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莹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我省内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情况,并提出预防对策。方法 收集整理我省自2010年1月~2018年1月以来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道数据,并作出相关分析。结果 自2010年1月~2018年1月,我省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408起,占全部总事件的89.5%。其中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甲型H1N1流感、流行性感冒、风疹和甲肝是多发的六种疾病。3月~6月、9月~12月是疾病发生的两个高峰。农村小学是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主要场所。结论 应加强对各类学校的卫生管理工作防控,预防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保证学生健康。
【关键词】学校;传染病;公共卫生;突发事件
【中图分类号】R9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33..01
学校作为一个人群集中、学生接触密切的特殊场所,可以说是给传染病的暴发流行提供了有利条件[1]。而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除了会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外,还会带来很大的社会影响。因此,做好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工作意义重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整理我省自2010年1月~2018年1月以来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道数据,全部突发事件皆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1.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2 结 果
2.1 事件整体情况
自2010年1月~2018年1月,我省共报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456起,其中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408起,占全部总事件的89.5%,共波及学生10482名。
在408起传染病事件当中,主要类型有:
乙类传染病,共计112起(27.5%),发病人数2358名:①甲肝9起,发病人数342名;②戊肝1起,发病人数8名;③甲型H1N1流感96起,发病人数1012名;④麻疹2起,发病人数103名;⑤流行性出血热1起,发病人数5名;⑥细菌
性痢疾2起,发病人数808名;⑦肺结核1起,发病人数80名。
丙类传染病,共计154起(37.7%),发病人数5538名:①流行性感冒33起,发病人数2011名;②流行性腮腺炎98起,发病人数2657名;③风疹9起,发病人数408名;④急性出血性结膜炎5起,发病人数301名;⑤其它感染性腹
泻病1起,发病人数25名;⑥手足口病8起,发病人数136名。
其它传染病142起(34.8%),发病人数2586名:①水痘140起,发病人数2401名;②流感样病例爆发2起,发病人数185名。
由以上来看,在408起传染病事件当中,无甲类传染病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就以传染病病种来总结,发生事件最多的六种传染病依次是:水痘140起、流行性腮腺炎98起、甲型H1N1流感96起、流行性感冒33起、风疹和甲肝各9起。
2.2 分布特征
2.2.1 时间分布上
从2010年1月到2018年1月期间,学校传染病事件的发生呈显著的季节性双峰分布,第一个高峰是3月~6月、第二个高峰是9月~12月,共计报告事件377起,占全部事件的92.4%。
2.2.2 人群分布上
从2010年1月~2018年1月期间,各类学校中,传染病突发事件发生最多的是小学,尤以农村小学最多,发生188起,占46.1%。主要发病集中在流行性腮腺炎、水痘、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这几种类型上。幼托机构主要发病类型则是H1N1流感、水痘、手足口病,共计发生41起,占10.0%。
3 讨 论
结合本文研究结果来看:2010年到2018年,我省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共计408起,其中并无重大事件发生。主要涉及的病种为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甲型H1N1流感、流行性感冒、风疹和甲肝这几种。提示,应加强对这六种疾病的预防与控制举措,对控制学校传染病事件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2]。
就从时间分布上来看,3月~6月、9月~12月是疾病发生的两个高峰。这一时间上的表现特点和学校教学安排有着紧密的关联,一般而言,这几个季节正是季节交替时分,也是呼吸道、肠道传染病的高发时期。各类学校特别是农村小学、幼托机构,应于开学之后结合季节疾病、多发疾病的特点实施针对性预防对策。
本文研究结果提示,传染病多发于小学、幼托机构,尤其是农村小学,这和农村地区人们学习、生活条件恶劣、卫生知识缺乏、日常卫生习惯差都是有分不开的关系的。而这个阶段的学生自身免疫力不高,因此极易感染。因此,要求小学、幼托机构尤其是农村小学,应加强对这些人群的疫情监测和管理,通过培养孩子们的良好卫生习惯来进行预防。
总之,应加强对各类学校的卫生管理工作防控,预防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保证学生健康。
參考文献
[1] 肖占沛,马雅婷,王长双,等.2004-2013年河南省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5,42(12):2245-2248.
[2] 杨光菊.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控制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34):63-65.
本文编辑:刘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