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鳞副泥鳅 苗种规模化人工繁育关键技术

2018-01-17 22:10沙锦程
渔业致富指南 2018年11期
关键词:催产雌雄泥鳅

沙锦程

近年来,我国淡水池塘、稻田养殖泥鳅面积不断扩大,但目前制约泥鳅养殖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是苗种。笔者根据近几年实施水产三新工程项目的经验,总结大鳞副泥鳅苗种规模化人工繁育关键技术,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一、亲鳅引进与培育

1.亲鳅培育池的准备。亲鳅培育池可选择连片土池,单只池面积1~2亩,池深1~1.5m。使用前夯实池底,池壁用窗纱网贴面。池塘一端设进水口,另一端设排水口,用直径为200mm PVC管连接弯头安装,用密眼网管袋扎紧。池底铺垫富含腐殖质的软土20cm。亲鳅放养前,事先排干池水,铲除淤泥,每亩用生石灰溶化后全池泼洒,经过7~10天,待药性全部消失以后经过滤注入新水备用。

2.亲鳅选购。亲鳅宜在成鳅养殖池塘中挑选,为避免近亲繁殖可异地选择雌、雄亲鳅。要求体型端正、体色正常、体质健壮、活力强、黏液较多,健康无伤、性腺成熟。规格为雌鳅体长18cm以上,体重为40~100g,雄鳅体长12cm以上,体重为20~50g,雌雄比例为3~5∶1。雌雄鉴别:雌鳅体形近圆筒形的纺锤状,个体较雄鳅肥大,胸鳍较短,前端椭圆形,鳍条平展在同一平面上。雄鳅体形近圆锥形的纺锤状,个体较雌鳅瘦小,胸鳍较大,前端尖形并向上翅,第2根和第3根鳍条比后面的鳍条长。亲鳅运输用活水车装运,水箱加清洁河水1/2,冲纯氧。

3.亲鳅放养。亲鳅运达后连同运输水箱中的水放入水泥培养池中,逐步加池水进行缓温处理,待亲鳅完全适应后,用复合碘制剂或3%~5%的食盐水浸浴10分钟,半天后分雌雄移入培育土池,放养密度为每亩5000尾左右。

4.培育管理。亲鳅放养后2天即可投喂浮性全价配合饲料,定期用EM菌、多维、免疫多糖等拌料。培育初期和后期饲料蛋白质含量为38%~40%,中期蛋白质含量转换为35%。根据天气情况,投饵量控制在半小时内吃完,每天投喂4次。培育池每周换水1次,换水量占全池1/4。每天巡塘3次,注意池水的水色变化和泥鳅活动情况,每10天使用底改1次,水体消毒1次。采用“遮阳网”、“插彩旗”、驱鸟器等方法防鸟。做好培育过程的详细记录。

二、人工催产与鳅苗孵化

1.待产亲鳅的挑选暂养。雌鳅肉眼观察腹部膨大、柔软而饱满,并呈略带透亮的粉红色或黄色;生殖孔开放并微红,表示成熟度好、怀卵量大;抽样解剖雌鳅检查,如果卵呈米黄色半透明,并有黏着力的即可用于人工催产。雄鳅肉眼观察腹部扁平,不膨大,轻挤压有乳白色精液从生殖孔流出,入水能散开;显微镜检查精子活泼表明成熟度好。挑选的亲鳅除去污泥脏物,称重、分雌雄分别放置在水泥池的网箱中,微流水,保持水质清新,溶氧充足。

2.催产剂的配制与注射。采用鲑鱼释放激素类似物(S-GnRH-A)与马来酸地欧酮(DOM)合剂,按亲鳅体重计算药物用量,每千克雌鳅使用10mgDOM+10μgSGnRH-A,雄鳅剂量减半。同一批催产的雌雄亲鳅分别称重后,计算出各种催产药物的总量,加入格林氏液或医用生理盐水,溶解后用1mL的注射器抽取进行注射,每尾雌鳅注射0.2mL,雄鳅0.1mL。为控制针的深度,在针头外套上胶管,使针头仅露出0.2~0.3cm的长度,防止进针过深,刺伤内脏。催产人员佩戴棉质防滑手套,防止泥鳅扭动,影响注射效果。注射部位为背部肌肉和胸鳍基部,选用4号针头,与鱼体呈45°角插入。雌雄亲鳅按4∶1的比例进行注射。

3.人工授精。注射过催产剂的雌雄亲鳅放置在保持流水的催产池的网箱中,专人值班观察。水温20℃时15~20小时,水温21~23℃时13小时,水温25℃时11小时亲鱼开始发情。当临近上述时间时,更要经常检查亲鳅活动情况,如发现有雌、雄鳅在水面追逐激烈,鳃张合频繁,呼吸急促时,说明发情高潮来临。轻压雌鱼腹部,若有黄色卵子流出且卵粒分散,说明授精时机已到,应迅速进行授精。操作方法:3人为一个操作组合,一人将成熟雌鳅用毛巾或纱布裹住,露出腹部,以右手拇指由前向后轻压,将一批雌鳅成熟卵挤入瓷盆中。另一人用20mL注射用针筒吸取精液浇在卵子上。第三人一手持住瓷盆轻轻摇晃,另一手用鹅毛轻轻搅拌,使精液充分接触卵子。数秒钟后加入少量清水,激活精子并使卵子充分受精。

