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讯(特约通讯员袁亚祥)近期,上海市4 000 hm2柑桔陆续成熟,新一年“甜蜜盛宴”就此开启。据报道,今年上海柑桔迎来丰收的“大年”,预计产量达13万t,较2017年增长20%左右。宫川、尾张两种温州蜜柑是最早成功在上海“落户”的柑桔之一,目前占上海柑桔年产量的九成以上。据测定,今年宫川、尾张等为主的柑桔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已稳定达到11%。上海市林业总站专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在地下水位较高的上海实属不易,11%相当于全国平均偏上的水平,上海周边省份种植的柑桔,一般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平均也就在12%~13%。崇明区柑桔每年都出口加拿大、东南亚等地,按进口国的要求,这些柑桔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必须不低于9%。
据悉,伴随当地昼夜温差进一步加大,将更有利于柑桔糖分积累。目前上海现有柑桔种植面积中,约66.67 hm2种植了红美人 (爱媛28号)、沃柑、春香、美国糖桔、不知火等中晚熟杂柑品种。其中,红美人是近年的“网红”柑桔,又被称为 “果冻橙”,目前市场售价普遍在40~60元/kg,相比宫川、尾张一般4~10元/kg的价格,要高出许多。红美人等中晚熟杂柑品种的不断壮大,还能延长上市期。专家表示,宫川、尾张等温州蜜柑10月底11月初上市,最多销售到12月中上旬,此时,中晚熟杂柑品种正好成熟,填补宫川、尾张的空缺,并持续售卖至明年1月甚至“春节”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