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俄罗斯当代作家乌特金的《自学成才的人们》是作家首部描写俄罗斯当代社会生活的小说。作者用回忆的方式讲述了一位大学生和药品商人不断自己探索文学艺术世界的故事,用朴实的语言展现了20世纪90年代的俄罗斯。作者通过着重刻画商人的形象反映出社会结构发生的变化,以及人们精神生活受到的影响。
关键词:乌特金 《自学成才的人们》 俄罗斯社会
一、作家及作品概述
长篇小说《自学成才的人们》最初于1998年刊登在负有盛名的俄罗斯文学刊物《新世界》上,之后出版成册并被译成德语和汉语,为更多的读者所了解。其作者安东·乌特金出生在20世纪60年代莫斯科的普通家庭。兵役结束之后,乌特金进入莫斯科大学历史系学习,并于90年代开始发表文学作品。长篇小说《环舞》(Хоровод,1991—1995)为作家带来了一定声誉,并于1997年入围“布克奖”。之后陆续发表长篇小说《怀疑之堡》(Крепостью сомнения,2000-2006)、《通往下雪的路》(Дорога в снегопад,2008-2010),此外还有中短篇小说《南方日历》(Южный календарь,2005)、《靠近坚德拉》(Приближение к Тендре,2010)、《煙》(Дым,2005)等。作家凭借朴实自然的语言获得《新世界》杂志奖和“雅斯纳亚·波良纳”文学奖。除文学作品外,曾学习过编剧的乌特金在2005年拍摄了纪录片处女作《草原》(Степь),之后陆续拍摄了《明王》(Царь-Свет, 2008)、《周围的世界》(Окружающий мир,2009)、《谷物》(Жито,2012)、《留鸟》(Неперелетные птицы,2013)[1]。
《自学成才的人们》这部小说用插叙的方式描述了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的社会生活。小说通过两位主人公——在读的大学生彼得和从事药品生意的商人巴维尔——意外相逢后的一系列故事,向我们展现了那个年代的俄罗斯。这两位昔日的战友重逢在一个安静的星期天,在简单的寒暄之后商人来到了大学生的住所。书柜里各式的书籍就如同甜美的糖果吸引着这位只读过《玛莎和熊》《海关手册》的富商。随后,彼得带领巴维尔走进了文学艺术的世界,普希金、果戈理、托尔斯泰等作家笔下的故事也渐渐融入商人瘠薄的精神世界,作家们笔下的那些人物似乎也进入并改变了巴维尔的生活。这不由得让我们感叹经典作品的力量,同时也感受到这部小说的厚重感——真切的人文关怀、对美好的向往、对人生的探索在当代文学作品中是继续传承的。
二、时代变迁下的俄罗斯社会
小说以丘特切夫的抒情诗《无眠》中的一小节开始,“无可抵挡的命数已然来袭——然而我们,兀自挣扎不息”[2](P1)。开篇之词似乎为整部作品定下了某种基调。之后主人公用看似随意的语言描绘了所处世界发生的变化——普通人摇身变为经济部门的负责人,不少人发家致富成为富豪,拨打老朋友的电话也要加上令人费解的号码。文中并未明确指出发生的事件及其原因,但明显让人联想到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的一系列社会变化。苏联解体改变了俄罗斯人的生活,生存和精神方面出现一定的危机。然而作者没有过度丑化那些贩卖祖国的人,也没有深入纠结于人们的信仰问题,而是用大学生彼得的视角将自己所处的时代反映了出来,尽管偶尔有些讽刺的意味。
如同和彼得在部队服役的巴维尔,当时社会上涌现了不少一夜之间成为富人的同胞,这一切都是机缘巧合。而他们自己“惊诧于这是多么轻而易举的事情”[2](P36)。巴维尔生活状态的改变得益于他那个犯罪的哥哥,他屈于家族的利益从家乡来到莫斯科,接手了药品生意,而“这些药品是紧急情况部给的,合同有利可图——能使天生的懒虫发大财。”[2](P36)简单的描述却向我们展示了俄罗斯转型时期社会阶层的的明显分化。
以巴维尔为代表的俄罗斯新贵族在经济转型时期大量涌现,他们积极从事各类企业活动,使社会阶级结构发生了变化。同时,在这一时期也出现了“新贫困者”,在前苏联时期他们是具有较高社会地位的教授、工程师、医生、文化部门工作者等知识分子,而现在却变成了生活困难的穷人。这些人围绕在巴维尔的身边,试图利用巴维尔对文学艺术的好奇心而对他们、对国家文化施以援手。尽管社会地位发生了变化,但双方在相处过程中各自的态度和自我感受并不存在不平等。“他(巴维尔)给予他们关注”[2](P39),“他们值得称赞,不管是人前还是人后,他们都不允许自己笑话他(巴维尔)……他们对待他并不带情绪”[2](P39)。
