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与规约:语法和语言推理的区分》评介

2018-01-17 02:57陈文芳林允清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语义学规约含义

陈文芳,林允清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外国语学院,北京 100083;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英语学院,北京 100024)

E. Lepore & M. Stone. 2015.Imagination and Convention: Distinguishing Grammar and Inference in Languag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viii+292.

一、引言

语言的意义和理解是理论语言学和语言哲学界一直关注并备受争议的经典问题。近代科学的发展使其讨论更多与认知科学、心理学紧密结合。作为国际著名的语言学和哲学专家,Ernie Lepore通过语境敏感性来论证其最小语义论和言语行为多元论(Cappelen & Lepore,2005)。在这种语义学主张下,受戴维森意义理论的影响,Lepore进一步在元语义学的讨论中表明其新弗雷格主义立场(Lepore & Ludwig,2006;Cappelen & Lepore,2007)。而此次与计算机教授Matthew Stone合著的《想象与规约:语法和语言推理的区分》是一部关于语言规则和意义理解机制的著作,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针对格莱斯意义理论①中的含义问题以及相关理论,围绕语义和语用的划界问题做出了富有创见的理论探讨。

二、主要内容

除结论外,全书共 14章。第一章是总述,分两方面作简要概括:(1)回顾传统的语义-语用划界标准:语义由语言知识决定,确定意义的所言;语用解释理性主体所具有的推理行为,确定意义的所含;(2)表明作者对此划界标准持批判态度,并提出本书的核心假设:意义的理解是通过其他途径完成的,主要包括规约(convention)和想象(imagination)。

第二至四章为本书的第一部分,对语用推理理论进行梳理与利弊分析,为本书的假设做理论上的定位。作者围绕会话含义,将其解决路径分成三派,分三章分别进行阐释。第二章介绍以Grice为代表的哲学路径,其核心思想是理性和合作的标准。第三章谈论以 Horn和 Levison为代表的语言学路径,此路径强调理解原则(interpretive principles),并将这些原则归为语言机制的一部分。第四章阐述以Sperber和Wilson为代表的心理学路径,此途径重点研究与人们在理解世界时的心理过程有关的经验事实(empirical facts)。这三派虽然路径不同,但有两点共识:(1)言者意图被认为是理解会话含义的核心问题。交际意图和语言字面意义之间的跨越关系使语境成为一个必要的补充;(2)语用推理的适当机制可以推出语境中的话语解读。在这两点共识下,语言意义和语境都只是言者意图的证据,意向性成为意义推理原则和理解过程的显著特点。而本书作者认为,如果打破意图问题带来的种种困境,而单纯考虑语言知识和交际推理,情况就会完全不一样。第二部分就是在这种打破束缚的自由中开展新的理论构建的。

第五至八章是全书第二大部分,论证关于语言规则(linguistic rules)的理解效果。这一部分突破对语言意义的本体论说明,考察了一系列超越语义层面的理解制约因素,即语言规则或规约。第五章“语言规约的范围”先给出方法论的证明:(1)语言学上如何能描述理解效果的特征;(2)如何能说这些语言规则的理解效果是规约性的。第六至八章详细讨论三类语言现象:间接言语行为、临时性理解、等级含义(scalar implicature)。这三类语用学上的经典议题在本书中分别对应不同类的规约:(1)管辖篇章连贯,能明显区分各种可能的言语行为;(2)管辖预设,区分不同的语境;(3)管辖信息结构,凸显会话中的替换说法。综合第六章“言语行为规约:间接性和关联性”、第七章“预设和回指:时和体”和第八章“信息结构:语调和等级”的具体分析,作者发现一些特定的语言特征(如词项、时态、体态、语调等)体现出说话者交流步骤(如讲故事、提供证据、作比较、提议、更正、询问、回答等)的规约性,也决定了听话者理解步骤(默认的或常规的)的规约性。所以,这些不同维度的意义都是源于规约的语言知识,对其理解即对这些规约性语言知识的应用。

第三部分讨论理解推理的各种不同方式,由第九至十二章组成。此部分与第二部分在论证上是并列互补的关系,主要处理语言规约无法解决的、曾被认为是会话含义的语言现象,包括隐喻、挖苦、讽刺、幽默和暗示。此部分也进一步对比了第一部分中所提到的各种格莱斯主义语用推理机制:关于理解的普适性机制,如关联理论;反映说话者的特定知识与其理性决定的推理机制,如Pinker的理论;诉诸于理性标准来实现协作性的推理机制,如Grice的合作原则与会话含义理论。

