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绍贵
桂花是我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早有“天香”“金粟”“秋香”之美誉,其栽培历史已在2500年以上。春秋战国时期的《山海经·南山经》一书中即提到“招摇之山”多桂;屈原的《九歌》有“援北斗兮酌桂浆,辛夷车兮结桂旗”;吕不韦《吕氏春秋》中赞“物之美者,招摇之桂”;汉代“桂花”成为贡品,汉武帝时所修的“上林苑”中即栽种有桂花树一百余株;司马相如在《上林赋》中即讲到了桂花;晋代的《南方草木状》一书中记载“桂出合浦”;唐代柳宗元自衡阳移桂花树十余株栽植于零陵;唐代的传奇小说中记载有吴刚伐桂的故事。更有白居易、李白、欧阳修、宋之问、李贺等文人雅士,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名句或名篇,将桂花寓意为“仙友”“花中月老”,或“崇高”“荣誉”“美好”“吉祥”“芳直不屈”和“忠贞之士”,凡仕途得志、飞黄腾达者谓之“折桂”。其树清雅高洁、碧枝绿叶,其花香清浓两兼,馨香四溢,尤其是仲秋时节,更是丹桂飘香,四野芬芳,怡人心神。
桂花树为木樨植物,原产我国西南部,现已广泛栽种于淮河流域及以南地区,北抵黄河下游,南至两广和海南等地。经过长期种植、自然杂交和人工选育,产生了30多个栽培品种,以花色而言,有金桂、银桂、丹桂之分;以叶型而言,有柳葉桂、金扇桂、滴水黄、葵花叶、柴柄黄之分;以花期而言,有八月桂、四季桂、月月桂之分,但以八月桂居多。
现代研究表明,桂花除含钾、钼、硒、钴等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外,主含较多芳香挥发性成分,如β-顺式和反式罗勒烯、降蒎烯、β-紫罗兰酮、顺式和反式芳樟醇氧化物及芳樟醇、丁香油酚等。中医学界定其味辛香,其性温,入脾、肺、肾经,功能温肺化饮、散寒止痛,可用于痰饮咳喘、脘腹冷痛、肠风血痢、经闭痛经、寒疝腹痛、牙痛、口臭。尚可用于润发、美容、开胃、生津、舒缓情志、平衡心态、缓和精神压力。还可窨茶造酱,制成桂花茶,作为膳食调料或菜肴。现代多提取芳香油,制成桂花浸膏,广泛用于食品、化妆品,制成糕点、糖果或茶饮。
古人视桂花为香醇、清雅的上品,并认为其是众药之长。用桂花酿制的酒,饮后可以长寿,还有开胃醒神、健脾补虚和悦容之功。有的人甚至用桂花酒来敬神、祭祖,还衍生出许多神奇的传说,如“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传说是月宫的吴刚酿制了桂花酒。另一说是吴刚假扮乞丐冻僵,在仙酒娘子店内休养恢复健康后,返回月宫,赠予仙酒娘子桂花种子种植,开出桂花后,仙酒娘子用发酵法酿成了桂花酒。
桂花酒的组方有几种,有用鲜桂花200克、红枣100克、龙眼肉50克、白参10克、米酒2000克、白糖200克制酒者。其制备法是,在收集到新鲜桂花后,先放置阴凉通风处风干一夜,然后以每斤桂花加四两白糖(或碎冰糖),与花拌匀,放入酒缸内任其发酵2日~3日,加入米酒(亦可用高粱酒),密封窖藏,一年后启封,再加入白参、红枣浸泡1月左右,即可开启饮用。也有用鲜桂花、枸杞子、冰糖适量,用优质白酒直接浸泡成酒的。
品饮桂花酒的历史也很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文献中已有记载。在桂花树栽种成功后不久,就开启了桂花酒的酿制。在中秋前后品饮桂花酒,已成为一种既定习俗和时尚,甚至形成了桂花酒饮食文化。但值得提及的是,桂花虽能散郁悦情、舒心宜人,其酒醇香、开胃,但不宜大量、久服,因辛香之品总有一定耗气之嫌;桂花酒中多加有白糖、冰糖或蜂蜜,糖尿病患者多不宜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