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 燕 安徽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
密胺餐具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便利,获得广泛使用,其安全风险也值得大家关注。本文按照国家标准的要求进行试验,找出了密胺餐具使用过程中的风险项目,找出了不合格原因。为安全监管提供重要依据,提高消费者的安全意识和正确使用餐具的方法。
密胺餐具又称仿瓷餐具(MF),属于高分子聚合物,其单体为甲醛和三聚氰胺。以其轻巧、美观、能耐低温、不易碎等性能,被用于餐饮业及儿童饮食业等。从2017年我国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一系列新标准实施后,密胺餐具生产企业做出适应性的改变,进一步提高产品的质量要求,保护消费者的健康和权益。在2017年4月19日以前,密胺餐具执行的产品是GB9690《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三聚氰胺-甲醛成型品卫生标准》。蒸发残渣的模拟物是水,条件也是单一的(60 ℃,2 h)。甲醛单体迁移量和三聚氰胺单体迁移量的模拟物都是4%乙酸,条件也都是60 ℃,2 h。新的标准GB 4806.7-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要求根据产品实际使用时的情况选择模拟物和试验条件,使得检验结果更加贴近事实。
密胺餐具属氨基模塑料,是化工合成热固性材料之一,原料为氨基模塑粉,以三聚氰胺和甲醛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为高分子聚合物,然后加入适量的木浆纤维素填料以及着色剂等辅助材料而制成。20世纪40年代在西方国家研制成功,真正实现产业化生产是在五六十年代的日本,而中国的氨基模塑料制造行业从60年代开始起步。近年来,国内氨基模塑料年产达到40万吨,生产能力居世界第一。由于密胺餐具的广泛使用,大量的生产厂家应运而生,导致市场上的密胺餐具质量参差不齐。如果密胺餐具的制作工艺不当,存在甲醛和三聚氰胺单体残留的风险。另外,密胺粉的价格较高,故有些不法商为追求利润,直接用脲醛类的模塑粉作为原料来生产;有的用脲醛类的模塑粉作为原料,做好后再在餐具的外表面涂上一层密胺粉。用脲醛制造的餐具,对人体是有害的。
本实验室在市场上随机抽取了20组密胺餐具,按照新标准要求对甲醛单体迁移量、三聚氰胺单体迁移量、耐污染性进行检测,结果发现甲醛单体迁移量(4%乙酸)(限量值为≤15 mg/kg)有2组不合格,另外有9组样品在4%乙酸浸泡下甲醛单体迁移量被检出;有4组样品在50%乙醇浸泡下甲醛单体迁移量被检出;在油性浸泡液(异辛烷)中,甲醛几乎不发生迁移,结果均为未检出。三聚氰胺单体迁移量全部(限量值为≤2.5 mg/kg),但有5组样品在4%乙酸浸泡下三聚氰胺单体迁移量被检出;有1组样品在50%乙醇浸泡下三聚氰胺单体迁移量被检出;在油性浸泡液(异辛烷)中,三聚氰胺也几乎不发生迁移,结果均为未检出。20组样品中有4组样品耐污染性不合格。
(1)甲醛单体迁移量超标,而三聚氰胺单体也有少许迁移。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有些商家为节约成本,使用不符合规范的原材料或生产工艺不当造成产品稳定性不够而发生单体迁移。
(2)甲醛单体迁移量超标,而三聚氰胺却没有迁移。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六亚甲基四胺常作为树脂和塑料的固化剂,当这种固化剂在生产过程中,过量的残留物在弱酸性溶液中分解为氨及甲醛,这时就会造成甲醛单体迁移量(4%乙酸)超标。
耐污染性是依据产品标准QB/T 1999-1994 《密胺塑料餐具》中要求,用含0.01%罗丹明B沸水浸煮10 min后的样品与未经试验的样品进行比较,不能有明显的污染。不合格样品在试验后与食品接触的面均被染成红色。造成耐污染性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主要以下几点。
(1)原材料性能方面:如果原材料中树脂含量不够或原料比较粗糙,将使生产出来的餐具结构比较疏松,产品表面的光洁度不够,导致产品耐污染性项目不合格。
(2)生产工艺方面:在密胺餐具压制成型过程中,为排除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交联反应中产生的甲醛与水等小分子物质,消除交联反应中的内应力,一定要有排气过程,如果没有排气或排气不当,会在餐具表面产生一个个气孔,使污渍沉积。另外,如果固化不足,小分子物质过多,也会使餐具的致密度不够,导致污渍吸附在上面。
(3)模具方面:模具必须保证有足够的光洁度,如果模具被腐蚀或有划痕,生产的成品也会有印痕,同样会使污渍沉积。
密胺餐具为人们日常生活带来了便利,但是产品质量不过关会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危害。三聚氰胺进入人体容易引起膀胱结石和肾结石,继而导致肾衰竭;甲醛单体迁移量不合格会导致甲醛通过食物进入人体,而甲醛是强致癌物,具有致突变性,损害人的肝功能和神经系统。耐污染性不合格会导致日常生活中的酱油、醋等容易渗入密胺餐具,不易去除,造成餐具洗不干净,容易藏污纳垢、滋生细菌。消费者在使用时应该选择外表光滑、平整的餐具。同时还要使用得当,尽量不要在高温或酸性条件下使用密胺餐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