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蕴
如何与传统产业进行深度融合渗透,一直是
数字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任务
数字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公布了目前世界各国互联网发展报告,其中有数据指出,2016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总量达22.58万亿元,位居全球第二。
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有关负责同志前不久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数字经济正在成为全球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力量,发展数字经济是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更是顺应时代趋势、抢抓发展机遇的重大战略。数字经济不仅改造了旧有生产力,而且发展了新的生产力。
总体来看,当前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总体呈现以下新特征:
一是数字化创新日新月异,重塑国际竞争新格局。数字技术成为创新的新动力。互联网等数字技术将大量创新主体有效联合,使组织、服务和技术创新相互融合,释放经济社会发展动能。数据资源成为创新的新要素,大量数据的整合分析能产生新的效益,被深度关联使用过的数据能持续产生新的价值。
二是数字化生产加速演进,重塑制造产业新格局。数字化引发生产制造技术和产业组织方式变革。数字化大大提高了生产过程的柔性和集成性,实现产能、质量和效率优化,并正在引领工业4.0发展,推动生产的高效率和需求的个性化融合。数字技术加强了供给侧和消费侧的联系,顾客对工厂(C2M)、消费者对商家(C2B)等线上线下融合的生产模式层出不穷。
三是数字化服务日益普及,重塑社会发展新格局。数字化引发社会组织方式和服务方式变革。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正推动社会组织朝着去中心化、集体协作的方向发展。社会雇佣关系变为基于信息分享的自由发展,催生了兼职就业等新模式。数字化服务日渐成为公共服务的主要方式,推动城市服务向着更智能、便捷、高效的方向发展。
四是数字化贸易日趋成熟,重塑国际贸易新格局。数字化促进贸易规模增长,推动全球贸易方式转型变革。数字技术的发展扩充了国际贸易产品的种类范围,跨境电子商务为国际贸易规模扩大提供了新渠道。互联网等数字技术通过将传统链条式交换的贸易转为统一聚合的全球市场,大幅减少中间环节,突破了传统国际贸易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形成了新的格局。
五是数字化消费快速增长,重塑消费结构新格局。数字化消费引发需求变革和金融领域变革。数字化技术为互联网支付、P2P(个人到个人)网贷、众筹融资等新型金融服务模式提供了支撑。线上平台创新金融服务模式,使理财、基金等金融服务蓬勃发展。各种电商平台、社交网络、自媒体等逐渐成为营销渠道,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个性化需求。
五方面成绩突出
可以看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出台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等重要文件,着力激发社会创造力和市场活力,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大力促进数字经济发展。
经过努力,数字经济成绩斐然。上述负责同志认为主要有五方面的成绩:
一是信息基础设施水平已居世界前列。数字经济发展离不开信息基础设施支撑。“宽带中国”战略的实施和信息基础设施三年行动方案的出台,推动我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突出成就。截至2017年上半年,我国光纤宽带用户占比已超75%,居世界首位,4G用户超过8.88亿人,占全球4G用户超过50%。我国网民规模达7.5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4.3%。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更加完备,骨干企业全球影响力持续增强。我国网络信息技术产业规模和国际出口全球第一,网络通信、超级计算、智能终端等跨入全球领先行列,涌现出一批国际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
二是电子商务发展规模稳居世界首位。作为数字经济最活跃的领域,电子商务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电子商务交易额从2011年的6万亿元发展到2016年的26万亿元,年均增速近34%,网上零售额从2011年的不足0.8万亿元,发展到2016年5.1万亿元,年均增速超过50%。截至2017年7月,全国网上零售额近3.7亿元,同比增长33.7%。据测算,2016年电子商务产生消费增量带动生产制造、批发、物流增量创造税收已经超过2000亿元。
三是移动支付规模全球领先。手机支付结账已经成为人们日常购物的标配。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移动支付业务达到257.1亿笔,金额达到157.5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分别增长85.8%和45.6%。非银行支付机构累计发生网络支付业务近8.2万亿笔,金额近99.3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9.5%和100.7%。另据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到2016年,国内非银行支付机构移动端支付笔数从33.77亿笔增加到970.51亿笔,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95%。
四是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数字经济与传统领域的深度融合,以网约车、共享單车、网络众筹、房屋短租等为代表的一系列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16年,我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1.38亿人,较2015年底增长25%。互联网医疗用户规模达1.95亿人,年增长率为28%;网上外卖用户规模达到2.09亿人,年均增长83.7%。网络约车用户规模达2.25亿人,增长率为41.7%。在线旅游预订网民规模2.99亿人,年增长率15.3%。从市场规模看,2016年,我国本地生活服务O2O交易额达到7291亿元,同比增长64.2%。
