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方法浅谈

2018-01-17 08:45马生珍
锋绘 2018年6期

马生珍

摘要:怎样把读法纳入备课的整体之中,使朗读不仅发挥自身优势,而且与其它教学环节与方式相配合,收到大于各部分之和的熱体效应呢?这就必须考虑如何指导学生的朗读方法了。

关键词:朗读方法;朗读习惯;朗读实际;指点朗读

1 把读法纳入备课的整体之中

怎样把读法纳入备课的整体之中,使朗读不仅发挥自身优势,而且与其它教学环节与方式相配合,收到大于各部分之和的热体效应呢?这就必须考虑如何指导学生的朗读方法了。

当朗读只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时,我们备课时往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课文较长、较深,从整体上看不太适宜于朗读时,就要采用默读、讲解、谈话等方式,只在局部使用朗读,帮助学生理解,二是授课时间较紧,不可能反复揣摩、反复朗读时,可在某些环节中采用朗读。三是根据全期整体教学安排,讲授不属于突出朗读训练的课文时,只以朗读作为辅助手段。因此,朗读的安排,必须精心布局。例如。可以结合所学课文,或选重点段落,或选有转、承、启、合、插、架、收、宕等特殊作用的段落,确立指导的重点和方法,这样上课才能重点突出,避免面面俱到的让学生随意朗读。

而遇到诗歌、杂文、散文和短小精深的小说的教学,我们在备课时,就要认真考虑:如何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如《雨巷》一诗比较短,可采用朗读去带动整篇课文的学习。备课中可作这样的设计:先通过朗读沟通读者与读物之间的思想情感,再辅以讲解、默读、讨论,求得对全诗进一步的理解。

2 再从两个教例说起

语文教学的任务,不仅要传授基础知识,而且要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培养良好的朗读习惯。其中,如何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很值得重视和研究。请看下面两个教例:

A教师教《雨巷》,学生初看课文之后,教读课文。这是一首感染力很强的抒情诗,思想内容不难理解,宜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会。于是A教师要求学生齐读课文三遍,而后再一节一节地分析、讲读课文。

B老师教《雨巷》,他着重在读的方面,指导学生用几种不同的方法学习课文:一是学生默读,结合自己的生活了解课文大意,解决字面疑难;二是学生朗读,让学生分段分节读,并点明疑点、难点,依次组织讨论;三是教师范读,选读有关部分,巩固和深化讨论的收获,并作出严格的指导;四是学生模仿朗读,让学生各自朗读,融入自己的体会,作出自己的处理;五是指名朗读,然后,对指名朗读的情况作出分析,师生议论,明确优缺点,针对问题。再作指导,推动进一步阅读;六是学生齐读重点段然,巩固收获;七是师生总结,根据教学情况,围绕朗读全过程,从读物的标点和阅读的特点,总结一般的原则和方法,使整个教学过程的收获得以归纳和升华,在朗读的过程中,教师重点指导学生把握以下几点:1.诗的基调“深切的怀念,热切的思念”;2.突出重音;3.反复的语句,要用速度和音量的变化来区别,以表现感情的起伏跌宕等等。学生通过自己动脑动口,掌握了“以读带学”的规律。

我们看,A教师教读课文,就事论事,只是让学生机械朗读,不注意培养能力、教给方法,没有分析学生朗读中的优缺点,一概齐读,既浪费时间,又不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这样,朗读在语文教学中,便只是“附庸”了,而且可以说是“附”而不“庸”(用)了。B老师教读课文,以读带学,目的明确,既注意启发学生自已积极思考,又注意培养学生朗读的能力,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都是朗读教学,方法不同,教学效果、课堂的效率大不相同。

3 结合学生朗读实际,指点读法

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是一种教学手段,是为一定教学目的服务的。因此,上课时,我们除了要明确每一节课中的每一次朗读要解决的问题,要达到的目的外,还要结合学生的朗读实际,适时地指点朗读的方法,这样才能不断地提高学生朗读的能力,提高教学的效率。例如,对抒情性文字的朗读,教师要帮助学生分别归纳出“抒发崇敬赞美之情”,“抒发欣喜欢乐之情”,“抒发憎恶愤怒之情”,“抒发缅怀哀悼之情”等多种文字的朗读方法,经过练习,学生就会越读嘴巴越活,越读能力越强,例如,有位教师上《春》一课,他在指导学生理解第一自然段之后,请一位学生朗读这段文字——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学生读后,教师满意地笑了,但并未就此止步,而是接着又追问一句:“你为什么这么朗读呢?”学生说:这个自然段,作者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人们盼望春天的急切心情。朗读两个‘盼望着,要在语气、语调上逐渐加重升高,并缩短语法停顿时间。‘东风与‘来了,‘春天的脚步与‘近了之间应作逻辑停顿,表现出一种辨认的态势和高兴的心情。‘来与‘近则:应重音轻读,以示亲切、欢畅,透出因春临人间而产生的喜悦。”

我个人认为这是一个精彩的教例。得出以下结论:要想使学生朗读得好,那还得教学生认真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灵活开动脑筋,处理好朗读中的语气、语调、停顿、重音……

参考文献

[1]戴望舒.雨巷.语文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语文教材,2009.

[2]朱自清.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语文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