事实上,在本书作者看来,这些理论并没有相互排斥,都是语言使用中很重要的方面。但值得挑战的是那些推理机制中所追求的普适性(generality)。所以,此部分中,作者重点考察修饰性语言(figurative language)是否能依旧遵循那种普适性的统一化的推理机制,得到了否定的回答。作者将这类无法由普适性原则统辖的意义理解推理归为想象。想象与规约不同,它更多地受交际个体支配,是由话语双方作出的非语言层面上的行动,包括选取视角、呈现话语、留出理解空间等。而语言理解过程之所以还需要规约之外的想象,是因为语言与交流的三大常识性原则中还涉及到理解的无限性、多样化问题,这是前人研究中的语义、语用理论都无法解决的问题,也是本书中的规约无法解决的问题。

通过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的分析作者认为,Grice希望通过会话含义在语言学和心理学之间架起语用之桥的理想行不通。Grice所处理的那些语言现象通过本书所提出的两方面:(1)语言规则的规约意义;(2)推理活动的想象性参与——相互作用能得到更好的解释。

第四部分的标题是“为语义学和语用学建立理论”,此部分由第十三和十四章构成。作者又回到格莱斯理论最初关于语言与意图的问题,从语言哲学的层面讨论如何描述语言和意义的特点这一大难题。第十三章“理解和意图识别”主要讨论语言和合作(collaboration)是怎样相互保持一致的。第十四章“关于交流的探究和形式化基础”中将语言解释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能力,这种能力使我们的想法公共化。作者认为,在话语中进行意图识别的推理无法形成某种固定模式,是多元性的。比如,对于bank是河岸还是银行的推理中的意图识别需要求助于传统语义知识,对于Can I have a French Toast?是要求上一道食物还是询问一种能力的可行性的推理中的意图识别需要某些规约性的知识,对于There’s a bug on your back!期待你把虫子打下去的推理中则需要一些心理原则来完成意图识别。这样看来合作原则也可以成为意图识别中很有用的一种思考方式。但格莱斯理论的局限之处在于它对合作原则有更多的要求,而这些要求是合作原则无法完全胜任的。很多其他语用推理理论也是同样类似的问题,希望通过一个或少数几个简单普适的精准原则来解决所有推理中的意图识别问题。第十四章把理论聚焦在协作性(coordination)上,协作性是社会能力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而社会能力是会话交流中对话双方很重要的一个因素。但是仅有协作性、规约这些概念来建立语义学理论是不够的。语义学的理论需要解释一般性规约意义、临时性语境意义,还需要能够在实践方面消除歧义、提炼或协商意义,使说话者意义公共化。在形式化操作层面,本书采用了 Lewis的会话计分(conversational score)和Thomason的会话记录(conversational record)。本书最后将语义学定位于通过会话记录描述对话双方在协作中的社会能力,这种能力可以形式化为一系列规约性的语言知识。而此能力的运用则是语用学,也可以形式化为规约性的语言使用。显然,这是一种哲学视角对于语言意义的整体定位。

三、讨论及简评

本书既是一部语言学著作,也是一部哲学著作。全书讨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语言与交流的三大常识性原则:(1)话语是对合作活动的贡献;(2)交流者所交流的内容是公共的,是可以被分享的;(3)话语能促使我们达到对世界和相互间的特殊的、无限制的理解。而这些原则如何与真实语言使用中的复杂性达成一致的解释,是长期以来哲学家们面临的挑战,也是格莱斯理论的最初动力来源。

Grice(1989,1991,2001)为了论证人的理性,从语言交流的合作原则入手,而合作原则又统辖着会话含义的推导,会话含义的推导必然要求存在一个所言的字面意义。这种理论的内在逻辑是完美的,但逻辑的初始点所言未被明确,也就导致了后来的语境论与语义最小论之争。语境论者强调所言表达命题,主要通过对语境敏感性的不完全论证作为其辩护策略,主要代表研究包括温和派语境论者Levinson(2000),Travis(2008),Recanati(2010,2012)等,激进派语境论者 Sperber和Wilson(1986),Carston(2002),Parikh(2010)等。语义最小论强调所言表达真值,主要通过索引词主义进行立论,主张最简语义学(Borg,2004,2007,2012)、激进语义最简论(Bach,2010)、非敏感性语义学(Cappelen & Lepore,2005)、指示论(Stanley,2007)、语义相对论(Predelli,2005;MacFarlane,2007;Kölbel,2008)等。本书继承十年前非敏感性语义学的最小论路径,但讨论重点从后格莱斯主义的内部批判升级为对整体格莱斯主义(包括经典格莱斯主义、新格莱斯主义、后格莱斯主义)研究路径的根本性颠覆——从否定会话含义的角度质疑传统语义-语用的划界标准。

