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苏北地区部分河蟹养殖户亏损原因及对策

2018-01-17 21:16李忠伟孙修云王守军宫子慧
渔业致富指南 2018年22期
关键词:伊乐藻蟹苗放养密度

李忠伟 孙修云 王守军 宫子慧 王 燕

近年来,在发达地区带动下,加上河蟹行情的利好,苏北河蟹养殖技术取得了较快的进步,大部分养殖户保持着较高的生产积极性,河蟹养殖面积也呈现出稳中有升的态势。但近两年受异常气候和洪涝灾害影响,成蟹产量下降明显,苏北地区部分养殖户由于观念陈旧、养殖技术落后等原因,导致保本甚至亏损的比例进一步增加。

一、亏损原因分析

1.生产要素采购重价轻质

出于节省养殖成本的目的,存在部分养殖户在蟹苗、饲料等养殖要素采购环节只认便宜不看质量的情况,养殖生产进入恶性循环,最终导致病害频发,养殖效益低下的结果。

(1)苏北地区蟹苗价格一直比苏南低很多,所以养殖户抱着多投放弥补死亡,好坏蟹苗都能放的想法,导致部分蟹苗质量存在问题,影响成活率。

(2)投喂自制或低档饲料,河蟹摄食率低,体质差,残饵多,污染水质,所产河蟹缺乏鲜味,口感较差。

(3)使用便宜劣质渔药,经常达不到用药目的,导致化学药剂投入过量,错过最佳用药时机。

2.生态养殖理念淡薄

(1)大部分养殖户对池塘生态环境的营造和修复,缺乏系统认识,往往只顾投入不考虑环境承载力。

(2)河蟹放养密度过高,管理落后,导致水环境恶化,河蟹规格偏小,质量差。

(3)早春滥杀青苔、高温滥杀蓝藻的现象较为普遍,引发池塘环境恶化,致使河蟹发生伤亡,甚至泛塘。

3.养殖技术落后

大多数养殖户对于种植混合型水草、使用微孔增氧等先进技术缺乏了解,不敢尝试,导致新模式、新技术无法及时推广。

(1)水草品种单一、管理不善,导致高温时期水草腐败,水体缺氧。

(2)水质管理不科学,有毒有害物质含量高,河蟹应激反应严重。

(3)微孔增氧普及率较低,部分养殖户对增氧优点认知不足,使用方法运用不到位,导致使用效果较差。

二、解决对策

1.更新养殖观念,学习先进技术

(1)重视良种优势,选择生产性能明显优于普通蟹种的长江系河蟹新品种,从源头杜绝带病蟹苗,为养殖生产打牢基础。

(2)饲料、渔药等养殖投入品选择值得信赖的正规厂家产品,增加识别度,杜绝以次充好。

(3)做好池塘生态环境的营造和修复,做到“以底养水、以水养草、以草净水”。

(4)对混合型水草、微孔增氧等新技术大胆尝试,合理使用,可有效降低养殖风险,减少病害的发生。

2.优化养殖技术,加强生产管理

(1)苗种挑选

挑选附肢健全、活力强,杜绝黑鳃、有纤毛虫等质量不好的苗种。蟹苗需精准打样,规格一致,120~160只/kg最好,放苗时间较早规格可在200~240只/kg。苗种投放前,可用蛭弧菌和维生素C浸泡3~5分钟,增强蟹苗体质,减少伤亡。

(2)合理放养密度

养殖户可根据塘口条件和管理能力确定放养密度。一般情况下,养殖大规格河蟹放养密度控制在800~1000只/亩,追求产量的密度控制在1500~1800只/亩。

(3)水草管理

复合型水草:轮叶黑藻、伊乐藻、苦草、黄丝草等,水草覆盖率60%左右,超过80%会因为生物耗氧量大导致池塘低氧水。种植轮叶黑藻需前期用网片设置环境营造区,其面积占总面积的60%,待水草覆盖率达60%以上时拆除分隔网片。

伊乐藻为主:水草覆盖率为40%~50%,4月底5月初刈割至5月中旬,高温时期根系萎缩,叶冠浮力大,易导致漂草。一般保持35cm的高度在水中,若叶面脏,草茎无活力,发软,伊乐藻会发生败草,且速度较快。伊乐藻控草要点:控水位、割草头、拉草沟、勤打理。

(4)饵料投喂

坚持肥水后少投喂,宁少勿多的原则。采用饲料投喂和冰鲜鱼投喂相结合的方式,既可以缩减成本,又可以满足河蟹营养需求。尤其在养殖后期,投喂鲜鱼等动物性饵料,可增加河蟹鲜味,提升品质。

投喂冰鲜鱼,需要将冰鱼尽量切碎,否则河蟹将其拖入水草中腐败耗氧,产生有毒物质。投喂前,使用EM原露、乳酸菌等生物制剂拌鱼投喂,既可以减缓鲜鱼腐败速度,又可以调节河蟹肠道。

(5)水质管理

水体具有一定肥度,溶氧高,具有丰富的藻相,是养殖好的开端,所以前期肥水很重要。

肥水工作不宜过早,一般在3月中旬,水温达到15℃以上,施肥后3~5天水色变深,后期根据水质肥瘦进行2~3次追肥。

整个养殖过程以加水为主,换水为辅,高温季节,控制水位在1.2~1.5m,每隔3天,选择凌晨加注一次新水5~7cm,以补充消耗。高温时期,每隔7~10天交替使用生物制剂和有机酸,可分解残饵、粪便等有机污染物,还能起到防控蓝藻,解毒调水的作用。

(6)合理使用微孔增氧机

微孔增氧安装功率为0.2~0.3kW/亩,正常晚上12点开动到第二天早晨9点,天气闷热提前到晚上9点开动,阴雨天气全天24小时启动增氧设施。

综上所述,养殖户应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河蟹养殖的各种问题,从更新养殖观念、转变放养模式、优化养殖技术、加强池塘管理等方面着手,做好知识学习,调整养殖方法,做到精细化管理,为河蟹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实现增产增效。水产技术推广部门应因地制宜做好“三新技术”示范推广工作,积极引导养殖户调整养殖模式,更新养殖技术,降低养殖风险,保持苏北河蟹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伊乐藻蟹苗放养密度
一年只产2万斤白仔,渔美康“杂优一号”蟹苗唯“质”是图
“小精高”模式下不同水草搭配种植模式对河蟹营养品质的影响
蟹池中的伊乐藻如何养护
不同种植方式下伊乐藻生长对沉积物磷的影响*
放养密度对泥鳅育苗效果的影响
急! 成蟹没销路,蟹苗运输困难,蟹农在线求救
蟹苗报价开始啦!年底苗价基本平稳,市场竞争愈发激烈,提升品质是关键
蟹塘伊乐藻高效生态管护技术
放养小龙虾虾苗注意事项
不同放养密度对有机稻株型塑造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