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乐县夏玉米单粒、宽窄行、种肥异位同播减量增效技术模式
南乐县土壤肥料工作站 王茂盛
夏玉米单粒、宽窄行、种肥异位同播减量增效技术模式,是在玉米播种时,提前设置好种肥同播机械的种与肥、种与种之间的间隔距离,一次性将纯度高、发芽率高的玉米种和缓控释肥料施入田间的一种技术模式,该模式适用于豫北夏玉米铁茬免耕直播区域。
单粒播种改变了农户传统播种方式,不易出现一穴双苗或多苗情况,减少了间苗、定苗劳动强度,确保了苗齐、苗匀、苗壮,达到了精量播种。
种肥异位同播实现了化肥深施。施用高效缓释肥可减少肥料的施用次数,降低肥料的施用量,提高化肥利用率,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减少施肥用工。
采取宽窄行种植模式,可增加玉米植株的边行优势,通风透光,提高玉米叶片的光合作用,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
小麦收获后,麦秆、麦糠直接覆盖还田,使土壤水、肥、气、热得以很好的协调,渗水能力增强,保墒性能增加,抗旱抗涝的能力都得到很大提高。
农作物秸秆是优质的农家肥原料,富含有机质、氮、磷、钾及多种微量元素,有利于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提升土壤肥力、增加作物产量。据大量试验、示范结果表明,每667 m2还田秸秆500 kg,可以减少约20%的磷肥和钾肥,作物产量提高5%~10%。
单粒、宽窄行、种肥异位同播技术对种子要求非常严格,要选用高产、稳产、耐密抗倒、适应机械化收获的品种,如郑单958、浚单20、伟科702等。要求种子要大小均匀一致,颗粒饱满,纯度≥96%,发芽率≥95%,净度≥99%,含水量≤13%。
使用经过精选、分级和包衣的种子,有条件的最好用5.4%吡·戊玉米种衣剂2次包衣,防治灰飞虱、蚜虫、粗缩病等病虫害。
选用稳定性长效缓控释肥料。控制肥料的缓慢释放,使肥料释放时间和玉米生长阶段养分的需求相一致,达到肥料释放与玉米吸收同步,确保用肥后前期不烧苗烧根,中期营养成分足,后期不脱肥。肥料配方选用三元高氮肥,每667 m2用量为40~50 kg。
选用能一次性完成开沟、施肥、播种、覆土、镇压等多道工序,单粒播种的玉米免耕施肥精量机械播种机。
播种时要求宽行80 cm,窄行40 cm,株距30~35 cm,种肥间隔5 cm以上,种子播种深度3~5 cm。
麦收后及时播种,对铁茬抢种的地块,播后1~3 d浇蒙头水,确保出苗水分需求。
根据玉米品种特性和肥力水平,一般单粒播种每667 m2用种量1.5~2.0 kg。紧凑中穗型玉米品种每667 m2种植密度4500~5000株,紧凑大穗型玉米品种每667 m2种植密度3500~4000株。
在玉米播后苗前,每667 m2用40%乙·秀水悬浮剂200~250 mL,或50%丁·阿合剂乳油300 mL,菊酯类农药200 mL,对水30 kg,于晴天上午10时前或下午4时后,均匀喷洒地表,进行土壤封闭处理,达到治虫除草的效果。
在玉米7~10叶期,使用丰抗乐、矮壮素等进行化控。把配好的药剂均匀地喷洒在叶片上部,喷时不重喷不漏喷,弱苗可避喷。
玉米播种后浇1次水,防止种肥烧苗;根据土壤墒情,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前后再浇1次水,促进玉米秸秆生长;第3次在玉米授粉后,浇好灌浆水。
玉米播种时,一次性底施缓控释肥40~50 kg后,在玉米大喇叭口期要进行第2次追肥,每667 m2追施尿素10~15 kg。
玉米主要病害有粗缩病、大小斑病、青枯病、叶锈病等,可用吡虫啉、多菌灵、三唑酮、烯唑醇等药剂防治。
玉米防治蚜虫、蓟马、玉米螟、二点委夜蛾等害虫,可用吡虫啉、高效氯氰菊酯、苏效杆菌等。
适当推迟玉米收获期可大幅度提高产量、提升品质,是玉米增产增效的有效技术措施。即玉米苞叶干枯、基部黑色层出现、籽粒乳线消失时收获。
玉米单粒、宽窄行、种肥异位同播技术模式,在南乐县得到广泛应用。应用该技术的田块,群体空间合理,通风透光好,玉米空秆率较传统播种模式降低8%。由于化肥深施,减少了地表流失和挥发,能提高肥料利用率10%~20%。玉米单粒播种,每667 m2用种量1.8 kg左右,较传统播种模式减少0.8 kg左右,节约种子成本12元。
玉米单粒、宽窄行、种肥异位同播技术模式,比传统播种技术减少了播种、施肥两个环节50%的用工量,同时单粒播种避免了间苗、定苗工序,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通过该技术模式的实施,单粒精量施肥播种机得到普及应用,实现了机械化种植、化肥精播。
单粒、宽窄行、种肥异位同播技术模式实现了农机农艺结合,良种良肥良法配套,节肥、省工、省力、节能、环保、增效, 是当前农业增产、农户增收的有效途径,该项技术模式已经被广大农户接受,并大面积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