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015年我国数字图书馆论文统计研究分析

2018-01-17 20:00孙桂玲
创新科技 2017年10期
关键词:综合分析文献计量学定量分析

孙桂玲

[摘 要] 采用文献计量的方法,对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2012—2015年4年间关于数字图书馆的文献从年代分布、作者分布、来源期刊分布以及核心作者统计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和分析。本文科学地反映出近年来我国数字图书馆领域发表论文的状况,从而揭示目前数字图书馆的研究热点和值得高度关注的核心期刊、核心作者、核心问题等内容,以期为数字图书馆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 数字图书馆;文献计量学;综合分析;定量分析

[中图分类号] G250.76;G35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037(2017)10-87-5

Statistical Research and Analysis of Papers in the Digital Library of Our Country from 2012 to 2015

Sun Guiling

(Library of Henan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College, Zhengzhou Henan 450000)

Abstract: Using bibliometrics method, this paper performs a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literature related to digital library in CNKI database during 2012 and 2015, from the aspects of time distribution, authors and source periodicals distribution, and core author statistics. This paper scientifically reflected domestic status of papers publishcation on digital library in recent years, drawed out the current research focus of digital library and core periodicals, core authors, core issues that are worth paying attention to,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further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digital library.

Key words: digital library; bibliometrics; comprehensive analysis; quantitative analysis

1 引言

1993年9月,美國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署(DARPA)、美国国家宇航局(NASA)联合发起了“数字图书馆计划”(Digital Library Initiative),把建设数字图书馆真正地作为一个研究领域,“数字图书馆”一词也由此被人们所广泛采纳[1]。自美国科学家首次提出数字图书馆这一概念以来,数字图书馆相关技术研究就迅速进入了学术研究的视角,我国从1994年开始对该领域的相关理论和技术进行研究[2]。经过不断的发展,时间的变迁,我国由传统的藏书楼到现代图书馆,融入科技与技术发展到数字图书馆,借助终端设备发展为移动数字图书馆,这是我国图书馆业务能力的不断进步和扩充,是信息得到共享的一个途径,是图书馆事业和信息服务业的现代化进程的必然趋势和必然结果。

聂华曾在《数字图书馆——理想与现实》中这样说:“图书馆学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打破本学科的界限和传统,与日新月异的计算机技术、网络与通讯技术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而成为前沿科学的一个重要的应用领域”[3]。这句话不仅突出反映了数字图书馆的本质特征,也说明了数字图书馆的重要性。

那何为数字图书馆?在这里,本文引用了数字图书馆联盟(Digital Library Foundation)的严格而又贴切的定义:“数字图书馆是一个数字信息对象收藏,包括支持用户进行定位、检索和获取这些信息对象的服务,组织和表现这些对象的方法以及将这些对象提供给用户的相关的信息技术”。这个定义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信息:数字图书馆包含了“收藏、服务和技术”三个核心组成要素。在数字图书馆领域,我国虽起步不算晚,但是,在现实中实践与理论还是存在着颇为严重的脱节现象。在数字图书馆的理论相关研究方面我国已经取得了颇为不错的成绩,仅发表的数字图书馆相关论文就有万余篇。本文对2012—2015年共4年间的有关数字图书馆的发表论文进行统计研究分析,寻找数字图书馆论文公开发表数量及其分布的特征。

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1 研究方法

本文通过文献计量的方法对2012—2015年共4年间的我国有关数字图书馆领域发表的论文进行研究分析。文献计量法是一种定量分析方法,它的研究对象是科技文献的各种外部特征,它通过采用数学与统计学方法对科学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描述、评价和预测,其主要特点是输出必是量化的信息内容[4]。我们认为,通过使用文献计量法对2012—2015年共4年间的我国有关数字图书馆的发表论文这些足量的数据进行统计研究分析,可以了解年代与论文数量的关系,发现核心作者和研究机构,通过再次深度挖掘和加工,可以发现我国数字图书馆领域一些研究期间内论文分布特点,为数字图书馆领域进一步研究提供一定借鉴参考数据。

