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武
大同市广灵县人民医院骨科,山西大同 037500
创伤性足踝关节炎是关节软骨退化、骨化、增生性疾病的一种,常见症状是关节疼痛、下肢运动有障碍出现等,多因外伤、负重过大、运动过量等影响,一般于青壮年中发生[1]。对于此类患者,以往临床上大多展开保守治疗,如制动、封闭、理疗等,但对严重创伤性的足踝关节性炎患者而言,病情相对严重,保守治疗难以实现理想效果,需展开手术治疗。现阶段严重创伤性踝关节炎治疗中常用的手术方式是踝关节融合术、人工全踝关节置换术两种,为对两种治疗方式的应用价值展开进一步的探讨,该次研究分68例患者为2组,分别以以上两种手术展开治疗,现对照分析2组治疗过程与效果,现报道如下。
该次研究共纳入68例患者为对象,均为足踝关节出现严重创伤性的关节炎于2016年7月—2017年4月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患者,依据不同治疗,行如下分组:融合组(33例),男 19例,女 14例,年龄 34~62岁,均值(48.3±7.2)岁,1~8 年的病程,均值(4.3±2.7)年,16例为左侧,17例为右侧;置换组(35例),男20例,女 15 例,年龄 33~62 岁,均值(48.2±7.3)岁,1~7 年的病程,均值(4.2±2.6)年,18 例为左侧,17 例为右侧。68例患者严重创伤性的足踝关节炎均经多项临床检查确诊,已将对手术不能耐受者排除。客观对比2组上述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
融合组以踝关节融合术展开治疗:麻醉后,患者姿势取仰卧位,将其臀部垫高,对C型臂X线机进行连接,对足踝关节进行观察,于前内侧作切口,置入关节镜,于内踝、胫骨的前肌间作切口(8~10 cm),对踝关节腔进行观察,将残留的软骨刮除,对硬化骨进行清除,直到可见软骨下板有血液渗出,术中注重软骨组织的保留,对软骨进行清除后,于部分软骨硬化区将微骨折的关节面作出,以便于融合。随后对胫骨前方出现的骨赘进行清除,将关节操作空间扩大,对关节软骨进行清除,对后足进行0~5°的后翻,适当调整后,于经骨内侧经皮将空心螺钉拧入(2枚),经胫骨置入克氏针到达距骨,查看胫骨-距骨关节面的嵌压紧密后,关闭、包扎处理切口,术毕。
置换组以人工全踝关节置换术展开治疗:麻醉后,患者姿势取仰卧位,经关节内侧入路作切口(10~15 cm),将踝关节皮下组织、关节囊切开,使胫骨、踝关节面显露,清理滑膜、骨赘,若患者距骨、内踝间有瘢痕组织,清除,随后对切骨、软组织平衡进行处理,取适合于患者的STAR负重假肢,以抗菌药物骨水泥法实施固定,观察满意后,关闭、缝合切口,术毕。
①对2组手术情况进行观察:手术用时、出血量、住院时长、手术花费;②术后3个月,以Kofoed踝关节评分标准对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从疼痛、功能、活动度3个方面入手,100分为满意,得分越高,踝关节功能越好[2]。
研究数据处理通过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行 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融合组出血量、住院时长、手术花费显著较置换组少,但融合组手术用时较置换组长(P<0.05),见表1。
表1 2组手术情况对比(s)
表1 2组手术情况对比(s)
组别 手术用时(min)出血量(mL)住院时长(d)手术花费(万元)融合组(n=33)置换组(n=35)129.5±15.7 62.4±12.1 53.7±9.8 118.9±7.4 5.6±1.1 8.7±1.3 2.3±0.2 4.5±0.3
术后3个月,融合组Kofoed评分是(89.2±2.1)分,置换组Kofoed评分是(91.1±2.4)分,组间对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于严重创伤性的足踝关节炎,手术是现阶段常用的治疗方式,上世纪80年代,足踝关节融合术首次成功,之后便不断发展与应用[3]。近年来,随着关节镜、相关手术器械等发展,足踝关节融合术更为成熟,此手术属于微创手术的一种,对局部的血供不会产生较大应用,可使术中出血量减少,使骨融合时间缩短。但此手术操作需在关节镜下进行,手术视野相对狭窄,对手术医生的技术有较高的要求。全踝人工关节置换术也是现阶段严重创伤性足踝关节炎治疗中的常用方法之一,此治疗方法可对踝关节的活动进行保留,对假体进行安装后,可使踝关节功能重建,进而促进踝关节恢复[4]。但此手术可能会有切口愈合延缓、假肢松动等并发症出现,置换的假体有使用年限,且价格相对高昂。
该次研究对严重创伤性足踝关节炎患者治疗中踝关节融合术、人工全踝关节置换术的应用效果展开对比,结果显示,融合组出血量、住院时长、手术花费显著较置换组少,但融合组手术用时较置换组长(P<0.05)。可见,相较于人工全踝关节置换术,踝关节虽然手术操作所需时间较长,但出血少,可使患者恢复时间缩短,且手术费用相对较低,可使患者多方面的负担减轻。此外,该次研究还对术后3个月Kofoed评分进行了对比,融合组与置换组分别为(89.2±2.1)分、(91.1±2.4)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在促进踝关节功能恢复方面,踝关节融合术能够实现与人工全踝关节置换术相当的效果。
综上所述,对于严重创伤性足踝关节炎的治疗,踝关节融合术有较大应用价值,相较于人工全踝关节置换术创伤更小、花费更少,临床上可依据实情,尽量选用踝关节融合术对患者展开治疗,在实现优越疗效的同时,使患者经济压力减轻。
[1]任爱国.创伤性踝关节炎采用踝关节镜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探讨[J].双足与保健,2017,26(10):130,134.
[2]胡赞.创伤性踝关节炎患者经微创踝关节融合术治疗的价值探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16):2205-2206.
[3]蒋逸秋,杨晓斐,李杨,等.距下关节镜全后入路技术辅助下关节融合术治疗创伤性距下关节炎的疗效分析[J].足踝外科电子杂志,2014,1(3):178-181.
[4]喻单根,李宏杰,张建河,等.前路钢板固定植骨融合治疗踝关节关节炎的临床研究[J].实用骨科杂志,2016,22(5):461-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