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祖稳 李远桂
稻虾共养不仅基础设施简单,而且操作简单,产量高,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大幅提高增加,深得农户欢迎。稻虾轮作循环利用了土地、稻田中的饵料肥料,水稻病虫害少发,农药量下降,产品质量提升,生态效益显著,稻虾轮作模式在全市得到迅速推广应用,。近年来,随着城乡一体化、工业区建设的推进,宜城市农田面积逐年被减少,政府提出了更加严格的种粮保护政策,然而单一种粮效益比较低,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希望调整农业结构发展渔业生产,目前宜城市还没有大规模的实行稻虾共养模式,还没有超过5000亩以上的专业性稻虾养殖场,因此探索“政府要粮、农民要钱、和一地双收”的农作模式十分有必要,发展生产的任务非常艰巨。
各级政府应引导农民提高对稻虾轮作的认识,要让百姓转变思想,提高认识,紧紧围绕完善技术、改善品质、增加供给,提升效益的目标,依托资源优势、区域优势和多样的消费市场、采取引导、政策扶持、带头示范、技术帮助、市场驱动、龙头培育等措施,早日发展稻虾轮作生产,提升农业综合效益。
市、乡镇财政每年都要拨出专项资金,用于稻虾轮作规模基地的建设,尤其是对基地节水灌溉、渠道、水质调控、保护性耕作设施的新建改造和渔业器械、生产设备的购置使用,应给予尽可能多的政策扶持资金,帮助各基地不断完善设施建设,改进生产条件,提高生产能力、提升生产效益,达到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化的目的。
一是扶持新品种的引进、推广。近两年来,改善了品种结构,提高了产品品质、成效显著。今后,对农渔合作社、种养殖大户、普通农户引进、培育、种养殖生态优势强,市场销路宽,延伸领域广、关联程度高的早稻和青虾、小龙虾新品种,政府应继续给予补偿、奖励。同时,积极鼓励各乡镇水利服务中心的业务部门,发挥其指导作用,各单位加强对农水产品市场需求动态和消费总量的调查研究,在水产职能部门的帮助指导下,对开发附加值高的特色产品,加以重点发展、重点扶持、优化品种结构。达到引进一批、成功一批、推广一批、成功一批的目的。
二是扶持生产基地扩大规模。宜城市先后培育了宜城大虾基地、郭忠成的稻田养殖甲鱼基地、鑫亿田小龙虾繁育基地等3个渔业基地。在各级政府的积极扶持下,宜城市稻虾轮作基地从小面积到大面积,从规模发展上升到档次发展,相关部门要坚持以基地规模支撑稻虾轮作产业的发展思路,将稻虾轮作基地建设规划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推动稻虾轮作规模化生产格局的形成,市级、乡镇政府应继续出台奖励政策,激励农渔合作社、种养大户结合区位优势,拓展稻虾轮作基地,努力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农渔合作社、种养殖大户要以优势资源为依托,综合考虑产业基础、资源条件和市场动态等因素,科学选址,新建成基地,不断扩大生产规模,以规模化生产实现效益的提升,达到扩大规模见成效的目的。
三是引进新技术,实施科技兴渔促进可持续发展。首先继续开展科技进村入户活动。按照制定的小龙虾、团头鲂、黄颡鱼、黄鳝、中华鳖、草鱼等6大主导养殖品种和小龙虾健康养殖、80∶20池塘标准化养殖、网箱养鳝、种青养鱼、黄颡鱼健康养殖、稻田养甲鱼等6大实用技术,组织水产技术人员深入到生产一线,将科学技术送到渔民池边塘头。组织技术指导员50名,常年进行培育,培育示范户160户,示范面积近一万亩,辐射带动渔民5000户,辐射带动面积近五万亩。其次加强技术培训。按照《全省冬春渔业科技大培训行动实施方案》要求,在全市组织开展科技培训活动,2013年完成5700人技术培训服务、2014年完成6000人的技术培训任务、2015年完成6500人的技术培训任务。再次争取阳光培训项目。继续向农业部、省局及我市农业部门争取农民知识更新培训项目50个、阳光工程水产培训25个、特种水产品培训15个等项目,一方面提高科技人员专业技术和科学素质,另一方面让更多培训教学惠及渔民,提高渔民科学技术水平。自我市成为全省水产科技示范市以来,积极组织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和镇办水产技术人员轮流参加省里组织的水产培训达到500人次,做到了持证上岗。2014年、2015年11月组织166名技术人员参加了在长江大学举办的水产养殖普通班。12月指派水产局产业科长和水产技术推广站站长10人参加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举办的水产养殖特色班培训。2010-2015年累计完成阳光工程水产养殖培训任务5000人、开设培训班50次,培训渔民400人。2014年还承担了阳光工程水产专项技术培训任务,分别在南营办事处金山村、市郭家台甲鱼合作社、流水镇双山村、高楼村举办培训15次,培训渔民500人。5年来共发放书籍5000册,技术资料2万份。
水产品的竞争、农业的竞争,核心是农业科技的竞争,应坚持科技先导、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发展战略,不断推广优新技术,用高新技术改进生产环节,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竞争力,最终实现生产水平的提升。
