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明琴 李阳真 姜丽
【摘要】目的 探究对于尿毒症血液净化患者采用人性化的护理方式对患者心理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至我院就诊的尿毒症血液净化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的顺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的护理,观察组则强化人性化护理,比较分析组间患者的心理情绪障碍程度。结果 干预前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分别为(21.5±4.4)分、(22.3±5.0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8),干预后的评分分别为(9.4±1.5)分、(7.0±1.1)分,其中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更加突出,差异有统计学意義(P=0.021);抑郁评分结果干预前组间分别为(12.8±3.2)、(11.9±4.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7),干预后分别为(3.8±0.7)、(4.7±0.9),观察组患者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诊疗满意度评价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评分分数为(95.64±3.12)分、(81.96±4.4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
结论 采用人性化的护理干预方式能够显著改善尿毒症血液净化患者的心理焦虑和抑郁水平,提高患者的诊疗满意程度,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和病情的改善。
【关键词】尿毒症;血液净化;护理;疗效;焦虑;抑郁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33..02
尿毒症是慢性肾脏病变终末期的患病状态,患者的肾脏功能几乎完全丧失,无法将体内产生的有毒性代谢产物及时排除,一方面患者遭受包括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等多器官系统病变产生的临床不适的折磨,另一方面需要定期进行血液净化治疗以清除体内的毒素[1]。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为肾脏的移植手术,但通常缺乏肾源,手术费用昂贵及术后存在器官排异反映等,因此对于尿毒症患者通常存在较为突出的心理障碍,以消极抑郁及焦虑的心态为主,本文中旨在分为对于尿毒症血液净化的患者采用人性化的护理方式对患者心理情绪的相关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至我院就诊的尿毒症血液净化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患者的一般情况良好,每周进行3次规律性血液净化治疗,无合并其他系统器官的严重病变,对存在视听功能障碍及精神异常无法配合的患者予以排除。其中,男25例,女15例,平均年龄(65.3±4.2)岁,致病因素中慢性肾炎14例,糖尿病肾病12例,自身免疫系统疾患8例,其他6例。根据患者就诊的时间段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诊疗和护理,观察组则在相同的基础上强化人性化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病情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干预措施
患者入院后首先进行病情的评估和相关检查的完善,对照组患者根据诊疗常规给予相应的治疗和护理,其他无特殊干预方式。观察组患者则在相同的基础上强化对患者的任性化护理,具体体现在:(1)提升护理质量 遵循“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理念,自患者入院时保持对患者的关切和照料,以平易近人的态度及通俗易懂的语言方式向其介绍治疗过程及可能出现的问题,与此同时对患者的家属进行指导,获得其信任和帮助;(2)注重饮食起居护理 保持病房的整洁安静,空气通常且光线柔和,通过提供海报或影响资料的方式使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认识,每日检查患者血液透析处皮肤的情况,预防感染及炎症反应,对于年龄较大卧床时间较久的患者注意每日辅助翻身及下肢的按摩推拿,预防皮肤的压疮及深静脉血栓的形成;(3)心理疏导 是个性化护理中最为重要的环节,通过与患者频繁的沟通中了解患者的性格特点及存在的心理障碍,通过转移及暗示等方式使其内心的消极、焦虑等情绪得以舒缓,仔细聆听患者的陈述,使其获得尊重和鼓励,同时联合家属共同营造适合患者康复的就诊环境等。
1.3 疗效判定标准
通过汉密尔顿焦虑及抑郁量表对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情绪状态进行量化评价,分数越高表示患者存在的心理情绪障碍的程度越严重;同时在研究结束时对患者的诊疗满意度进行客观评价,采用百分制,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满意度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研究时间段内无患者死亡,无与诊疗直接相关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干预前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分别为(21.5±4.4)分、(22.3±5.0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8),干预后的评分分别为(9.4±1.5)分、(7.0±1.1)分,其中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更加突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抑郁评分结果干预前组间分别为(12.8±3.2)、(11.9±4.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7),干预后分别为(3.8±0.7)、(4.7±0.9),观察组患者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诊疗满意度评价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评分分数为(95.64±3.12)分、(81.96±4.4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
3 讨 论
尿毒症患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情绪障碍,长期遭受病痛的折磨和反复治疗带来的经济压力使多数患者存在消极抑郁甚至绝望的心理,多数患者选择封闭自我,不愿给家庭再添加负担,但往往存在的这种消极情绪会逐渐加重,影响到治疗和康复[2]。从家属的角度,通常难以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难以辅助期及时地进行排解,因此需要护理上的干预和指导。
本文中观察组患者给予人性化的护理干预,结果显示患者的整体配合程度显著提高,并且有利于和谐家庭以及医患间的关系,营造更加适合患者诊疗的环境,因此有利于患者病情的康复。综上所述,采用人性化的护理干预方式能够显著改善尿毒症血液净化患者的心理焦虑和抑郁水平,提高患者的诊疗满意程度 。
参考文献
[1] 李书群,赵燕平,李 园,等.心理护理干预对维持性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7,44(3):553-555.
[2] 张海祖.不同血液净化护理模式对尿毒症患者净化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3):560-561.
本文编辑:刘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