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亩废沟塘变身 “聚宝盆”

2018-01-17 21:41张金花
渔业致富指南 2018年12期
关键词:聚宝盆黑鱼茭白

姜 斌 张金花

5月22上午,江苏省启东市合作镇达育村村北一片占地33亩的茭白园里,71岁的养鳖能手陈立昌指着周围茭白青青、水面清爽的连片沟塘,豪迈介绍他的生态养鳖经:“池塘种茭白,水中养甲鱼,还有鱼虾和黄鳝,原本一片废沟塘,现今一只‘聚宝盆’!”

1998年春天,当时尚在国有启东盐场上班的陈立昌,看到老家附近有一大片低洼地旱季水泡地、雨季一汪水,近乎荒废的同时,还因水面环境“一团糟”而成村里干部的“烫手山芋”,老陈可惜之余,决心开发这片荒废水面。就此,他先利用5亩池塘搞起了扣蟹人工繁育,后又瞄准野生甲鱼日渐稀少市场空缺,毅然将蟹塘改造成生态鳖池。

过了3年,历经漫长的等待,陈立昌放养的五六百只野生生态鳖终于长成每只0.6~0.75kg的商品鳖。欣喜之余,他突发奇想,这一大片水面,仅用于纯粹生态养鳖,既显浪费,又难以实现水体的洁净。老陈于是尝试种植莲藕,后来则改种经济效益更为可观的茭白,还真行,甲鱼有了茭白作掩护遮阳光、免惊扰、添成色、丰饵料,少病害,无形中提高了产量,还有效实现了水体的生态净化,保证了甲鱼的养殖质量,特别欣喜的是,老陈从南通引种的这一茭白品种,可比本地茭白早上市半个月,每亩茭白年产出900kg左右,增收达四五千元呢。就在这样的摸索过程中,陈立昌的鳖塘面积10年间,不断地从5亩增加到8亩、10亩、20亩,直至“吃”下四周总计33亩低洼农田与水塘。

除了茭白与甲鱼立体养殖,是否还有更大的增收潜力?这些年里,老陈试验在水塘放养适量的龙虾、黑鱼、黄鳝和鲫鱼,这般立体综合养殖模式很快又显现更为惊喜的生态养殖效应:茭白根叶招引和孳生天然虫类和微生物,水中龙虾以茭白根叶作食物,幼小龙虾和小杂鱼成为了甲鱼的最好食料,这黑鱼、鲫鱼及其它杂鱼则为净化水体立下大功,这般生态立体的养殖模式,有效实现了商品甲鱼仿野生甲鱼的生态品质保证。除此之外,每亩水面每年产出三四十公斤的龙虾、二三十公斤的鲫鱼和一二十公斤的黑鱼和黄鳝,无形中又增加了至少2000元的净收入。

陈立昌开展以养鳖为主体的生态综合养殖,当然离不开他10多年探索的一整套管理模式和技术。为防盗,他在池塘四周安装了10个监控,鳖塘由此多年少人“光顾”;为防止茭白“雄化”,他每年春天要“匀”掉八成左右的茭白幼苗;为让甲鱼保持生态品质,他在坚持“3年一个养殖周期”的同时,从不喂食高蛋白的人工饵料;为防范鳖、鱼、虾发生病害,他掌握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预防技术;为保持池塘水体清洁和水质安全,他从不施用化肥农药,坚持常态化水体更新,更做到天天打捞水面垃圾杂物……这样一来,他养殖的生态甲鱼以及收获的茭白及其它鱼虾,皆因品质优异而年年俏销四方,甚至吸引来一拨又一拨上海食客。

老陈如此经营水塘,一方水面由此水清鳖壮茭白绿,废沟塘里“淌”金银。且看陈立昌扳着指头说出的令人怦然心动的可喜产出:去除年亩均产出100只以上商品鳖、单价180元、净收入10000元外,每亩鳖塘里种(养)的茭白、黑鱼、黄鳝、龙虾、鲫鱼,每亩至少还能有多达六七千元的额外收成。难怪老陈和老伴守着他的这片33亩养鳖池塘,一呆就已第21个年头。

猜你喜欢
聚宝盆黑鱼茭白
太湖茭白
难以忘怀的江南味
“黑心”茭白
长了黑点的茭白就不能食用?
聚宝盆(下)
聚宝盆(下)
聚宝盆(上)
多看一眼都不行
多看一眼都不行
多看一眼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