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证式教学策略在高中生物科学史教学中的应用

2018-01-17 09:51林秋映
中学生物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磷脂生物膜脂质

林秋映

1论证式教学策略

论证式教学策略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是当前国际科学教育比较关注的研究领域。其实质就是将科学研究中的论证引入课堂教学,让学生经历类似科学家的论证实践活动,在分析资料、得出主张、反思质疑、辩驳论证中探究问题,体验知识的构建过程。本文主要参考Toulmin论证模式(由图1所示)来进行论证式教学。

2高中生物教材中的科学史

生物科学史是生物科学发生、发展的历史,包括生物科学知识的发展、生物科学方法的演进以及生物科学家的科学精神。生物科学史不仅隐含丰富的科学实验方法和科学观点,而且具有很高的情感教育价值,是高中生物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中的科学史有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酶的本质、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基因位于染色体上、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等。科学的发展往往是一个“肯定一否定一肯定”的循环过程,特定阶段得出的科学结论往往需要经受后来者的质疑,这与论证式教学不谋而合。因此,论证式教学策略非常适用于科学史教学。

3“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论证式教学策略

以当今科学教育界倡导的论证模式为设计思路,将“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分为三个核心问题。按照“提出问题,提出观点,提出质疑,辩驳论证”的流程教师,引导学生在分析和体验科学家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关于生物膜结构的科学观点。最后,教师借助教具,根据已有科学结论,促进学生建构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从而突出教学重点。

3.1对生物膜成分的探索

教师提出问题:一种物质或物体的结构,实际上是指其组成成分之间的组合形式,探索生物膜的结构,首先需要知道膜的组成成分是什么。

教師提供资料:19世纪末,欧文顿用500多种物质对植物细胞进行上万次的通透性实验,发现凡是溶于脂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易进入细胞。

教师引导学生提出假说:膜由脂质组成。

教师引导学生提出质疑:资料是否为假说提供了充分的论据支撑?

教师提供资料:①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细胞膜会被溶解脂质的溶剂溶解,也会被蛋白酶分解,使得细胞膜被破坏。②20世纪初,科学家第一次将膜从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中分离出来,化学分析表明,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

探索生物膜成分的论证式教学流程归纳为图2。

3.2对磷脂分子排布的探索

教师提出问题:既然膜的成分主要是脂质和蛋白质,那么这些成分是怎么组成膜的?

教师提供资料:经检验证明,细胞膜中的脂质主要是指磷脂。磷脂是一种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等所组成的分子,“头”部磷酸是亲水的,“尾”部脂肪酸是疏水的。

教师引导学生构建模型:画出磷脂分子在空气一水界面的排列方式。

教师提供论据:1917年,朗姆瓦将磷脂分子在空气水界面排成单层,结果头部浸入水中,尾部浮于水面。

教师提供论据:单细胞生物草履虫生活在有水的环境中;人体血细胞生活在血液中,血液的主要成分是水;人体其他组织细胞生活在组织液中,其主要成分也是水,并且细胞内有85%~90%的化合物是水。

教师引导学生提出质疑:在内外都是水的环境中,磷脂分子会如何排列?

教师引导学生构建模型:画出磷脂分子完全在水中的排列。

教师提供论据:1925年,荷兰科学家戈特和格伦德,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膜中提取脂质,在空气一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约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磷脂分子头部朝外,尾部朝内,排成连续的两层。

探索磷脂分子排布的论证式教学流程归纳为图3。

3.3对蛋白质分子排布和膜流动性的探索

教师提出问题:膜的成分主要是磷脂和蛋白质,磷脂分子的排布清楚了,那蛋白质是如何排布的呢?

教师提供资料:20世纪50年代,电子显微镜诞生了。电子显微镜的工作原理是电子束照到大分子物质上会呈现黑暗,反之呈现明亮。科学家用它来观察细胞膜。1959年,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细胞膜呈现清晰的暗—明—暗的三层结构,并结合其他科学家的工作,大胆提出生物膜的单位膜模型。

教师引导学生提炼单位膜模型的两个观点:①膜为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蛋白质呈对称分布;②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都是静止不动的。

教师提供论据: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侧链基团,有的疏水,有的亲水。有的蛋白质外围都是亲水基团,疏水基团藏于内部,则整个蛋白质亲水;有的蛋白质外围都是疏水基团,亲水基团藏于内部,则整个蛋白质疏水;有的蛋白质部分亲水,部分疏水。

教师引导学生提出质疑:蛋白质是对称地分布在脂质外部吗?

教师引导学生构建模型:在磷脂双分子层上画出蛋白质的可能排布。

教师提供论据:随着冰冻蚀刻技术的发展,科学家观察到细胞膜的具体结构。冰冻蚀刻技术原理是将标本用干冰、液氮等冰冻后,用冷刀断开,升温后干冰迅速升华,从而暴露出断裂面结构,再经特殊处理,可用电镜观察到细胞膜结构(展示图片)。

教师引导学生修正观点①: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分子的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

教师提供论据:变形虫运动和摄食;分泌蛋白形成过程;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

教师引导学生提出质疑:生物膜是静止不动的吗?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书本:1970年,弗雷和埃迪登进行了荧光标记的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实验。用发红色荧光的染料标记人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分子,用发绿色荧光的染料标记小鼠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分子,将小鼠细胞与人细胞融合。这两种细胞刚融合时,融合细胞的一半发绿色荧光,一半发红色荧光,在37℃下经过40 min,两种颜色的荧光均匀分布。

教师提供论据:磷脂分子细胞膜上的脂质分子主要有四种运动方式:①沿膜平面的侧向运动;②围绕轴心的自旋运动;③尾部的摆动运动;④双层分子之间的翻转运动。

教师引导学生修正观点②:膜上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可以运动;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教师引导学生建构模型:学生结合已有的科学知识,利用教具建构生物膜模型,说出膜的组成成分、基本支架、蛋白质的存在形式和结构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认可主张: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流动镶嵌模型的主要内容。

探索蛋白质排布和膜流动性的论证式教学流程归纳为图4。

4教学反思

4.1问题导向,脉络清晰

教师将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分解为生物膜组成成分、磷脂分子的排布、蛋白质分子的排布和膜的流动性4个问题,把关于生物膜结构探索历程的科学史梳理得较为清晰。

4.2论证教学,逻辑严谨

教师遵循“提出问题——分析资料,提出观点——分析资料,提出质疑——分析资料,辩驳论证——修正(认可)观点”的教学流程,使结论的得出更加严谨,更具有说服力,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理性思维和批判质疑精神。

4.3模型建构,重点突出

模型构建方法贯穿整个探索历程。学生体验到建构模型的方法,并在得出科学结论后,利用已有知识构建模型,说出流动镶嵌模型基本内容,从而强化了对流动镶嵌模型的理解。

猜你喜欢
磷脂生物膜脂质
幽门螺杆菌生物膜的研究进展
生物膜胞外聚合物研究进展
大黄酸磷脂复合物及其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和体内药动学研究
复方一枝蒿提取物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
柚皮素磷脂复合物的制备和表征
白杨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及其药动学行为
辣椒碱磷脂复合凝胶的制备及其药动学行为
白杨素磷脂复合物的制备及其药动学行为
马钱子碱固体脂质纳米粒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
光动力对细菌生物膜的作用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