4.人工孵化。河水在蓄水池中通过自然沉淀,用20g/m3漂白粉杀菌消毒,曝气48小时后抽入另一蓄水池,经200目以上的过滤网多次过滤后作为孵化用水。孵化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3m×4m长方形孵化池,水深0.5m,采用曝气平网孵化方式,放卵密度为25万~33万粒/m2。第二种是直经2.8m左右的圆形孵化环道,水深1m,采用黄泥水或滑石粉脱黏孵化方式,放卵密度为30万粒/m2。孵化管理:一是保证水中溶解氧满足受精卵的需求;二是保持孵化水温为最适的25~28℃;三是调节孵化环道的水流;四是经常洗刷滤网,清除污物。

三、大规格鳅种的人工培育

1.培育池条件与准备。鳅种培育池以土池为宜,单池面积2~5亩,池深1.5m,东西走向。池壁用窗纱网贴面。池底由进水口一端向出水口一端设有1%左右的比降,便于通过出水口能将池水全部排出。要求紧靠水源,水量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鳅池的堤埂四周用密网围拦,并高出地面30cm,防止泥鳅钻洞和下雨水位上升时逃逸。使用前排干池水,铲除淤泥,用生石灰消毒,然后每亩施入发酵后猪粪250~500kg作为基肥,或施市售的“肥水膏”等肥水产品,按说明书使用,7~8天轮虫达到高峰时即可放苗。

2.鳅苗放养。选择晴天上午8~10时或下午3时,避开正午阳光直射时放苗。如有风,要在池子的上风口投苗。肉眼观察鳅苗要求体色鲜嫩,体表清洁无污物,体色明亮,略带微黄色或稍红,体形匀称,肥满、大小一致,游动活泼有精神。值得注意是鳅苗要“饱食”下塘,当孵化出苗后第三天开始投喂煮熟的蛋黄,每10万尾1个蛋黄,每天2次,投喂1小时吃完换水,连喂3天,待鱼体由黑变成淡黄色时即可下池。放养密度。每亩80万~120万尾。

3.泥鳅夏花培育。鳅苗下池的20天内,每天泼洒豆浆3次,按鳅苗20万尾计算:1kg黄豆兑14kg水磨成豆浆,用纱布过滤后泼洒。第1~7天每天泼洒1kg黄豆磨成的浆,第8~14天每天泼洒1.5kg黄豆磨成的浆,第15~20天每天泼洒2kg黄豆磨成的浆。泼洒方法是上午和下午先塘边后满塘,中午只沿塘边泼浆。鳅苗入池后3~5天必须适当追肥,一般每隔1天追肥1次,肥料以有机肥与无机肥搭配使用。20天投喂泥鳅专用粉状配合饲料(初期用1号料,中后期用2号料)。投喂量占苗总体重3%~5%,每天上、下午、傍晚各投喂1次,并根据天气、水温、水质、摄食和生长发育情况适当增减。必须注意的是不能投喂太饱,以免影响肠呼吸功能,极易造成鳅苗大量死亡。

4.鱼种培育。经过1个月培育,鳅苗长成体长3cm左右的夏花鱼种,形态虽已与成鳅相仿,但各种生理功能尚未完全成熟,如果进行长途运输或进行成鳅养殖,成活率得不到保证,且培育池中密度过高,个体差异悬殊比较大。此时可进行筛选分塘饲养,培育成体长6cm以上的大规格鳅种。管理措施:①搭建饵料台。每100m2培育池搭建一个饵料台,用钢筋焊接或PVC管做成,长宽各80cm,缝上60目网布。②夏花放养。同一池塘要求规格一致,放养密度为每亩30万~40万尾,同时少量搭配规格为10cm的鲢鱼种。③饵料投喂。坚持“定点,定时,定质,定量”的四定原则。投喂蛋白质含量为33%专用泥鳅配合饲料,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3%~4%,④日常管理。每天巡塘3次,观察泥鳅摄食、活动及水质变化情况。⑤清除敌害。泥鳅大规格鱼种培育时期天敌很多,尤其是蜻蜓幼虫,有条件的可在水面搭网,既可阻隔蜻蜓在水面产卵,又起到遮阳降温的作用。⑥疾病防控。如发现泥鳅苗离群独游,体色转黑,在池边缓缓游动,则说明有可能发病,须及时检查,在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下诊治。

猜你喜欢
催产雌雄泥鳅
太行鸡雌雄鉴别智能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泥鳅笼
天然沙棘林改造雌雄株配比嫁接调控技术
双针刺疗法联合米索前列醇在118例孕足月产妇催产中的应用及对产妇宫颈成熟的影响
中国主要养殖经济鱼类人工催产药物使用进展
捉泥鳅
按摩乳头能催产吗
捉泥鳅
鱼类催产激素对齐口裂腹鱼繁殖的影响
雌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