五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落实。以阿里巴巴、京东等为代表的大型互联网企业提供的重要平台支撑,极大地降低了小微企业创新创业成本。海尔等传统企业积极转型,着力打造创业孵化平台,积极推动员工创客化。一大批众创空间的创新创业服务不断健全,逐步提供培训、投融资、技术对接等一体化的创业服务,提高创业成功率。创新创业生态环境不断优化,激发了全社会创业热情,为促进新旧动能转换提供了有力支撑。今年上半年,全国新登记市场主体887万户,同比增长13.2%,其中企业日均新增1.6万户。endprint
与传统产业融合有突破
如何与传统产业进行深度融合渗透,一直是数字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任务。上述负责同志指出,数字经济在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方面有以下突破:
数字经济成为农业现代化的助推器。以物联网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向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广泛渗透,加快推动农业领域数字化转型。数字经济作为农业现代化的助推器,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促进了产销精准对接,为农民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黑龙江省利用物联网技术开展水稻智能生产线改造试点,在水稻浸种催芽过程中对水温进行实时监测和精准调控,使出芽率提高10%以上,亩产量增加5%-10%。2016年,我国农村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达到8945.4亿元,占全国网络零售总额的17.4%。从2012年到2016年,农产品网络零售交易额从200亿元增长至1589億元,增长近8倍。农村电商已成为促进产销衔接、助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途径。
数字经济成为制造业变革的驱动器。数字经济促进了制造业的“智能化、个性化、网络化、服务化”,推动了企业生产方式、管理方式的创新变革,驱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信息化带动了产品、企业和产业等多层面融合创新,使高端装备产品附加值显著提升,加快企业研发设计、生产管理、协同营销的集成应用,提升制造业生产效率,促进管理精细化。信息技术大力推动产业发展模式创新,远程诊断、在线运维、个性化定制和供应链集成服务等创新模式层出不穷,大幅降低生产成本。制造企业依托互联网开展众包生产、个性化定制,探索形成以用户为中心的新生产体系,促进了生产与消费的有序衔接。
数据经济成为服务业新模式的孵化器。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广泛普及,数字经济发展迅速,网络经济、分享经济等新形态、新模式在交通出行、商旅住宿、快递物流等领域渗透,并逐渐向知识内容、文化创意等领域不断拓展。据国家信息中心统计,2016年我国分享经济市场交易额约3.45万亿元,同比增长103%。参与分享经济活动的人数超过6亿人,比上年增加1亿人左右。提供服务者人数约为6000万人,比上年增加1000万人。分享经济平台的就业人数约585万人,同比增加85万人。据预测,未来几年我国分享经济仍将保持年均40%左右的高速增长,到2020年分享经济交易规模占GDP比重将达到10%以上。
数字经济成为国际合作的新热点。以加深数字经济领域广泛合作为主要内容的“数字丝绸之路”建设对于助力“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抓住数字化的发展机遇、释放创新增长潜力、加深与我们的务实合作等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随着与相关国家数字经济领域的政策沟通和战略对接不断加强,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中阿网上丝绸之路经济合作试验区建设率先启动,一大批优秀企业积极走出国门,在宽带信息基础设施、大数据、跨境电商、智慧城市等新兴产业领域,为“一带一路”国家提供了高质量的信息产品和技术服务,有力促进了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为“一带一路”国家数字经济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看向未来
数字经济如何继续前进,国家层面已经指明了方向。中共中央政治局近期就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进行第二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指出,“大数据发展日新月异,我们应该审时度势、精心谋划、超前布局、力争主动。”同时深刻分析大数据发展现状和趋势,并结合我国实际对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快建设数字中国作出部署要求。
具体到推动应用实践方面,如何与传统产业进一步结合以发挥最大价值,以及如何对数字经济下层出不穷的新业态新模式进行有效监管是当前整个行业需要探讨的重要课题。
相关专家认为,在数字技术赋能传统行业的过程中,更多本身就轻运营模式的产业得以优先完成数字化,更多的重模式实体产业并没能实现有效转型。究其原因,线上线下信息对接不上、业务融合不完全等问题都是阻碍着二者深度渗透的重要因素。
因此在接下来的发展中,应深度打磨数字化技术,让线下产品、业务实现充分数字化。未来的数字化企业要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操作流程可视化、产品可追踪化管理。同时,还应通过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提高线下业务运作效率,实现实体产业的充分数字化。
对于如何监管的问题,本刊采访了多位业界人士,一个共识是,发挥政策引导的同时,减少管制,放开更多的领域,为各类新生事物的发展尽可能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但有效引导和减少管制并非任其发展,正向约束仍是关键。更重要的是,应不断研发更前沿的高新技术,用以应对信息安全问题。对于完全依赖数字经济建立起来的新业态来说,信息安全问题不容忽视,迫在眉睫。此外,还应积极进行人才的培育和吸纳。数字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高端人才的支持,充分发挥各领域顶尖人才的作用,鼓励并调动人才创造更高的社会价值,从而推动我国数字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