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渝婷
不知过了多久,我迷迷糊糊地起来,外面天光乍现,但仍是一片“淡烟暮霭相遮蔽”的景象。披上一件外衣,踏上一条小路,不知走了多久,我隐约看见了一棵老梧桐。它似一位老者伫立在这个荒无人烟、人迹罕至的地方,望眼欲穿地望向东方——太阳升起的地方。我渐渐走近它,不禁被它震撼了!
究竟是怎样的饱经风霜,炼就了它如此之干?
究竟是怎样的风吹雨打,造就了它如此之枝?
究竟是怎样的历史沧桑,成就了它如此之叶?
我静静地领略着老树对我的无言教导:它不在乎是否有人夸赞它,不在乎风雨的摧残与折磨,它就是它!它,为了生,而生;为了生,努力向地下汲取水分;为了生,彰显了自己的魅力。
荷尔德林曾说:“人生充满劳作,然而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是的,同樣是风雨,有人看到的是愁绪万千,有人看到的是润物细无声。究竟是浮沉于物质,浮沉于世人庸俗的评判,还是诗意地生活,只取决于心灵的选择。虽然我们不能脱离社会,但我们仍可以选择以诗意的方式去翻山越岭,去跋山涉水,去探求自己的闪光点!
东方冉冉升起一轮红日,不偏不倚地照在了老树身上。老树在阳光下似乎挺直了腰板,或许从没有人注意到它,但它却以自己的方式绽放着生命之花。它不需要别人安排,它可以自己追求自己人生的意义。
我相信,总有一个地方,是诗意和远方的栖息地。它超越了外界的三维,像《华严经》中所说,“犹如莲花不着水,亦如日月不住空”。
请不要忘记,在探求生命真谛的路上,有诗和远方!
【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高三】
点评
这篇作文将老树拟人化,让作文语言显得非常生动,形象;同时还运用了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来提升语言的层次与品位。文中灵活地引用了荷尔德林的话,巧妙地提及《华严经》,把“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这句网络流行语进行改换,不仅收到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表达效果,而且让作文充满文化韵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