一是在今后一段时间,技术部门应以提高生产水平为目标,以良种选育、高效节水养殖、病虫害无害化防治等技术为主攻方向,跟踪外省成功养殖经验,养鱼稳粮新动向,全力引进、研发种稻养虾综合技术,多方引进早稻高产栽培技术、绿色防控病虫害草害技术、青虾泥鳅合理配养技术、纤毛虫病害无害化防治技术、科学投饵技术,水体富营养化调控技术等先进适用技术,全力研发、试验早稻机插机收技术、微生物制剂洁水技术、种植空心菜洁水增产技术、青虾病害蜕皮障碍症生态防治技术等适用技术,将先进、适用技术贯串稻虾轮作生产技术全过程,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竞争力。
二是开展科普教育培训。以基层渔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为载体,实施粮农渔农培训工作、绿色证书培训工程、科技提升示范行动和“联农户联基地、增效益增感情”活动,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开展农业知识培训和早稻、青虾种养技能、小龙虾技术培训。要组织技术人员定期、不定期下乡指导、编播电视辅导片、印发技术资料、编发技术短信、在报纸与网络登载技术文章、开展鱼病门诊、组织渔民考察学习、深入开展为农、为渔民服务,加快稻虾轮作生产先进适用新技术的集成、组装、配套、推广应用转化,充分发挥科技在稻虾轮作产业第一生产力的作用。
一是大力加强生产适合市场需求的稻米、青虾和小龙虾以及其它水产品。依托市场多样化、优质化的消费需求,努力生产吻合市场需求的稻米、青虾和其它水产品,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均衡上市”的原则,精心提高产品的质量,确保产品比同一时期上市的外地产品具备更优的商品性、更高的质量和更强的竞争力,要稳步、有序扩大生产规模,确保生产的长期性和规模的稳定性。
二是大力加强扩大产品销售量。要引导农渔民合作社、种养殖大户立足本地市场、紧盯县外市场,努力拓展产品销售量。种养大户、农渔民合作社要主动寻求与县外农渔民、水产品加工企业、农业合作组织建立产销直挂的合作关系,到县外、省外兴建稻虾轮作直销点、连锁店。要充分利用宜城市城区与207国道、荆襄高速、汉江等水域比邻的交通优势,以稻虾轮作产品进入湖北省内各大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为切入点,不断提高产品品质,积极开拓以襄阳市为中心的汉江区域销售市场,确保销售量和品质。
三是大力加强流通领域质量监管。在强化产地质量监测的基础上,农业、市场管理、质监、公安、城管等部门要各司其责,尽职尽力,加强水产品流通领域的质量监管。稳步推进市场安全准入制,对农水产品实行以农药、渔药残留检测为主要内容的强制性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交易。对有毒有害物质残留超标的农水产品,工商部门依法进行处理,确保市民消费安全。农贸市场要将农水产品质量安全列入与经营业主的租赁承包协议中,对不服从市场管理、违反规定经营的业主要依法处理,确保监管部门依法管理流通领域。
四是大力加强培育稻虾轮作产业化发展龙头。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渔民合作社是带动稻虾轮作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在稻虾轮作生产过程中应十分注重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宜城市鑫亿田水产有限公司、农渔民合作社的“龙头”带动作用,倾力培植技术水平高、与农户联系紧密的加工企业和农渔合作社,建立加工、销售与种养联接机制 ,联接千家万户实施稻虾轮作产业化经营,把产业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确保产业化企业和公司的合法生产,生产秩序不受到干扰。
一是大力培植水产品加工企业。今后一段时间,职能部门应借鉴工业系统培育大企业、大集团的做法,鼓励创办各种类型的水产品加工企业;要扶持、引导加工企业创建稻虾轮作基地优质水产品牌,将稻鱼共生、优质生态、无农残留等理念融合到品牌设计中;要帮助企业开发新产品、创立品牌、构建加工体系,增加加工量,保障加工企业受法律保护。
二是大力培植渔业合作社。近年来,宜城市倾力培植技术水平高、与农户联系紧密的新型农渔合作社,先后培植青虾、小龙虾专业合作组织等3家合作社。合作社以示范基地为依托,以经济利益为纽带,加强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带领广大农户种养新产品,创立品牌,开展产业化生产,提高了稻米、青虾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附加值,为今后品牌化动作夯实了基础。按照“遵循原则、规范管理,围绕产业布局,以种养殖大户联合普通农户”的形式,倾力组建新型农渔合作社。水产部门要以提高“竞争力、带动力、凝聚力”为目标,开展政策引导、内部管理、技术服务等工作,推进合作社的规范化建设,农渔合作社要制定基本政策指南、建社程序指南、内部操作指南、财务管理指南,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做到合作社建设按政策、不偏轨、不走样,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提升稻虾轮作生产组织化程度,最终实现稻虾的有序种养殖和一体化经营,提升经济效益。保障农渔合作社的持续性生产、合法化生产。