事实上,当Grice(1975)将话语中的蕴含内容与间接言语行为关联时,语义学与语用学便开始界限模糊了。对于语义-语用的划界问题,中外学界观点颇多(沈家煊,1990;Bianchi,2004;张权、李娟,2006;Jaszczolt,2008;张绍杰,2010;伍思静、刘龙根,2012;侯国金,2013;Börjesson,2014;Huang,2014;陈新仁,2015),但都没有从根本上质疑会话含义本身的概念合理性并提出相应对策。而本书则用奥卡姆剃刀直接将会话含义剔除,通过澄清语言与交流的常识性原则,直接关注话语解读效果(interpretive effects),从而解决语义学、语用学的关系问题。

笔者认为,本书有三大特点:第一,对相关理论的评价全面、系统而深刻,破立结合,极具批判性和前瞻性。本书作为对格莱斯理论的批判之作提出了很多中肯而有力的观点,如会话含义的概念冗余性及对隐喻的非认知主义解读等。作为Lewis(1969,1979)观点的支持者,作者也是在批判中继承Lewis的思想,细致考察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梳理了语言与真值逻辑、社会规约、认知推理等各方面的关系,继承了Lewis关于规约、合作、会话计分等概念,也分析了Lewis与Grice的共同之处——将意义看成对话者合作意图的产物,还看到了Lewis不区分语义、语用的局限性。这体现了作者在这些方面多年来的积累与成熟创见。

第五章方法论的说明是本书理论构建的基石。作者通过对Lewis的经典规约论、Grice的规约含义、Hobbs的融贯论与Asher和Lascarides的语段表征等理论的回顾重温了一些重要概念,诸如规约、规约含义、最大连贯(maximizing coherence)、消除歧义(disambiguation)、默认规则(default rules),提出理解不是基于一个普遍原则建立意图和意义之间的关系——言外之意(implicature)或明说(explicature),而是建立意义和理性推理之间的关系,即消除歧义。本书在规约方面总的观点为有些特定的理解不是简单的语义与概括化的语用原则相互作用的结果,而是语言知识的问题,与理解制约因素(即语言规则)有关,是规约性的。而这些语言的理解之所以是规约的,是因为语言与交流的三大常识性原则决定了言语交际是一种合作性的行动。“如果一种行动被规则所掌控,那么该行动的理解即找到规则并应用规则。”(Lepore & Matthew,2016a:199)协作性(coordination)使得说话人和听话人有共同的期待,而这些共同的期待组成了语言使用的规约。

第二,学术价值兼跨语言学和哲学,对意义研究本体论和方法论上都极富创见。在理论构建中本书讨论了很多兼具语言学和哲学倾向的概念,如规约(convention)、想象(imagination)、语言规则(linguistic rules/rules of language)或语法(grammar)、推理(inference/reasoning)、理解(interpretation)、意向主义(intentionalism)、协作性(coordination)。这些概念与作者理论构建的观点交错出现时,适当区分语言学层面与哲学层面的分析是本书阅读的一个挑战,也是该书有效论证的一大亮点。

具体而言,书中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主要是语言学层面的分析,得到的结论是规约是意义的规则,想象是不受固定统一推理原则限制的推理。由此得到意义的理论依靠语言规则,理解的理论依靠各种不同的无限制的想象,合作的理论在于解释我们如何真正地使用话语,把语言作为一种社会能力,让我们的想法公共化,实现合作行动。这些结论给我们呈现出意义和理解是区分的,对应不同的语言现象。而书中的第四部分更适合从哲学层面来对意义和理解两方面进行解释。语义学即语言信息的汇总,可以用来发现说话者通过言语对会话所作贡献的内容,并根据会话记录描述对话者的社会能力。而语用学则是通过确定语言结构来消除歧义的过程,同时还是意图识别的过程。但不管是语义学还是语用学,都是关于意义的理论,受集体规约性的限制,无法完成交际中的个人理解。在构建意义理论的同时还需要构建理解的理论。然而,这种理解的理论不是为了穷尽每次理解的结果,只是提供了理解的方式——想象。因为理解是无法穷尽的,对话者个人通过一种合适的想象性参与(imaginative engagement)来处理说话者的话语。而在理解了话语之后,我们还可以更进一步地推理,以期达到更好的理解。对于作者的这些理论构建,我们通过与作者的邮件交流,得到了如图1所示的一个清楚梗概②。

