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俐
摘要:“从严治党”历来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战略使命。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中国共产党旗帜鲜明的政党意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首次将“从严治党”提升为“全面从严治党”,首次提出“抓好党建是最大的政绩”,把从严治党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丰富和完善了党的建设理论,因此,对习近平从严治党思想进行研究对当代来说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习近平;从严治党;创新
1 习近平从严治党思想的理论来源
1.1 马列主义政党理论的指导
在人类历史长河发展的过程中,马克思和恩格斯站在时代的巅峰,深刻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这两大敌对的阶级在资本主义时代应运而生,随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恶化,两大阶级之间的斗争愈演愈烈,必然导致社会的彻底变革。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提出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同样是不可避免”的著名论断。
为了顺应时代潮流建立无产阶级政党,马克思大力宣扬了其先进性,并且提出了无产阶级建党的两大理论任务。首先,无产阶级政党要有自己的党纲,只有确定了坚定不移的党纲,才能保证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有正确的理论指导。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于1848年2月公开发表,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成熟的党纲。其次,同影响无产阶级意识的小资产阶级意识和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作斗争,从而避免其消极影响。马克思恩格斯针对其思想理论的问题所在,创立了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从而为建立先进的无产阶级政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1.2 历届党中央领导集体建党理论的启迪
党的第一届领导集体毛泽东高度重视党的自身建设,他认为党的建设是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中最核心关键的因素。毛泽东曾在抗日战争时期强调,“纠正自己的弱点,发展我们的工作,使党能在抗战中起决定作用。”他还提出“党内的团结一致是战胜日寇的先决条件”他认为这是最终取得胜利的重要条件,这些都深刻的说明了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对于中国革命和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毛泽东关于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对当今的中国共产党来说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与毛泽东的从严治党思想相比,邓小平结合了改革开放后党内出现的新问题,面对的新情况,为党的建设理论注入了新的时代特色,集中体现在主张制度建党、提倡“不搞运动”并且强调坚持依法治党。另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也为习近平从严治党思想的丰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 习近平从严治党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2.1 反腐败“零容忍”,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中国共产党历来与腐败水火不容。不论是在革命战争的艰苦时代,还是在改革开放的和平年代,我们党始终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
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是我们党反腐败的根本态度。习总书记态度坚决的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善始善終、善作善为”,“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在反腐问题上,他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坚持以零容忍的态度,实实在在的通过清理政治生态、净化党内环境来取信于民。显而易见,习总书记反腐倡廉的决心前所未有,中国共产党的反腐工作也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新常态。
2.2 思想上“补钙”,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习近平总书记善于用典,用语通俗,他提出“革命理想高于天”,就是要求全体共产党员始终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同理想,做到心中有理想,眼中有航向,永远不迷失方向。
他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之钙”,作为一个共产党人,身体上缺钙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精神上“缺钙”,精神上“缺钙”,就会得“软肋病”。因此,做一名真正的共产党人,一定要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只有理想信念坚定不移了,我们才能历经风雨,经受考验,朝着既定的奋斗目标前进。然而要做到精神上不“缺钙”,就要经常给自己“补钙”,自觉加强理论学习,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提高自身科学文化修养,同时,要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经受锻炼、提高本领,努力推动党和人民的事业发展。
2.3 坚持党员自律“四条要求”,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切实收到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效果。”
“照镜子”主要是学习和对照党章,对照廉政准则,对照改进作风要求,对照群众期盼,对照先进典型,查找宗旨意识、工作作风、廉洁自律方面的差距。“正衣冠”主要是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严明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敢于触及思想深处,正视矛盾和问题,从自己做起,从现在改起,端正行为,维护良好形象。“洗洗澡”主要是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深人分析出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原因,坚持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既要解决实际问题,更要解决思想问题。“治治病”主要是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区别情况、对症下药,对作风方面存在问题的党员、干部进行教育提醒,对问题严重的进行查处,对与民争利、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进行专项治理。
无数事实证明,全面从严治党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章程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面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进行伟大斗争的根本保证。
3 习近平从严治党思想的理论价值及现实意义
3.1 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
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从建立之初就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在社会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提出,正是对这一实践活动的真实写照。
习总书记继承了马列毛等经典作家关于思想上建党的党建思想,认为党的思想建设关系到党的马克思主义性质,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他强调,党的干部必须始终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永不动摇,并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要练就‘金刚不坏之身,必须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培养我们的精神家园”。在组织建设上,习近平在强调民主集中制的同时,指出更要从制度上探索加强党的组织建设的途径。在作风建设上,他告诫全党,“打铁还需自身硬”,强调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不断适应新形势下党建的新要求,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
3.2 推进党的五大建设,开启了党的建设新常态
首先,在从严治党思想中,一个“严”字贯穿于推进五大建设板块的始终。思想建设上的“从严治党”是其他几项建设的前提和基础;组织建设上的“从严治党”为从严治党做好了队伍保障;作风建设上的“从严治党”为形成良好的治党氛围和治党环境提供了有力保障;制度建设上的“从严治党”,为党的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这体现了习近平统筹全局的治国观念,全面推进党的五大建设。
其次,习近平的从严治党思想内涵丰富,其中包含了科学治党和民主治党两个方面,他多次强调了“推进党的制度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从而有效的推动了制度治党成为新常态。然而,要保证科学治党的“科学”就必须做好从严治党的“严”。因此,从严治党始终是科学治党的必要前提与重要保障。在从严治党的过程中,习近平指出,要把制度治党摆在重要的位置,严明党的纪律、制度。这一思想正是从严治党的精髓之所在,同时也体现了从严治党由“治标”向“治本”的转变,明确了在新的挑战、新的机遇下,制度治党成为党员干部必须长期坚持的“新常态”。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
[2]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習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4]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
[5]习近平重要论述学习笔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6]习近平用典[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5.
[7]从严治党学习读本[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14.
[8]“四个全面”党员干部学习读本[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5.
[9]习近平关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
[10]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11]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