(一)实施“谁改造、谁受益”原则,大力对老化鱼池、农村荒置水面滩涂、冷浸低洼等低产稻田进行开发改造升级。结合“挖万塘”活动,在确保农业灌溉用水的前提下,兼顾发展渔业生产,发挥堰塘综合效益。发挥鱼塘改造项目资金作用,五年以来共争取的鱼池改造项目资金60万元全部对鱼池改造给予补贴。我们按照“高标准、老改新、连片开发”的原则,通过项目资金刺激、资源流转、专业合作组织带动、社会资金参与等多元化办法,鱼池改造涌现出多个亮点特色。市裕达农牧有限公司自筹100万元,在刘猴镇改造鱼池300亩,完成道路院墙、进排水沟渠的高标准建设。此外还进行了绿化,改造区内绿树成荫,环境清幽,不仅建设了一道靓丽的水产园区景观,也为我市高标准鱼池改造树立了标杆。市水产技术推广站鱼池大都为建站初期建设,年久失修已不能进行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推广。该站多方筹措资金,对园内鱼池和院外九军碑基地鱼池进行了老池改新工作。共改造鱼池100亩,硬化道路3千米,为了更好履行职能打下坚实基础。市郭家台生态甲鱼专业合作社、市发农养鱼合作社、市裕达农牧有限公司等单位成为我市主力军,不仅扩大了养殖规模,也为周边养殖户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两年来全市完成改造升级面积10200亩,改造沟渠150千米,新增水产品1500吨,新增效益近千万元。
(二)实施渔业结构优化。一是加大优质鱼放养比例,提高池塘养殖单产和综合效益,目前优质鱼放养比例达到总养殖水面的90%。二是推广高效优质养殖模式,大力推广稻田生态甲鱼和小龙虾标准化养殖。仅南营南洲村稻田养殖甲鱼的1000亩远远不够,亩平纯收入10000元远远不够,该村成为襄阳地区甲鱼第一村,要以此为标杆带动全市各地生态甲鱼快速发展状大,让最大的亮点继续更亮,再建成多个鑫亿田小龙虾繁育基地,年产能力1亿尾,全市现有小龙虾野生寄养面积5000亩。此外我市出现的以泥鳅、水蚯蚓为主的新养殖模式再次将规模扩大。三是加强板块优质建设。按照“鱼池标准化、道路网络化、排灌机电化、养殖高效化”的要求,抓好鱼池片区的连接和提档升级,努力打造成标准化、规模化的板块基地。已建成莺河水系无公害水产板块、长渠水系优质鱼板块二大板块。四是再次提档升级发展水库生态渔业。鼓励水库“人放天养”、减少外源性投入,着力提高水库水产品品质,努力实现水库渔业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
(三)实施虾类质量安全监管,保证水产品安全供给。一是健康养殖和无公害生产,提高水产品健康养殖质量和无公害生产质量。目前市莺河一库、二库、市国营渔场和市郭家台甲鱼专业合作社,共四家单位为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市黄冲水库获得省级健康养殖示范场,通过无公害产品产地双认证,认真做好水产养殖投入品、苗种生产、成鱼养殖等各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管记录,全市的健康养殖和无公害生产面积达到2万亩。二是强化质量安全监管,保障水产品健康养殖品质。每年初,必须召开各镇、办水利服务中心、各健康养殖示范场、各国有水库负责人参加的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专题会,要求按照相关制度积极宣传,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2012年襄阳市每个季度对我市随机进行水产品质量安全抽检,鳙、鲤鱼等我地主要消费品种,抽检合格率都达到100%。三是必须开展以水产苗种生产环节和以鱼药、饲料、渔肥等水产投入品为重点的两项活动大检查,在苗种生产期间,对雷河七里苗种场进行了抽查,没有发现有违规现象。四是争取积极主动向政府汇报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每年划拨10万元资金作为专项经费。
(四)实施专业合作基地建设推动产业化经营,一是大力发展渔民专业合作组织,按照渔民自愿、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争创全省20强渔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再组建15家渔业合作社,鼓励发展渔民专业合作组织,网络养殖户500家,给予每家5000元的资金扶持,二是鼓励水面资源向养殖大户转换,积极让职工入股分红等形式将水面集中形成规模,促使水面尽快集中经营、集中参与、集中管理,努力提高渔业产业生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