2.2 数据来源

通过访问中国知网(CNKI),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考虑到检索的易操作性,通过高级检索,将“题名”设定为“数字图书馆”,并划定检索控制条件里面的发表时间定为从“2012-01-01”到“2015-12-31”,共检索出关于数字图书馆的论文3 103篇(由于检索方式的简易性可能会造成论文统计结果不全,数据抽取时间为2016-04-13)。经过筛选,去掉期刊发表时间与网络出版时间差不在所统计的发表时间内的文章,真正符合统计要求的是3 100。在对2012-2015这四年间图书馆领域文献源进行分析时,以主题检索和题名检索结果为依据(由于中国知网数据会不断不更新,所以,来源类别分析中数据抽取时间定为2016-4-21)。在对2012-2015这四年间图书馆领域国家基金项目资助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时,通过利用中国知网(CNKI)的基金项目统计功能,以题名检索结果为依据(由于中国知网数据会不断不更新,所以,国家基金项目统计数据抽取时间定为2016-04-27)。endprint

3 数字图书馆论文统计研究分析

3.1 论文发表数量的年度分布分析

某一学科论文的年度数量分布情况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能反映这一学科在这段时间内的研究水平和发展状况[5]。对于收集到的2012-2015年有关我国数字图书馆研究的3 103篇论文(其中真正符合统计要求的有3 100篇),其中我国数字图书馆论文的年代分布情况见表1。(注:其中已经去掉了期刊发表时间与网络出版时间差不在所统计的发表时间内的文章,在此分析中未包括它们。)

根据上述数据,绘成了对应的折线图,帮助我们更加清晰地观察论文发表数量与年度之间的关系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

从上图表我们可以看出,近4年我国数字图书馆发表论文数量整体呈不断下降的趋势。我们认真研读杨彭同学在2013年发表的《2008~2012年我国数字图书馆领域的文献计量分析》[6],里面曾提到在2000-2008年这9年间,数字图书馆文献量一直处于上升阶段,但后几年的上升变得比较缓慢。2009年数字图书馆文献出现了一个峰值,之后呈下滑趋势。而本文研究的这四年间刚好处于峰值以后的下滑期。如果单纯地从文献数量来说,在事物发展初期,文献数量会波状上升,然后事物慢慢成熟,文献数量随之会出现一个峰值,然后呈下滑趋势。但是,我们的数字图书馆实践真的发展到了成熟阶段么?毫无疑问,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周和平老师在《抓住机遇开拓创新加快推进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在2011年中国图书馆年会暨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上的主旨报告》中曾提出数字图书馆有四个显著特征:其一,海量的资源规模;其二,有序的资源内容;其三,基于多种媒体的服务;其四,高度共享的平台[7]。用这四条标准来衡量一下我国现阶段的数字图书馆发展实践,我们只能说任重而道远。从数字图书馆理论本身而言,图1从某一方面反映了学科发展趋于稳定和成熟,但本文只是就数字图书馆理论与现实的差距做出一个简单的比较,以借此警醒图书馆相关学习者和工作者。

3.2 论文作者分布分析

3.2.1 核心作者分析。在本次统计的我国数字图书馆领域发表论文的作者中,发表3篇及以上的作者有40人,其中5篇及以上的作者就有13人。这13人按照发表的文章篇数依次是陈臣(48),马晓亭(26),郑建明(12),陈平华(6),晁亚男(6),陈雅(5),黄辉(5),曲悦(5),魏大威(5),杨晓秋(5),徐文哲(5),胡昌平(5),高军(5)。可以把他们看作是我国数字图书馆领域的核心作者。发文篇数在3及以上,5以下的作者有27人。从这些数据里,发现2012年至2015年这4年间我国数字图书馆领域高产作者的发文数量分布特别不均匀,前5人中发文篇数落差极大,第一陈臣(48)与第五晁亚男(6)相差了39篇。在认真研读《2008~2012年我国数字图书馆领域的文献计量分析》[6]的时候发现在2008~2012这4年间高频作者发表论文数还是相当均匀的,并没有出现像前五名发文数量落差这么大的现象。我们认为,我国数字图书馆这一图书馆研究领域的分支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显然他的发展在不同区域很不均衡,所以,我们在研究数字图书馆的时候除了可以借鉴国外数字图书馆的研究成果,也可以借鉴国内某些发展已经比较成熟的数字图书馆的研究成果,以进一步推动国内数字图书馆研究设想的构建,慢慢缩小地区差异,形成合理的数字图书馆研究结构。