正如俄罗斯学者在转型初期对俄罗斯民众的主观感受进行的研究所表明的,“他们在各方面并没有因为某些人的存在而受影响,他们的社会自我感受的标准也并没有因为这些人的存在而发生改变。学者们把这种在不平等状态下却能使居民保持稳定心态的现象称为‘不平等条件下的稳定综合征”[3]。这也从另一方面映射了俄罗斯知识分子的形象。
与巴维尔所处的社会阶层相对的还有那些在办事处工作的秘书、司机、餐厅的收银员、教堂的女管理员,作者并没有花费过多的笔墨对他们进行描写,但他们真实地存在于社会当中。他们没有新兴企业家们耀眼的光芒,却是社会不可或缺的一个人群。
三、日渐丰盈的精神世界
小说中大学生彼得充当了战友巴维尔的老师,引领这位没读过什么书的商人进入文学艺术的世界。同时鉴于巴维尔社会地位的提升,彼得也去到了自己从未去过的一些地方。这是一个共同成长的过程。
这位来自高加索乡村的巴维尔没有太多的知识储备,更谈不上文学艺术修养,但这并不妨碍他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在他来到莫斯科后,这种对知识的渴望变得更加强烈。当他看到友人塞满了书籍的书柜时,“他长时间地盯着书柜看……孩子们会用类似的眼神盯着玩具柜台或者糖果店的橱窗”[2](P15)。巴维尔并不是一时的好奇,而是真切的渴望。于是他向朋友彼得提出了教他读书的请求。就这样,普希金、果戈理、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人走进了商人巴维尔的世界。他那巨型的蓝色汽车渐渐被经典著作、画册所填满,也正如他贫瘠的内心日益丰富。在汽车教室里,他们一起讨论《死魂灵》《红帆》《战争与和平》,欣赏画册,谈论艺术。他们还去参观不同的展览,去剧院欣赏话剧。那个当初连报纸都读不了的巴维尔已经能深入到话剧当中,并首先察觉到其中一位女演员出色的感悟能力。而通过对这些文学、艺术的了解,巴维尔原本善良的内心变得更加悲天悯人。endprint
这位俄罗斯新贵族没有表现出那么地唯利是图,而是去资助艺术家,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当他在书店发现有纪念性题词的诗集时,巴维尔主动进行询问,希望能将其物归原主。在市场上看到穿着打有补丁、在路边捡土豆的妇女时,巴维尔也试图将一笔不小数目的钱塞进那位妇女的包里。此外,巴维尔还收留过一位陌生的女孩,甚至给了女孩买房子的钱。从点点滴滴的帮助不断升级为试图改变一些人的生活状态,这是巴维尔内心世界发生变化的写照,而这种变化的发生不能否认那些精神食粮的推动作用。
当然,这也和俄罗斯人与生俱来的宗教性相关,同时也是俄罗斯精神的一种体现。俄罗斯人的宗教信仰是渗透在生活之中的,并在人们的心理、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方面留下烙印,就如小说中所说“善行——与其说是一种行为,不如说是一种生活方式”[2](P65)。
巴维尔就有着这样的生活方式。这位有过纸醉金迷生活的商人,和很多俄罗斯人一样,认为自己身上担负着一种特殊的使命,将拯救他人甚至人类看作是自己的义务和责任,这就是俄罗斯人的救世主义。别尔嘉耶夫也曾说过:“俄罗斯人是继以色列人之后最具救世思想的人民,因为拜占庭帝国灭亡之后俄国成为唯一的东正教中心,宗教上的这种特点抬高了俄罗斯沙皇的地位,使之成為王中之王,也赋予俄罗斯人以优越地位,使之萌生普救众生的救世主义。”[4](P7)而当巴维尔发现自己能改变的很有限时,他对自己的力量产生了怀疑,“他想要治愈的世界如此之大,其本身所有最小的部分都如此配置得当、比例均匀和程度相同,它们能以令人诅丧的误会的面目呈现在文明人的视线里”[2](P65)。
四、文本的叙事特点
21世纪的俄罗斯小说在经历了极度关注文学精神、审美技巧和叙事手法之后,回归到了历史、宗教、都市乡村等方面。如同张建华指出的“非虚构纪实、传记、回忆录文体是21世纪俄罗斯小说文体重构的另一个亮点”[5]。“这既是指作为体裁的纪实、传记、回忆录文学的繁荣,也是指作家在小说中所表现出的显性或隐性的‘自传体元素。”[5]而“被认为是作家描绘当代俄罗斯社会生活的三部曲的开篇之作”[6]的《自学成才的人们》,就是这样一部纪实性的回忆录小说。
