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发展等级特训有文采

2018-01-16 17:56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17年46期
关键词:文句文采语句

“有文采”是在语言通顺的基础上提出的更高一层的语言标准。或是词语生动,或是句式灵活,或是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或是文句富有表现力,这些都是“有文采”的表現。有文采的作文一般要做到遣词造句准确;议论、说理简明,记叙、描写生动;文句不仅可以准确地说明事理,展示情景,表现思想,表达情感,而且能给作文增色添彩,彰显语言的魅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一、仔细推敲,讲究炼字

考生写作的时候要字斟句酌,尤其是动词、形容词、叠词等,要运用得准确,巧妙,耐人寻味。考生要善于选用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词语,做到用词精当,富于变化。选用准确、精当的词语,一靠平时积累——如果有意识地多存储些词语,作文时就容易做到用词生动;二靠推敲锤炼——对意义相近的若干词语的用法进行比较,仔细斟酌,反复推敲。在具体写作中,考生应注意以下几点:

1.绘形,追求画面美。用形容词突出事物的外形特点,一是使用胖、瘦、高、矮、涩、滑、粗、细、扁、平等形容词;二是使用萋萋、淡淡、溶溶、薄薄、袅袅、青青、蓊蓊、郁郁等叠词。

2.绘色,追求色彩美。在写人叙事时,要注意事物的色彩,使语句具有色彩美。一是使用红黄绿蓝等原色词;二是使用银白、金黄、海蓝、桃红、草绿等富有色彩感的词。

3.绘态,追求动态美。考生在写叙事性的作文时,要尽量避免使用概述性的抽象文句,而要多用描述性的语句,如此,方能更生动地展示人与事物的状态。

4.绘声,追求声韵美。一是用象声词绘声,如“淙淙”“咚咚”“哗哗”等;二是用比喻等修辞手法绘声,如“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等。综合运用这两种方法,可使描写兼有声音与动感、画面感。

二、运用修辞,增强效果

修辞手法有很多,如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反问等。修辞手法运用得好,特别是比喻运用得好,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动,化腐朽为神奇,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形象性。如“革命的高潮马上就要到来了”一语,未用修辞,简洁明了,但缺少文采,索然寡味,没有感染力。毛泽东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把同样的意思表达成这样:“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用语生动、形象、贴切,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无法抑制的激动、喜悦之情,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三、调整语句,灵活多变

根据抒发感情、体现思想或表达内容的不同需要,有变化地使用不同句式,变换节奏,可以使语言抑扬有致。具体而言,语句首先要率真而不做作,根据情感抒发的需要,该长则长,该短则短;需对偶时对偶,需排比时排比。其次是有变化而不呆板,在文气的驱遣下,如行云流水,自然生成。最后是丰富而不单一,综合使用各种句式,能使作文摇曳多姿,读来郎朗上口。总而言之,当表达进入自由的王国时,考生也就不必再单纯地追求句式的变化,而能够自由自在地随文而变,由情而生。相对于议论文的重在说理,记叙文和散文则重在抒情。记叙文和散文中用好疑问句和感叹句,能使心理描写更加细腻,感情抒发更为强烈。

四、引用、化用,增加蕴涵

新课程标准要求“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作文能否具有深厚的底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考生对民族文化借鉴、吸收的多少。作文时,考生若能合理借用名言警句,会使作文富有文学味。借用名句一般采用的是直接引用的方法,且大多引用在首尾以揭示或深化主旨。当然也有其他情况,如对名句加以改造,使之更好地为自己的作文服务,力求风趣、活泼。endprint

猜你喜欢
文句文采语句
第二十二回 盘丝岭遇蜘蛛侠 苦学古文文采佳
用关键文句展示作文的思维层次——以“八省联考”卷作文“铭记历史,迎接挑战”为例
重点:语句衔接
用灿烂的语言表达深邃的思想
文本解读,“文”为核心
如何搞定语句衔接题
作文语句实录
军事志文采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