3.2.2 核心机构分析。在对文章作者的机构统计后,得到(如表2)的结果。

从发文机构、发文数量排名来看,在2012-2015四年间数字图书馆领域已经有了一些核心机构的出现。尤其是发文数量前三:兰州商学院、中国国家图书馆和武汉大学。这三个机构的发文数量均在55篇以上,本文认为,可以将他们视为研究阶段里图书馆领域内核心研究机构。其他各高校和科研机构也形成了不同的研究群体。2012-2015这四年间,郑州大学有关数字图书馆领域的发文排名第8,在众多发文机构也算前列。

3.3 论文来源期刊与国家基金项目分析

3.3.1 来源期刊类别分析。文献来源类别是指刊载某一专题文献的期刊所归属的学科领域。通过对文献来源类别分析可以确定研究主題的性质、横向研究程度等[8]。

在对2012-2015这四年间图书馆领域文献的研究分析中,主要以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类(简称:“图情类”)、非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类(简称:“非图情类”)为文献源类别划分标准,以主题检索和题名检索结果为依据(由于中国知网数据会不断不更新,所以,来源类别分析中数据抽取时间定为2016年4月21日),对数字图书馆文献源进行了分析。

以主题检索结果为依据,对数字图书馆文献源进行了分析,见表3。

根据上表,选取以主题检索结果为依据的非图情类期刊论文发表数据绘成了对应的折线图,帮助我们更加清晰地观察非图情类期刊论文发表数量与年度之间的关系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

以题名检索结果为依据,对数字图书馆文献源进行了分析,见表4。

根据上表,选取以题名检索结果为依据的非图情类期刊论文发表数据绘成了对应的折线图,帮助我们更加清晰地观察非图情类期刊论文发表数量与年度之间的关系变化情况,如图3所示。

从表3和表4的统计数据来看,非图情类期刊所占比重小,数字图书馆文献源主要是图情类期刊。其实,从《2008~2012年我国数字图书馆领域的文献计量分析》[6]了解到,2008—2010年数字图书馆领域在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和计算机软件和计算机应用这两个代表性学科发文量旗鼓相当,但是,2010年以后就开始锐减,在研究的这四年中,呈波动下降趋势。从图2和图3可以清晰地看到,发表于非图书情报学类期刊的数字图书馆论文数量波动起伏虽不是很大但总体呈下降趋势。虽然数据的检索方法有所不同,但是,得到的非图情类比重变化趋势结果却是基本一样。我国数字图书馆研究的文章主要刊载在图书情报学类的期刊上,在2014年该领域内的文章在计算机、教育、互联网、档案、新闻与传媒等领域的学术期刊上的比重达到四年内的一个峰值。综上,本文认为,从2010年以后我国数字图书馆领域的论文从2010年以后逐渐减少的原因是数字图书馆的技术问题已经不是其发展的阻碍,而且技术已经逐步成熟起来,而现阶段将技术与数字图书馆的实践完美结合起来,为更多的读者服务才是重点。endprint

3.3.2 核心期刊分布。核心期刊分布就是主要文献源分析,是研究某一领域学术文章刊载较多的文献源,这也是代表着某一学科领域的研究前沿方向的标志性期刊。在此次统计过程中,按照文献源的刊载量依次递减排序,确定了在2012-2015这四年间数字图书馆领域文献刊载量排名前12的文献源(在此次的统计分析中,排名前12的文献源载文量均在50篇以上,故将它们视为研究这段时期内的核心期刊),(见表5)。

表5中列出的主要文献源及其对应的载文数量来自中国知网(CNKI)的统计数据(由于中国知网数据会不断不更新,所以文献源及其对应的载文量统计数据抽取时间定为2016-04-13,以题名检索为依据)。通过上述数据,我们可以看出,这十二种期刊载文量占文章总量的四分之一以上,这在某一方面也表明了这十二个期刊目前在我国数字图书馆领域形成了一个核心期刊研究群,是主要文献源。