图1 话语理解过程简图

根据此图我们可以发现话语理解包括四个过程:A将话语中的语言知识作为会话记录进行信息计分,B通过确定语言结构来消除歧义,C如果歧义项太多,则需通过想象完成最小歧义项的筛选,D还可以通过其他非语言方式进一步推理,以求更好地理解。

第三,本书作为一本理论著作也通过实例讨论了很多核心语用现象,都是语义学、语用学和语言哲学绕不过的话题,如关于等级含义和内嵌含义(embedded implicature)的问题。书中说理分析方法严谨,体现出作者逻辑学功底。作者善于从某些理论自身找到逻辑矛盾之处,从而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些理论的缺陷。比如,针对Grice用可计算性(calculability)作为区分会话含义和规约含义的特征这一点,作者给出了一系列行不通的例子,而这些例子就是来自Grice理论论证过程中。

当然该书还可以从两方面进一步完善。首先是关于理论细节方面,书中提到了标记性语言和非标记性语言,但并未说明在新的理论视域内区分的依据。这将关系到规约的稳定性问题,一旦形式化的规约被确定下来,其非标记性如何被保证呢?在书中的理解理论中,想象作为一种非语言的推理过程,作者举出了隐喻、挖苦、讽刺、幽默和暗示五类例子,并提到诗歌(Lepore & Matthew,2016b)也有类似的过程,属于想象而非规约。这种语言现象划分的依据是什么呢?诗歌和隐喻显然不是一个层面的,诗歌中可以有隐喻的成分。在书中明确划分开的暗示与隐喻在不同章节进行讨论,说明作者将其归为不同类的想象,一个是选取视角,另一个是留出理解空间。但语言使用中我们可以通过隐喻来表达暗示,当这种情况发生时,是选取视角和留出理解空间两种想象通道同时打开,还是有先有后或者有主有次的情况呢?其次是关于理论的操作性问题,最后一章所涉及的会话记录和计分模式应该是在推理实践中最关键的,但作者仅举了一个例子作为实际操作说明。目前书中讨论的计分模式中只讨论了由形式化的规约作出的会话记录贡献。想象作为理解理论中很重要的步骤怎样实现与规约的对接呢?也许操作层面的内容不是本书的重点,我们期待作者在下一步研究中有更详细的实例分析。总之,意义问题纷繁复杂,意义理论百家争鸣。本书开辟了很多值得研究的新领域,将更好地推进我们对语言意义的研究。

致谢:该书作者Ernie Lepore在新书出版之前分享电子版初稿和新书出版后多次交流中的阅读指导及观点讨论,同时也特别感谢评审专家对此文提出的宝贵修改意见。

注释:

① 本文中的格莱斯意义理论或格莱斯理论作为一种理论指称采用学界通常所用的汉语描述。

② 此图由笔者根据书稿的初版和终版对比研究中得出,得到作者认同。

[1]Bach, K. 2010. Implicature vs. Explicature: What’s the Difference?[A]. In B. Soria & E. Romero(eds.)Explicit Communication: Robyn Carston’s Pragmatics[C]. Basingstoke: Palgrave Macmillan.

[2]Bianchi, C. 2004.The Semantics/Pragmatics Distinction[C]. Stanford: CSLI Publications.

[3]Borg, E. 2004.Minimal Semantics[M].Oxford: Clarendon Press.

[4]Borg, E. 2007. Minimalism versus Contextualism in Semantics[A]. In G. Preyer & G. Peters (eds.)Context-sensitivity and Semantic Minimalism: New Essays on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C].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5]Borg, E. 2012.Pursuing Meaning[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6]Börjesson, K. 2014.The Semantics-Pragmatics Controversy[M]. Berlin: Walter de Gruyter.

[7]Cappelen, H. & E. Lepore. 2005.Insensitive Semantics: A Defense of Semantic Minimalism and Speech Act Pluralism[M].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ing.

[8]Cappelen, H. & E. Lepore. 2007.Language Turned on Itself: The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of Metalinguistic Discourse[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9]Carston, R. 2002.Thoughts and Utterances: The Pragmatics of Explicit Communication[M].Oxford: Blackwell Publishing.

