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松雷,王恩生,杨慧
(1.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01医院崂山分院,青岛沙子口266101;2.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1206部队保障部门诊部,青岛266108;3.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青岛266003)
替加环素为新一代四环素类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特定细菌引起的复杂皮肤、软组织感染和复杂腹腔内感染。近年来国内有文献报道其不良反应,现概述如下。
孙薇等报道,患男,77岁,因重症肺炎给予替加环素治疗,22天后患者颈部、躯干及双侧上肢可见散在红色斑疹,压之褪色,2天后红色斑疹继续增多,局部出现水泡,最大直径约3-5厘米,伴有破溃,脱屑,即停药,予抗过敏对症治疗后,患者皮疹逐渐好转[1]。
钟斌等报道,患男,50岁,因腹腔感染加重给予替加环素首剂100mg,继之50mg,q12h抗感染治疗,用药前查凝血功能:PLT261×109/L,PT16.2s,INR1.38,APTT44.9s,TT18.2s,Fbg2.55g/L,用药4天后患者腹部及双下肢出现片状红色皮疹,伴有瘙痒灼热痛,查凝血功能:PLT192×109/L,PT66.7s,INR5.23,APTT测不出,TT测不出,Fbg2.99g/L,停药后予对症治疗,1周后患者皮疹完全消退,未再出现凝血功能异常[2]。提示对四环素过敏的患者应慎用本品,与其他可致凝血功能紊乱的药物合用时,应注意监测凝血功能。
肖昌钱等报道,患女,81岁,因肺部感染给予替加环素100mg静滴,q12h,5天后减量至50mg,q12h,用药前PLT259×109/L,用药1周后PLT降至118×109/L,2周后PLT降至25×109/L,遂停药,改为左氧氟沙星治疗,5天后复查血常规PLT为68×109/L,10天后PLT升至120×109/L,接近正常水平[3]。替加环素引起血小板减少与本品抑制骨髓作用相关,提示在使用本品过程中,应监测凝血功能及出血情况,发现血小板异常减少应及时停药。
李双报道,患男,74岁,因小肠憩室伴穿孔术后发生感染性休克,给予替加环素50 mg/12 h静滴,用药前 TBil 11.1μmol/L,DBil 2.3μmol/L,Ibil 8.2μmol/ L,用药第6天患者皮肤出现黄染,Tbil 206.3μmol/L,Dbil 126.7μmol/L,Ibil 45.4μmol/ L,遂停药,予对症治疗,2周后患者胆红素水平已恢复正常,Tbil 18.3μmol/L,Dbil 3.4μmol/L,Ibil 11.6μmol/ L[4]。提示使用本品应密切监测患者的肝胆功能,一旦发现患者出现肝损伤症状或肝脏生化检测异常,应立即停药,及时对症治疗。
吴泽扬等报道,患男,60岁,因败血症给予替加环素静滴(首剂100mg,此后50mg,q12h),累计10天后出现腹胀、腹痛、左下腹压痛,实验室检查示WBC 18.4×109/L,中性粒细胞0.90,血清淀粉酶 432U/L,脂酶879 U/L,尿淀粉酶 389U/L。腹部CT示腹盆腔积液和十二指肠及胃周围有渗出。遂停药,抑酸、抑制胰液分泌、静脉补液等对症处理,6天后患者腹部症状消失,血清淀粉酶 95U/L,脂酶222 U/L,尿淀粉酶93U/L[5]。本品所致胰腺炎的机制与四环素类药物相似,其通过抑制肝细胞mRNA转录翻译而抑制蛋白质合成,促进有缺陷的蛋白质积累,进而抑制三酰甘油的释放,导致胰腺炎。
裴素娟报道,患女,78岁,因肺部感染给予替加环素50mg(首剂加倍)+0.9%氯化钠注射液200ml静滴,q12h,用药前血糖在正常范围内,用药第8天上午9时,患者突发昏迷,伴大汗,查血糖2.4mmol/L,即予对症治疗,20分钟后逐渐苏醒。但血糖持续偏低,遂停药,换用依替米星治疗,14小时后血糖逐渐恢复正常[6]。提示使用本品期间必须密切观察其不良反应,特别是基础情况差的老年患者,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吴冰报道,患男,90岁,因社区获得性肺炎给予替加环素治疗,首剂100mg,此后50 mg,q12h,用药前血肌酐207umol/L,用药3天后患者出现肌酐水平显著升高,达364umol/L,即停药,肌酐水平呈进行性下降,4天后恢复至用药前水平[7]。提示对于肾功能患者使用本品时,应密切监测患者的肾功能和尿量,这对于病情危重患者尤为重要。
替加环素所致上述不良反应,应引起医护人员的注意,严格掌握本品的适应症和禁忌症,用药前应详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用药史,用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发现不良反应立即停药,及时对症治疗,避免发生严重不良后果,保证患者用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