3.3.3 国家基金项目资助情况分析。通过对某一研究主题的国家基金项目资助情况的分析,可以了解这一主题的学术地位及其受重视的程度。通过中国知网(CNKI)的基金项目统计功能(由于中国知网数据会不断不更新,所以,国家基金项目统计数据抽取时间定为2016-04-27,以题名检索为依据),得到了2012-2015这四年间数字图书馆领域国家基金项目数量变化情况,见表6。

由表6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我国数字图书馆领域国家基金项目中两个主要支撑,而且从2012年到2015年,这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基金项目每年的资金资助数量基本没有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本文研究的这四年间国家对数字图书馆的管理和技术两个层面的重视度并没有下降。

4 结语

随着科技和技术的进步,中国由传统的藏书楼发展到现代的图书馆,进而到数字图书馆,当然数字图书馆并不是终点,但是,它是现阶段正在不断成长的图书馆发展方向。不光着眼于图书馆类学科和计算机及互联网这些学科业紧密相连、息息相关。本文通过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2012年至2015年这4年间关于数字图书馆的文献从年代分布、核心作者统计、来源期刊分布以及国家基金项目资助情况等方面进行统计和分析,客观地揭示了2012年至2015年这4年间我国数字图书馆领域的发展现状,希望可以为研究学者提供一定的借鉴,推动我国数字图书馆的进一步发展。

从2012~2015年这4年的文献数据来看,我国数字图书馆领域的文献量呈不断地下滑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数字图书馆的研究可能出现了研究方向的转变,但是,本文认为,这和藏书楼被现代图书馆所取代的性质有很大的不同,从图情类期刊发文量占绝对的比重,可以由此推断,现阶段数字图书馆领域里技术已经不足以成为阻碍其发展的主要因素,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应该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数字图书馆的实践和服务的不断完善才是当前的重头戏。本文发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这两个我国数字图书馆领域国家基金项目的主要支撑,从2012年到2015年这4年间每年的资金资助数量基本没有波动,只有很小的增长,这也进一步地说明了这四年间国家对数字图书馆的管理和技术两个层面的重视度并没有下降,数字图书馆仍然有发展的空间和需要。核心作者和核心期刊的统计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在2012~2015年这4年间的主要研究者,这也是我們研究这个段时期数字图书馆领域发展的主要参考。

综上,本文认为,数字图书馆的发展,仅仅拥有技术是远远不够的,实践才是重头戏,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而且现阶段实践尤为重要,不然,只会造成理论和实践的严重脱节。当前,要进一步着眼于数字图书馆的实践和服务,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推动国内数字图书馆的持续发展。借古人一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参考文献:

[1] 吴燕.泛在知识环境下的数字图书馆发展研究[D].北京: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07.

[2] 苏新宁,夏立新,胡守敏,等.我国数字图书馆研究十年:基于科研项目分析[J].数字图书馆论坛,2011(5):12-19.

[3] 聂华.数字图书馆——理想与现实[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4(1):14-22.

[4] 朱亮,孟宪学.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比较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3(6):64-66.

[5] 李丹.2000-2004年我国竞争情报论文的统计分析[J].情报科学,2006(1):140-143.

[6] 杨彭.2008~2012年我国数字图书馆领域的文献计量分析[J].图书与情报,2013(5):72-77.

[7] 周和平.抓住机遇开拓创新加快推进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在2011年中国图书馆年会暨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上的主旨报告[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1(11):4-10.

[8] 刘冰,张洁.对十年来我国竞争情报文献的计量分析[J].情报科学,2006(10):1527-1531.endprint

猜你喜欢
综合分析文献计量学定量分析
《广西民族研究》创办30年来刊发文章的回顾与展望
信息与计算机科学技术的综合分析
安徽省区域经济竞争力研究
中文图书评价体系研究
大规模古籍文本在中国史定量研究中的应用探索
FTA在工业气体探测报警系统中的应用
商务英语词汇量与商务英语阅读能力相关性研究
国外艺术体操科研现状
论企业财务能力的重要性
浅谈疑似命案现场勘查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