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里的地理知识

2018-01-16 18:08刘思远
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 2017年12期
关键词:土壤水分等高线鹅卵石

刘思远

在农业生产中,农民为了增产增收,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在农田里常采用地膜覆盖等技术。有些果农还在果树下铺设反光膜、铺沙和鹅卵石。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些农田里的地理知识。

地膜覆盖的作用:①增加热量,有利于热量保存,提高和保持土壤温度。②减少地面蒸发,改善土壤水分条件。③保护土壤。④增加光效,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⑤防止和减少病虫害,抑制杂草生长。

塑料大棚的作用:阻挡地面辐射,充分利用太阳能,抗寒保温,可用于冬春季节蔬菜、花卉的保温和越冬栽培。另外,塑料大棚还有利于蔬菜和花卉的防雨、防风、防雹等。若更换遮阴网,塑料大棚还可在夏秋季节起到遮阴降温作用。

果树下铺设反光膜的主要目的是使塑料薄膜反射太阳光,使光合作用增强,提高产量;反光膜还可以提高树冠内光的强度,从而增加果皮着色面积,使水果着色度提高到80%~100%,提高水果的品质。

果园中铺沙、鹅卵石,有利于地表水下渗,保持土壤水分,防止土壤水分蒸发;还可以增大气温的日较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由于沙和鹅卵石的比热容小于土壤,该性状决定沙和鹅卵石的温度升得快,降得快;沙、鹅卵石和空气的接触面积大,空隙大,便于散热,所以沙和鹅卵石能使果园白天增温快,夜间降温快,增大了气温的日较差,使白天作物的光合作用增强,夜晚作物的呼吸作用减弱,从而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

总的来说,这些做法能改善热量、水分、光照和土壤的原有状况,有利于植物生长,最终达到作物增产增收、农产品质量提高的目的。

下面我们做几道与这些内容有关的试题,检验一下。

1.近年来,我国许多大城市郊区出现了大规模草莓种植园地,租地种植的农户大多来自江浙。下图为大棚草莓景观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平面大棚 立体大棚

(1)各地草莓种植户多来自江浙,主要是因为江浙( )

A.销售平台多样

B.种植技术先进

C.物流网络发达

D.有区域政策扶持

(2)白色地膜透光率较高,而草莓地垄多用黑色地膜覆盖,其优势在于 ( )

A.减少水分蒸发

B.减轻病虫危害

C.增加土壤肥力

D.抑制杂草生长

(3)草莓种植园里,越来越多的立体大棚正逐渐取代平面大棚,主要是为了 ( )

A.充分利用光热

B.节约土地资源

C.增加观赏价值

D.促进空气流通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甘肃省在农业生产中大规模使用地膜覆盖技术,现在每年地膜使用总量达十几万吨。在同等覆盖面积下,地膜越薄,成本越低。但超薄地膜老化快、易破碎、难回收,难以自然降解,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

(1)說明农用地膜对农作物生长自然条件的改善作用。

(2)说出超薄地膜覆盖会造成的危害,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3.阅读材料并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新疆红枣产量很大,其销往国内外的红枣以干枣为主。

材料二 下面左图为新疆某地枣树下薄膜覆盖图,右图为该地气候资料统计图。

(1)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说出枣树下面覆盖薄膜的作用。

(2)分析新疆销往国内外的红枣以干枣为主的原因。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葡萄生长过程中,特别是成熟期的光照及昼夜温差与其糖分积累有很大关系。位于地中海北岸的法国某地,葡萄种植园地表覆盖着厚厚的鹅卵石,世界上酒精度最高(162度)的优质葡萄酒就是使用该地所产的葡萄酿制而成的。

简述位于地中海北岸的法国某地的气候类型和特点,并说明该地葡萄种植园地表的鹅卵石对葡萄生长的影响。

参考答案

1.(1)B

(2)D

(3)B

2.(1)增加热量并有利于热量保存,提高和保持土壤温度;减少地面蒸发,改善土壤水分条件;保护土壤;防止和减少病虫害,抑制杂草生长。

(2)危害:超薄地膜老化快、易破碎、难回收,残留在土壤中的地膜因难以自然降解,会危害作物根系发育,阻碍土壤水分运移。

建议:加大宣传,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加大政府农业补贴,使用易回收的薄膜;加大地膜的回收力度;发展科技,研发新型能降解的地膜材料。

3.(1)增加地温、保湿、防旱抑盐、增加树冠内的光照强度、压杂草。

(2)鲜枣不易保存,不适合长距离运输;本地市场狭小,离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较远;干枣附加值高,可以增加当地就业机会;西北地区气候干燥,蒸发量大,自然晾干制作成本低。

4.气候类型:该地气候为地中海气候。

特点: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影响:有利于地表水下渗,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有利于保持土壤水分;鹅卵石白天增温快,夜间降温也快,可增大气温的日较差,有利于葡萄的糖分积累。

【例】读等高线地形图(图6),图中坡度最为平缓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B

解析:在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坡度陡缓就看等高线疏密状况。依据指向标和坡度的陡缓,读图可得,图中乙处等高线最稀疏,因此乙处坡度最平缓。故选B选项。

四、图示法掌握陡崖计算公式

等高线地形图中涉及到好多计算,如两地之间相对高度的计算、两地之间温差的计算,而有关陡崖的计算,是高考备考复习的一个难点,大部分学生只知道死记公式,而不能灵活掌握,如果通过图示法,学生则更容易理解掌握。

1.陡崖相对高度的计算

公式:(n-1)×Δd≤ΔH<(n+1)×Δd( n: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条数,Δd:等高距)。

如下图(图7)所示:

2.陡崖绝对高度的计算

①陡崖崖顶的绝对高度:大≤H<大+Δd(大:指重合等高线中数值最大的,Δd:等高距)。

②陡崖崖底的绝对高度:小-Δd

如下图(图8)所示:

例: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图9),图中陡崖M最大落差(米)接近( )

A.198

B.285

C.400

D.450

答案:C

解析:图中的陡崖有三条等高线重合在了一起,等高距是100,根据陡崖相对高度的计算公式(n-1)×d≤△H<(n+1)×d,可以算出200≤△H<400,因此陡崖M最大落差(米)接近400,答案选C。

(5)意大利新工业区与温州乡镇企业的异同

猜你喜欢
土壤水分等高线鹅卵石
大班美术欣赏活动:美丽的鹅卵石路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应用
你会后悔
低估
地形图的阅读
“五招”破解等高线难点
土壤水分监测系统在安哥拉马兰热地区的应用研究
残膜对土壤水分运移的影响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专题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