做好所有动作,但是要有意识地一步步调整。”
我恢复了信心——这些失败正是成功的铺垫嘛。这一次,我放平呼吸,全神贯注找寻找三点一线的位置,同时右臂翘起,拉满弓,松手。哎呀,又偏了,不过,终于上靶了!
教练又说:“拉弓射箭讲究快准狠,瞄准即松手,前后不超过两秒,不然就会像你刚才那样跑偏。”
原来是我瞄准的时间太长了。再试一次,八环,真令人惊喜!我的热情重新高涨起来,手臂肌肉的酸涩感也一下消失无踪,接下来射中了许多八环!
渐渐地我发现,射箭虽然是由远古渔猎而来,带有伤害性,要求“快准狠”,但却可以称得上是一种十分修养身心的运动。在射箭的瞄准和撤放过程中,为保持弓身的稳定和静止的状态,需要要控制呼吸的频率和深度,不能着急,平心静气,所以可以提高耐力。其次,由于从射手舉弓到最后将箭射出所用的时间只有几秒或者十几秒,所以可以训练注意力的集中。
其次,在提高身体机能方面,因为射箭动作要求用力平和,要柔缓用力开弓拉满,拉满后身体要稳,全身用力均匀,故而需要神经系统迅速动员身体各部位发挥机能,使身体协调运动。所以,经常参加射箭运动,能使神经系统的工作能力增强,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更快、更准确。
中国古代推崇射箭技艺,射箭成绩往往与继承家业、授官封爵等有关。“张”姓始祖便是因发明弓矢而被皇帝赐姓为“张”,“熟能生巧”这一成语也与射箭练习有关。我一遍遍练着,手感越来越好,脱靶的箭越来越少,果真是“熟能生巧”。
不论箭术如何高超,才能如何出众,最重要的是保有仁心。正如周代智果所说,虽然“射御足力者曰贤”,“但若“以不仁行之”,“其谁能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