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镇 章义蓉
摘 要:技术伴随着劳动的产生而产生,正是因为有了技术的发展,人类的劳动变得更加简单、高效。但是当人类在利用技术控制和改造自然来满足自己的需求时,却反转式的被技术所控制,造成人的主体性地位的丧失和人与自然的对立。马克思认为,技术本身并不是一种消极的统治人的异己力量,技术的资本主义使用从根本上造成了技术的异化。基于此,要彻底消除技术异化及其影响,必须彻底消除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采用立法手段,并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彻底消除技术异化。
关键词:技术异化;异化劳动;消解
一、技术异化的产生及造成的影响
人类社会的发展依赖于技术的发展,正是在技术的不断进步下,人类社会逐渐由野蛮走向了文明、走向了智能。但当人类在利用技术控制和改造自然来满足自己的需求时,却反转式的被技术所控制,人最终沦为依赖技术的奴隶。哈瑞·雷德纳认为:“人类已经设计出一种系统地统治、控制和处置所有事情的方法,这种方法在刚开始时是指向自然的,但是他們发现现在这种方法也转向自身……。”[1]术的发展已经开始脱离人类的控制,转而以异化的形式控制着人类世界,人丧失了自己的主体性地位,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在悄然着改变。
(一)技术异化造成人逐渐丧失主体地位
作为劳动的产物,技术与劳动相伴而生。地球上的每一种动物都有其自身生存的手段,而人类除了劳动没有其他可以生存和存在的方式,正是因为人类没有这种与生俱来的能力,他们便利用技术来延伸自己的肢体。人类通过制造飞机来弥补没有翅膀的缺陷,通过建造帆船来弥补无法航行水上的缺憾。人类利用技术的水平不断进步,但是这种进步在另一方面又是一种倒退——人类被技术所控制。本来技术是为人所有,利用技术来发展生产、发展社会,而现在这种关系却颠倒过来,人反而被技术所控制。“在异化过程中,人的能动性丧失了,遭到异己的物的力量或观念力量的奴役,从而使人的个性不能全面发展,只能片面地强化,甚至畸形增长”。[2]业生产条件下,工厂中大规模的机器使用,最初是为了将人们从辛苦的肉体劳动中解放,现如今却成为资本压榨工人的手段,机器的普遍使用使工人重复的从事同一种单调的工作,工资下降的只能够维持工人肉体上的消费;亦或是机器取代工人,工人普遍失业,连最基本的肉体上的需求都得不到满足。
(二)技术的异化造成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对立化
在资本主义之前的人类社会,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人类只有依赖于自然界才能够生存和发展,人与自然之间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到了工业社会,技术的发展使自然受到人类的控制,正如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在《启蒙辩证法》中指出:“启蒙精神最初是为解除神话而出现的,但最终理性本身却变成了神话”。资本主义生产采用大规模的机器运作,大量的原料从大自然中被开采出来,大量的工业废弃物又被重新放回自然,导致了能源枯竭以及环境的污染,人类的生存环境面临威胁。恩格斯说:“但是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3]
二、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与技术异化
基于资本主义社会下的劳动者与劳动产品相分离的社会现实,马克思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资本主义社会下的异化劳动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
(一)异化劳动理论
1.从生产的最终结果来看,劳动者同自身生产的劳动产品相异化
马克思认为,通过劳动生产出来的产品是人类劳动的结晶,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本来劳动者生产出来的产品应该由劳动者自己占有、满足自身的需求,而现在他生产出来的产品不仅不属于他自己,反而成为一种异己的力量来反对他自身。马克思指出:“工人生产的越多,它能够消费的越少;他创造的价值越多,他自己就越没有价值、越低贱;工人的产品越完美,工人就越畸形。”[4]所创造出来的东西反过来对主体进行作用。
2.从生产的过程来看,劳动者同他所从事的劳动活动相异化
劳动本来是内在于人的,人通过劳动使自己的价值在生产活动中得到确证,而这里劳动却成为一种外在的东西对工人存在。马克思说:“因此,他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福,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当人们在劳动之外才能感觉到幸福,而在劳动过程中则感觉到痛苦。“只要肉体的强制或其他强制一停止,人们就会像逃避瘟疫那样逃避劳动”[5]这种异化劳动的真实体现,正是因为这种劳动者同劳动活动的异化导致了劳动者同劳动产品相异化。
3.人与类本质相异化