小说以大学生彼得第一人称的形式进行叙述,主人公“我”在收到遗产继承权后前往高加索途中的回忆是小说的主要部分。一方面,在阅读的过程中读者很容易将小说中的“我”与作者本人重合在一起,更容易将故事本身看作是作者的自传。无独有偶,“我”参过军,作者乌特金本人在大学之前也曾在部队服役。这种“自传体元素的融入已经成为当今俄罗斯小说具有普遍意义的一种文体特色”[5]。另一方面,第一人称的视角带有亲历性和抒情性,通过“我”的体验使得叙事更具整体感。这种平等的视角更显真实,让读者有强烈的代入感。随着“我”的叙述,让读者清晰地感知到那个年代莫斯科人的生活。因为“我”既是故事的讲述者,也是事件的参与者。这样,街头各色的广告牌、展览会、话剧散场后的演员、喧闹的夜店、寂静的乡村跃然纸上。
乌特金贴近生活的叙事并非是平淡无味的。这部描写疾风骤雨年代的生活的小说,并没有让人产生厌恶或者憎恨之感。与经典文学一样,它包含着美好和诗意。“乌特金的语言多美呀!朴实,自然,带着泉水般纯净的痕迹和现在几乎被忘却的语言的嘹亮余晖”[7]。读者可以一边阅读着美妙的文字,一边跟随着“我”感受那里的人、那里的自然和那里的社会。“既没有风,也没有雨,树还保持着最后的叶子。林子里散发着湿润的气息,而在花园里则是苹果的香味,连道边的草也是湿润的”[2](P98)。字里行间尽显诗意。
然而,小说中对大自然或者环境的描写,不是单纯的描写,它衬托着人物的活动。在这些看似平静的文字背后,是人物情绪、内心的写照。在话剧演员服药晕倒之后,作者没有直接描述主人公的心情,但这时“天气又湿又冷,发出不清晰的嗖嗖声的汽车溅起大片的水花,像被犁铧翻起的泥土一样的喷泉,很响地抛落在人行道上,然后它们慢慢地沿着路灯锥形的基座滑落”[2](P168)。由此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主人公当时心中的焦躁、不安与不能平静的呼吸。
除此之外,小说中还包含了不少隐喻,它们是随着巴维尔文化课的进行不断出现的。“拉曼恰绅士”“玛尼洛夫”“尼尔斯的笛音”这些常常出现却又随时消失的隐喻也彰显了作者的功底。
五、结语
乌特金这部小说运用回忆的方式,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将发生在大学生和药品商人之间的故事娓娓道来。这两位昔日的战友,在通往文学艺术的道路上互相扶持(当然,大学生是主要引领者),成为了自学成才的人。小说中体现了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的巨变,社会阶层和经济生活都有所改变。然而,作家没有刻意丑化俄罗斯新贵的形象,相反,这里的商人是位具有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并渴望内心世界得到丰富的好人。同时,体现了作家对普通人的关怀。通过自然朴实的语言也让人感受到了俄罗斯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真实的俄罗斯。
注释:
[1]http://vokrug-knig.livejournal.com/169271.html Проект ?Литературный портрет на фоне современности? библиотеки им М.Горького представляет выставку ?Антон Уткин?.
[2]刘洪波译,[俄]安东·乌特金:《自学成才的人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3]庄晓惠:《俄罗斯的社会转型与社会心态》,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10年,第4期。
[4]汪剑钊译,别尔嘉耶夫:《俄罗斯的命运》,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5]张建华:《身份认同危机与21世纪俄罗斯小说叙事伦理、文体的重构》,外国文学研究,2016年,第3期。
[6]刘洪波:《在荒寂的世界里寻求诗意——写在<自学成才的人们>中译本出版之际》,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2015年,第2期。
[7]http://magazines.russ.ru/novyi_mi/1999/7/redpoch-pr.html“Этот журнал – моя жизнь, моя радость и боль.
(王康康 新疆乌鲁木齐 新疆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 8300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