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厉 芬 王凤丽 陈 敏 湖州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
色素包含天然和人工合成色素两种类型,合成色素的成本较低,色泽鲜艳,着色力强,色调多样,加工难度不大,所以在我国食品加工领域当中,合成色素应用更为广泛一些[1]。合成色素多以苯、甲苯、萘等化工产品为原料,经过磺化、硝化、偶氮化等一系列有机反应而成,大多为含有R -N N -R′键、苯环或氧杂蒽结构化合物。许多合成色素有一定毒性,超量应用合成色素会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鉴于食用合成色素的不安全性,国家也加强了对合成色素的监管,制定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目前对合成色素的检测手段有高效液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示波极谱法。现阶段我国食品合成色素检测时,一般将高效液相色谱法作为主要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法实际应用的过程当中,可以将食品当中合成色素的含量检测出来,以便让食品合成色素管理力度得到大幅度提升,让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2]。
食品中人工合成色素用聚酰胺吸附法或液-液分配法提取,制成水溶液,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经反相色谱分离,根据保留时间定性和与峰面积比较进行定量[3]。我国食品合成色素检测范围包含糖果、果汁以及饮料等食品,蛋白质含量比较高的食品以及基质复杂性的食品当中合成色素的检测难度比较高,合成色素和蛋白质相互结合在一起,难以提取与净化,检测工作的稳定性与准确性比较弱,现阶段我国施行的GB2760-2014中明确规定,需要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完成检测工作。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过程中应用到高压输液系统,将不同性质的溶剂或者比例不同的混合型溶剂、缓冲溶剂通过色谱,样品经过分离之后,凭借检测器完成样品合成色素检测工作,各项工作的选择性与准确性比较强,分离效果也可以得到保证,在检测中将待测物质的性质作为依据,科学合理地在各种类型的方法当中进行选择,在样品提取工作完成之后,可以使用色谱柱开展长波扫描,依据波长将色素的种类以及数量确定下来,完成合成色素检测工作。目前,我国市场中流通的食品合成色素种类逐渐增多,食品基质复杂性也逐渐增强,高效液相色谱法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想要迅速将色素检测工作完成,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因此产生超高效液相色谱法,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可以承受更大的压力,流速也更大,既可以让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检测效率得到保证,也可以让各项检测工作的精准性得到大幅度提升。
在实际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过程当中,将0.02mol/L的乙酸铵-甲醇作为流动相,应用梯度洗脱分离方法,根据国家标准要求,在检测开始的时候,甲醇20%~35%梯度变化洗脱,容易产生新红和柠檬黄分离不完全甚至分不开这种问题,容易产生误判问题。改进之后的方法:在检测开始后,将0.02mol/L的乙酸铵-甲醇比例按9∶1维持10min,在 10~15min将二者之间的比例调整是65∶34,在15~25min将二者的比例调整成2∶98,在22~25min将二者的比例调整为80∶20,在25~28min重新将二者的比例调整成初始比例,梯度洗脱法可以较好地对多种色素进行分离,特别是可以将新红和柠檬黄完全分离开来。
检测环节当中波长的选择,针对254nm波长检测,亮蓝灵敏度较为低下的问题,实际应用过程中用多种波长同时开展检测工作,新红、苋菜红以及靛蓝等合成色素在254nm之下开展检测工作,亮蓝检测过程中,波长选取595nm。
固相萃取柱的选择。固相萃取主是凭借固体吸附剂将样品当中目标化合物吸附起来,让目标化合物与基质干扰物之间相互分类,再使用洗脱液淋洗之后,实现分离和富集目标。目前,我国市场当中流通的传统型固相萃取吸附剂基本一样,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有可能发生分析物回收率低下、净化不完全以及重现性差等问题。在对市场当中流通的几种固相萃取主进行相互比较之后发现,发现StrataX-AW固相萃取柱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可以满足实验要求,StrataX吸附剂应用创新型的聚合物技术,二氨基官能团会对带点酸性化合物展现出来比较强的选择性,可以完成100%有机洗涤工作,让固相萃取柱的灵敏性以及改进型方法的重现性得到保证。检测食品合成色素时,在改进高效液相色谱法的过程中,应当考虑到以往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合成色素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使用适应性比较强的措施,对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改进,以保证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实际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