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海洋与渔业》记者 李易珊
作为“产学研”的重要一环,他们需要承担更多的工作,背负更多的社会责任,他们既搞养殖也做科研,既要学习知识也要传播技术,他们的名字叫做科研工作者。一个实验结果的背后需要无数数据支撑,需要无数理论验证,需要科研工作者无数个日与夜的付出。
3月5日,《海洋与渔业》记者走进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以下简称“珠江所”),听听龚望宝博士从业路上的一些故事。作为一名女性,她身兼多职,坚守在“寂寞”的工作台上,一转眼快10年了。“科研工作者”的身份让龚望宝赢得尊重和认可,她对科研工作也乐在其中,保有一份忠诚和坚持, “工资高低并不是我看重的,一纸论文却可流芳百世,惠及后人,这是科研工作者的责任。”
曾经,网络上一句流行语“生活不易,且及时行乐”受到了网友的热捧。为了“行乐”,人们刻意形成一些固定的生活习惯,诸如“我每天不喝上一口茶我就睡不着”“又到刷微博的时间了”……而对于龚望宝而言,她的“行乐”就是查阅文献,每天打开电脑的第一件事就是登陆E图书馆,进入各大中外文数据库。
查阅文献,看似简单,却蕴含极大的工作量。文献既是已有事实的记载,又是未知事物的推测依据,贯穿整个科研工作的始终。一般的实验过程主要包括:提出设想、设计实验、开展实验、分析结果和得出结论,每一个步骤都需要大量文献的支撑,并不能一蹴而就。“这其实是个重要的学习过程,我不会觉得累。”龚望宝轻松地对记者说。
科研工作者的论文注重“精”,针对某一个关键点展开深入、透彻的研究,对结果分析也追求“细”,这就要求龚望宝不仅熟读本专业的所有知识,更要同时学习与之相关的其他学科,形成多维的知识网络,文献库平台正是她的不二之选。久而久之,这种习惯变成了乐趣,龚望宝每天都会预留三分之一的时间用于文献资料学习。
“身穿白大褂,眼看显微镜,每天从容地走在实验室里……”这是印象中的科研者形象。然而,龚望宝告诉记者,这不是一个场景而是漫长的过程。“实验是不间断的,一旦开始了,就意味着所有时间被‘瓜分’。”她解释道。
2009年,刚刚进入珠江所工作的龚望宝就接到科研任务,一项关于深水池塘溶氧规律的研究。当时,龚望宝带着两名学生来到了佛山南海一个比较偏僻的养殖场,随即开展池塘上、中、下层水的 24小时溶氧监测,按照实验要求,一天24个小时,每3小时就要测一次,不分黑夜白天要测 8次。她的休息时间被迫变得破碎,尤其在晚上,偏僻的养殖场外一片漆黑,她带着学生打着手电筒,划着船在池塘中央监测数据,到了凌晨就在岸上的养殖操作间里的椅子上合一下眼皮。同样的操作步骤,每隔三小时就重复一次,而且必须保证操作过程一丝不苟。面对这样的工作环境和条件,龚望宝没有退缩,“可能是因为年轻,当时的我激情澎湃,加上我刚毕业进入新单位工作,想尽快转变角色,走上自己的科研道路。”第一项工作很顺利地完成了,但这只是个开始。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龚望宝开始自主承担起多项实验。要知道,一项完整科研实验耗时很长,一旦开始就不会中断,“一个灭菌操作,一次就是 3个小时,这是很常见的事情。”这般“枯燥”的经历,记者听到都有些窒息。用龚望宝的话说是,“我对着仪器和试剂的时间比见到家人的时间要多得多。”
科研是个“挑人”的岗位,唯有耐得住寂寞,保持一颗持之以恒的心,方可稳住脚步。龚望宝告诉记者,因为工作的特殊性,2015年之前她从来没在凌晨 12点前入睡。如何调整心态,面对科研结果,成了科研人的必修课。龚望宝说,科研是一条漫长的路,是一个证实猜想的过程,正因如此,科研人的字典里没有立竿见影,他们无法预知谁会出现在下一个路口,实验的成功与失败永远都是“压轴登场”。
参加工作以来,她先后主持和参加 20余项国家级、省部级和市级等项目,发表核心论文 70多篇,获得授权专利 10余项,各种科技成果奖励 8项。期间,为了拓宽视野和科研思路,龚望宝于 2014年赴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进修,展开为期一年的学习工作,而后回国继续她的科研之旅。
2013年,对龚望宝而言是一次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她成功申报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留学基金委出国留学项目和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项目。同时她还担任珠江所牵头承担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珠江流域高产精养池塘健康养殖技术集成与示范”的秘书,这是她第一次担任国家级大项目的秘书,充满挑战。根据项目精神,珠江所需要联合华中农业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广西大学、广东省中山食品水产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四家单位共同完成课题任务,龚望宝担任秘书一职,负责课题管理工作,她除了做好各单位的沟通交接工作,还要监督各单位的执行情况,完成课题的中期汇报和年终汇报总结材料。
龚望宝回忆道,“12月份是最忙的时候,每天都要加班加点写课题总结材料,我同时还承担了部分实验研究工作。”项目持续的时间长达五年,涉及的资金高达1000万,压力之大前所未有,对科研的执着让龚望宝更加坚定步伐。
家庭幸福,事业有成,是所有现代女性的目标和理想。对于如何平衡家庭和事业,龚望宝坦言,有愧于孩子。入职珠江所一年后,龚望宝迎来了人生的一大喜事——怀孕生孩子,但在休产假期间,她因精力有限,无奈暂停工作。为了尽快回归科研之路,在大孩子1岁 6个月的时候,龚望宝将其托付给亲人抚养,自己一人住到了单位的宿舍,每天加班加点地工作,失去了许多陪伴孩子的时间。
虽然有些遗憾,但龚望宝并不后悔,因为科研是她的理想,也是她所认同的社会责任。多年来的一线工作,龚望宝与基层养殖户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关系,佛山、中山、珠海和番禺等地都留下许多她的身影,养殖户的问题都第一时间反映到她的手机上。能力越大,责任越大,龚望宝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向养殖户传播正确的技术信息,帮助他们用最低的成本养出最健康的鱼,在生产者赚更多钱的同时保证水产品的质量安全。
“科研”的身份让龚望宝赢得尊重和认可,“工资高低并不是我看重的,一纸论文可流芳百世,惠及后人。”龚望宝乐在其中,在探索未知、追求真理的路上,保持着对科研的忠诚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