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燚菲
摘 要: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党的城市工作思想研究是党史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党的城市工作,依据中国国情、中国革命各阶段的情况开展工作,根据情况变化及时调整城乡工作的倾斜、注重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
关键词: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城市工作
一、根据中国国情确定大政方针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历史上的两次工作重心的转移都是以国情为依据的。当时社会矛盾众多,党能够抓住主要矛盾,即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认清新民主主义革命要完成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而由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中国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以及官僚资产阶级的反动性都决定了中国的革命只能由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共产党来领导。1927年,党根据当时的国情,确定了工作重心从城市转移到农村,从此开启由共产党领导并完成民主革命任务的历史。
解放战争的胜利和大中城市的占领,促使党开始研究在城市中如何工作和管理工业。新中国成立前夕,面临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转移到城市,1949年3月,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详细谋划新中国的未来 ,对促进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根据革命阶段情况确定具体政策
1921年建党后,党根据当时的形势,确定组织工人运动、开展工人罢工的方针;1925年后,毛泽东由深入了解农村进而认识到,当前必须首先研究好农民问题、做好农民工作,于是他把精力投入到主持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工作中,
而较少地开展城市工作;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在国民党反动派强大的武装力量面前,党认识到必须有一支党自己领导的军队力量,于是开始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和土地割据的道路,并且在土地革命时期,依然兼顾城市工作,坚持了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抗战胜利和解放战争后期,由于占领了大量的城市,党认识到革命要取得最后的胜利还是要回到城市中,于是制定了接管城市的一系列工作方法和政策;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针对长期遭受战争之苦的中国现状,确定具体的发展要求。1949年6月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阐述了即将成立的新中国的国体与政体,强调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工农联盟的重要性,同时承认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后,中共与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合作建国,制定了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三、根据情况变化及时调整政策
党建立后,情况发生变化,各地共产主义小组不再是各自行动,而是在中国共产党的统一领导下,有组织地开展城市工作,但是革命的时机尚未成熟,而要取得最后的胜利,毛泽东认识到,首先必须研究好农民问题,因此开始举办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为后来革命力量转入农村做了理论和实践上的准备,也是后来城市工作的重要前提。
大革命失败后,不仅国共关系破裂,而且共产党在上海等大城市的组织也大面积遭到破坏,面对在大城市生存危机的局面,毛泽东认识到,在与国民党右派的斗争中,不能妥协退让,更不能没有党领导下的军队力量,三湾改编、文家市决策,开启立足农村、壮大党的革命队伍的历程。
转入农村革命根据地之后,随着革命进程的发展,党逐渐把工作中心向城市地区倾斜,而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所呈现出的政治上不得人心、军事上整体大溃败的趋势,以及国民党反动派在解放战争时期的残酷统治,使得毛泽东认识到,中国必须由真正代表人民群众利益的共产党来领导,中国人民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走上光明的道路。
四、注重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中国的革命要想取得成功,只做城市工作或者只做农村工作,都是不行的。中国的工人阶级不同于俄国的工人阶级,知识水平比较低、组织意识不强、整体力量弱小,因而采取城市暴动的方式无法达到解放全中国的目的。而辛亥革命在看似取得全国胜利的外表下,广大农村实际上则是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封建制度依然存在,落后的生产力依然没有得到提高,因此中国革命的症结首先就是要解决农村问题,只有铲除了农村根深蒂固的思想和制度,才能发动起占全国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民,并且组成坚实的工农联盟,走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只有建立稳固的后方,才可以不断地占领大城市,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全面胜利。因此,1925年在中共中央继续做城市工作的同时,毛泽东开始关注农村问题;大革命失败后他强调党的工作重心应放到农村,但仍要重视城市工作;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开始强调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城市,但仍高度关注农村问题。不管是国民革命时期还是新中国解放前夕,毛泽东始终注重协调党的工作保持城乡统筹发展。这一思路,在党建理论中有也所体现。对当下中共强调城乡统筹发展也有直接的借鉴意义。
五、必须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毛泽东党的城市工作思想,是毛泽东思想中有关党的城市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对中国革命前途道路的战略思考的结果,是马克思主义学说与中国革命实际进程相结合的成功典范,对中国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特色的革命道路有直接的推动作用,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关于城市武装起义理论的补充和完善,极大地深化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
六、奠定了建国后党城市工作的基础
(一)1949—1978年党的城市工作
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党的城市工作思想对之后党的城市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解放军进城接管城市就区别对待城市中的企业、阶级,为建国后党的城市工作打开了局面,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建国初期,党面临严峻的考验。国民党还有部分力量在负隅顽抗,残余力量在新解放区以土匪游击战争同人民政权斗争;经济上千疮百孔,民生凋零;在国际上与美帝国主义的较量还在继续;黨所要做的城市工作是复杂的。不仅要有勇气,有能力解决城市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更要继续保持“三大作风”。中共中央保持清醒的头脑,逐一解决一系列的问题。
为此,党开展了抗美援朝战争、土地制度改革,与此相配合,党还领导了国营工矿交通企业的民主改革、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进行了取缔旧社会遗留的卖淫嫖娼、贩毒吸毒、聚众赌博等各种丑恶县长的斗争。为恢复国民经济而斗争,党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工业化开始起步,文化建设、政治建设和外交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起来,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了。此后,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二)1978—2012年党的城市工作
党中央和毛泽东一贯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为争取中国工业化做了许多尝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毛泽东和其他党的领导同志曾提出过许多符合中国实际、有利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好的主张、见解和方案,有的已通过實践初步见效,有的并未能比较广泛地付诸实践。①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恢复了党的优良传统,吸取了一切曾经提出过的好思想,从根本上消除了对党和人民事业有害的“左”的指导思想及一切表现,是一个伟大的转折点。从此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起步;“十二大”召开,改革开放全面展开;“十三大”、开始治理整顿,深化改革;调整对外关系,推进统一大业。中国在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前进。
(三)新时代党的城市工作
自十八大以来,城市的党员从数量到质量都有了很大提升,党员队伍结构不断优化,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先进党员表彰增多。基层党组织覆盖率提升,组织生活进一步落实。自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以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开展以来,党内教育逐步从“领导干部向普通党员扩展。进入新时代,党的历史方位发生了变化,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变化,考验着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习近平强调,进一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着眼点在于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出台,从规章制度上对腐败之风进行遏制。加强和改进工作作风建设,必须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真正做到“为官一场,造福一方”②。习近平曾在《之江新语》中就论述了做人与做官的关系。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把好干部标准落到实处。”③
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建设包括新时代城市规划,推进城市户籍制度改革,重塑城市人水和谐,承续城市历史文脉,发展养老服务业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改善城市生态质量,落实城市安全工作,创新城市治理方式、强化城市智能化管理等问题。在经济方面,注重顶层设计,稳定房地产市场,加强和改善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服务。
注释:
①参见胡绳的《中国共产党七十年》,第241页.
②参见习近平的《摆脱贫困》,第58页。
③参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http://cpc.people.com.cn/19th/n1/2017/1019/c414305-29595273.html.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一)[C].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毛泽东选集(二)[C].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毛泽东选集(三)[C].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毛泽东选集(四)[C].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邓小平文选(一)[C].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6]邓小平文选(二)[C].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7]邓小平文选(三)[C].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8]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二、三研究部. 两个历史问题的决议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对历史的回顾[C]. 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3.
[9]龚育之.从毛泽东到邓小平[M]. 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4.
[10]唐洲雁.毛泽东到邓小平与中国道路[M]. 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11]中华全国总工会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