马克思在《手稿》中认为:“劳动这种生产活动本身对人来说不过是满足一种需要即维持肉体生存的需要的一种手段,而生产生活就是类生活,一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人与动物相互区别的原因在于人的生命是有意识的生命活动,而动物没有意识,其活动来自于本能。但异化劳动却颠倒了人的这种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人的这种有意识的生命活动直接造成人把自身生命活动和类本质变成仅仅维持个体生存之手段。
4.人与人之间相异化
人与人之间应该是和谐的关系,但在异化劳动中,异化劳动直接造成了人同自身的劳动产品、生命活动、类本质相异化,从而不可避免的造成人与人关系的异化。劳动产品如果不属于工人,人与人相异化、相对立;如果产品不属于工人,必然属于另一个存在物,工人的痛苦则给另一个存在物带来幸福和欢乐。马克思从分析中一步步推出人与物的关系,后来推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异化劳动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关系。
(二)“技术异化是异化劳动的一种衍生形式”
异化劳动理论不仅是马克思将异化理论与劳动的有机结合,其中更渗透着技术异化思想的萌芽。在马克思看来,技术本身无所谓好与坏,作为一个中性的词语,技术本身并不会成为人类的消极控制者。作为人的劳动产物的技术,其本身并不会成为一种由人所创造却反过来统治人的异己的东西。在资本主义制度之下,一切生产活动都围绕着资本的增值而展开。资本主义让劳动力成为一种可以自由买卖的商品,存在于人的身体内部的劳动力转化为劳动者自身的对立面,异化为劳动者自身的异己力量。所以,技术本身并不会与劳动者相异化,正是对技术的资本主义使用,造成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异化劳动。资本主义大工业下的人,沦为了机器的附属品,逐渐丧失了创造性和独立地位,因而只要存在资本主义,就会造成劳动异化,从而必然表现为技术异化。
三、技术异化的消解路径
(一)彻底消除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
正如上文指出,技术本身并不会造成异化,不会成为反过来统治人的异己力量,技术异化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劳动异化。因而,要消除技術异化及其造成的影响,就路径并不在消除技术异化本身,而是要消除其产生的根源。因而,彻底消除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采用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就成为消除技术异化的唯一选择。当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达到无法调和的程度时,社会主义制度取代资本主义制度,并且经过发展,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将被彻底消灭,异化劳动便不复存在,技术异化也就随之而消失了。
(二)在市场经济阶段采用立法手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虽然资本主义制度被彻底的消除,但技术异化造成的影响并不能完全避免。技术虽然是生产商品的手段和资本价值增殖的手段,但却可以通过特定途径对技术异化进行约束。通过削弱资本对技术的支配与控制,让技术不只是在为资本的增殖而存在,而是让技术服务于劳动者收入的提升、劳动者福利的增进和劳动者的全面发展。正如上面所提到的,技术在马克思那里是个中性词,如果技术受到人类意识的正确引导,就会服务与人类的发展;当技术被一些心术不正的人利用时,采用立法等手段对这种行为进行约束、制约和惩罚,将技术引导至正确的方向。
(三)向共产主义社会发展
只有当共产主义社会彻底实现之时,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异化、技术异化才能最终得已消除。因为在共产主义社会,当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生产劳动已不再是一种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的需要时,这种劳动就不是作为一种异己力量而存在,而是为了丰富人们的生活,到那时,技术的使用只是为了丰富人们的物质财富,人通过技术将自己从劳动中解放出来,从而获得更过的时间来发展自己、实现自身真正的价值。
技术的异化是异化劳动衍生出的一种形式,当异化劳动被彻底消除以后,技术异化也会随之而消失,技术将不再以一种异己力量存在于社会之中,而是以一种积极的力量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Redner H. In the beginning was the deed: reflections on the passage of faust[M].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2:5.
[2]中国大百科全书编委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Ⅱ》[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1090.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998.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2-53.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