[10]Grice, P. 1975. Logic and Conversation[A]. In A. Martinich (ed.)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C].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1]Grice, P. 1989.Studies in the Way of Words[M].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2]Grice, P. 1991.The Conception of Value[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3]Grice, P. 2001.Aspects of Reason[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4]Huang, Y. 2014.Pragmatics[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5]Jaszczolt, K. 2008.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The Boundary Issue[A]. In K. von Heusinger, P.Portner & C. Maienborn (eds.)Semantics: An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Natural Language Meaning[C]. Berlin: Mouton de Gruyter.

[16]Kölbel, M. 2008. Introduction: Motivations for Relativism[A]. In M. García-Carpintero & M.Kölbel (eds.)Relative Truth[C].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7]Lepore, E. & K. Ludwig. 2006. Ontology in the Theory of Meaning[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ilosophical Studies, (3): 325-335.

[18]Lepore, E. & M. Stone. 2016a. The Breadth of Semantics: Reply to Critics[J].Inquiry, (2):195-206.

[19]Lepore, E. & M. Stone. 2016b. The Poetic Imagination[A]. In J. Gibson & N. Carroll (eds.)Routledge Companion to Philosophy of Literature[C]. London: Routledge.

[20]Levinson, S. 2000.Presumptive Meanings: The Theory of Generalized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M].Cambridge: The MIT Press.

[21]Lewis, D. 1969.Convention: A Philosophical Study[M].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2]Lewis, D. 1979. Scorekeeping in a Language Game[J].Journal of Philosophical Logic, (8):339-359.

[23]MacFarlane, J. 2007. Semantic Minimalism and Nonindexical Contextualism[A]. In G. Preyer & G.Peters (eds.)Context-sensitivity and Semantic Minimalism: New Essays on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C].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4]Predelli, S. 2005.Contexts: Meaning, Truth and the Use of Language[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5]Recanati, F. 2010.Truth-conditional Pragmatics[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6]Recanati, F. 2012. Contextualism: Some Varieties[A]. In K. Jaszczolt (ed.)The Cambridge Handbook of Pragmatics[C].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7]Sperber, D. & D. Wilson. 1986.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28]Parikh, P. 2010.Language and Equilibrium[M]. Cambridge: The MIT Press.

[29]Stanley, J. 2007.Language in Context: Selected Essays[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0]Travis, C. 2008.Occasion-sensitivity: Selected Essays[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1]陈新仁. 2015. 语义学与语用学的分界:一种新方案[J]. 外语教学与研究, (6): 838-849.

[32]侯国金. 2013. 语义学和语用学,得一可安意义之天下——小议互补主义和语用学的跨学科潮流[J]. 外语学刊, (2): 24-35.

[33]沈家煊. 1990. 语用学与语义学的分界[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 26-35.

[34]伍思静, 刘龙根. 2012. 语义学/语用学“界面”说——误导抑或启迪?[J]. 中国外语, (4): 34-39.

[35]张权, 李娟. 2006. 默认语言学对语义学、语用学界面的研究及其评价[J]. 外国语, (1): 69-73.

[36]张绍杰. 2010. 后格赖斯语用学的理论走向——语义学和语用学界面研究的兴起[J]. 外国问题研究, (2): 3-11.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微信公众号开通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于2017年11月25日开通官方微信公众号。这是一个编辑部与广大读者和作者交流的新平台。本着为读者提供学术研究的接续点,为作者开拓传播成果的渠道源这一理念,我们希望这个公众号是《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纸媒的延伸,在推送纸媒发表的论文同时为读者提供更多与纸媒刊发论文相关的信息,也为读者提供更方便、更贴切的阅读体验。这个公众号也会成为广大作者学术成果传播的一个新的渠道。

通过此官方微信公众号广大读者不仅可以看到《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最新刊发的文章、期刊介绍及稿件规格,还可以读到来自广大读者分享学术研究经验和体会的文章。同时专家还可以审稿,作者也可以查询审稿进度,也可以查询自创刊以来的各期内容,进行论文检索。我们将努力为读者和作者提供最快、最新、最全面的出刊信息以及最贴切、最便捷的阅读体验。欢迎广大读者和作者给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投稿,分享您的学术研究经验和体会,畅谈您与《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的不解之缘。敬请扫二维码关注。

猜你喜欢
语义学规约含义
Union Jack的含义和由来
传统自然资源保护规约的民俗控制机制及其现实意义
论英国学者的语义学简史研究∗
条约演化解释:合法性、语义学分析及近似概念
基于无线自组网和GD60规约的路灯监控系统的设计
一种在复杂环境中支持容错的高性能规约框架
一种改进的LLL模糊度规约算法
事件语义学框架下“给”句式歧义的形式化描写
塔斯基的真定义语义学与逻辑后承
五星红旗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