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作文者,得语文;得语文者,得高考。”此话似有夸大作文和语文功效之嫌,但如果把两者各自占有的分数放到考试的分值体系中比较,还是具有一定的道理。既然作文如此重要,如何确保在整个高考链条的运转过程中不因作文的错位或掉链而影响全局,则是在备考中需要给予高度重视的问题。而要避免“一颗螺丝钉”效应的发生,只有对高考作文的命题特点及其发展的趋势有清楚地认识,并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化训练,才能实现。当然,要对高考作文有全面清晰的了解和认识,不可能孤零零、静态地从抽象空泛的概念和理论上进行界定,而应该用联系和动态发展的思维,通过对近几年高考真题的研究和分析,拨开表象,即可识得真面目。
“能写论述文、实用文和文学类文章”,这是《普通高校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语文)》对作文提出的要求。用语不多,却有广阔的话语空间。简而言之,这一规定体现了高考作文体式的非固定性的特点,考生可以根据自己擅长的文体,按照写作的要求进行构思立意。至于能否出精品佳作,这取决于考生的心性和平时的积累。不过,不论如何自由发挥,文体意识不能淡化。
明确了《考纲》的要求,下面以近三年的高考作文真题为抓手进行分析,以此了解和认识高考作文的真容,并在动态发展中分析其发展变化的趋势,以求能为高考作文备考提供有益的参考。
通过近三年作文材料的比较分析,我们不难发现,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和高考制度的日益完善,对作文的考查也日渐从“以学应考”的功利性的“学术塔”中走出来,开始慢慢回归现实,并把视角投放到与学生紧密相关的学习和生活中。这种由纯学科知识的考查向现实生活的回归,无疑为考生的写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挥空间。而除了题材和关注视角的变化,在具体写作的要求方面也日趋具体化。从“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到“结合材料内容和寓意”,再到“选择2-3各关键词,呈现你眼中的中国,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表面上看只是文字繁简的差异,实际上在写作要求和指向的细化上更为精确。“综合”“结合”指向的意义相对宽泛,而“选择、呈现、帮助”其指令性就更为明确。如果把作文看作一个大的概念,总体要求就是它的外延,各项具体限定的条件就是内涵。内涵越多,其指向性就越具体,意图就更具象。
分析了写作要求的特点后,下面回归到材料的本身。从材料的属性看,2015、2016年作文的生活气息较浓郁,2017年的更富有时代感和社会性。而这种由小的生活到大的社会的扩展延伸,无疑是为作文“为生活、为社会、为人生”功能的发挥找到了切入点。2015年的作文是以现实生活为材料,从材料提供的信息看,大致有如下几层意思:女大学生举报父亲开车打电话,警方对父亲给予处罚,及事件引发的后效应——私信公开而变成公众事件,媒体和网络加入引发大范围讨论。三层意思,层层推进。2016的作文则是一道关于教育主题的漫画作文。由四幅画构成的漫画整体,从提供的构图元素看,它们纵向、横向及交叉等多向度关联呈现出丰富的意蕴,提供了多元而广阔的思考空间。2017年的作文主题“中国关键词”,提供的十二个关键词,切合时代发展的节律。它们在形式上看似驳杂,经过分析后,可以发现它们具有内在关联性。从材料的内容看,因为十二个关键词都可以成为中国的名片,所以可以从这个思路出发,联系现实,回归社会展开分析,并进行立意。
三年高考,从考试发展的层面看,由于所处的阶段不同,其呈现的命题思路和写作的方向不同,写作立意的关注点也不一样。2015年的写作提出的要求是“以上事情,你怎么看,写信表明态度,阐明看法”。用语简洁,指向性明确——事件引发你的思考是什么,把这些思考条分缕析表达出来。写作的对象是“你”,表达的内容是“你的看法”,而且“态度明确”。在这些写作指令的要求下,根据材料内容,写作可以从下面几个角度进行构思:老陈的角度,列举不良习惯造成的交通事故,并展开分析,表达“尊重生命、安全”的主题;小陈的角度,先肯定其行为,再从“恪守正道”的角度进行分析;警方的角度,选择相关材料,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2016年的写作提出的要求是“结合材料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明确立意。”从提供的素材看,由四幅画构成的整幅漫画所反映的现实问题是非常明确的。从材料的显性信息看,其所提供的思考视角是多维度的。从具体寓意看,写作时可以从下面三个角度展开:漫画中的人,可以是个人,群体,人类;“分数”可以是学习成绩,工作成绩,进步程度,也可以是评价尺度,价值目标等。由此,可以阐述的问题是 “评价不能唯分数论”“分数不是唯一的标准”等;“吻和巴掌”除了具象的动作,也可以理解成表扬和批评,奖惩措施和评价机制等。2017年的作文要求是“选择2-3个关键词,形成有机关联,呈现你眼中的中国,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从要求看,简单地可以把它分成三个部分:选词的数量——2-3个关键词,写作的视角——你的眼中,应达到的目的——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而从所给的供选择的词语看,选择的词可以“形成有机关联”的有多种,其中“传统(自然文化)中国——美丽乡村、长城、京剧、中华美食、大熊猫。通过这些重点展示中国的传统文化,美丽的自然风景和丰富的人文景观等;健康中国——中国美食、空气污染、食品安全等。借助这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词,在向外国青年介绍中国的饮食文化、公共活动以展示中国的生机与活力的同时,也不回避现实存在的食品安全、空气污染问题,以此引发对商业道德和环境保护等社会敏感问题的思考;高速(便捷、科技)中国——高铁、移动支付、一带一路、共享单车等。通过带有鲜明中国符号的新兴事物的介绍,以体现中国在追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和中国梦的路上所取得的成就。”
了解了近三年的高考作文的写作要求和立意之后,下面从写作要求的角度探寻高考作文发展的趋势,以为接下来的作文备考提供参照。从文字上看,三年高考由远及近,其用词也由宽泛笼统变得日渐细化,而且指向性更为明确:综合材料,不脱离材料——结合材料,立足内容寓意——选择关联性词语,读懂中国,文字的细化,写作的目标更加具体,指向性更清楚。当然,写作要求的提出和变化始终是围绕写作材料展开的。材料的广度和深度如何,决定了写作要求的细化程度和思考的维度的宽窄。这种由传统的话题材料作文向极富时代感和现实性的新材料作文的转变,无疑具有匡正过去“为写作而写作”流弊的作用。分析三年高考作文提供的素材,其明显的变化就是由关注寻常生活及某一方面的社会问题逐渐向更广阔的社会生活延伸、拓展,而且社会性和时代感越来越强。这种变化趋势,无疑是加大了对考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知识的建构和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的鉴赏与创业、文化的传承与理解——考查的力度。既然是社会的人,学生生活的维度和扮演的角色不可能是扁平的,而应该是立体的:学习主体的学生、生活主人的孩子和社会谱系中的公民。这种多维度的生活时空和多面的角色扮演为他们感受不同的生活,积累丰富的素材创造了条件。
粗线条梳理了近三年高考作文的相关内容,大致厘清了作文沿革的走向,这对高考作文的复习备考的借鉴意义是很大的。“万物皆有法”,尽管高考作文始终行走在路上,但其总的方向是越来越走近真实的生活和社会,而且与学生贴得很近。这样,“写作为人生”也就找到了丰富的源头。那么,在新材料作文写作备考中该处理好哪些关系,才能让作文复习更有成效呢?首先,要实现学习和生活的无缝对接。传统的话题材料作文,多带有静态固化的特点,写作时只要能够掌握套版,就可以速构成文。但新材料作文是动态变化的,而且与生活时代紧密对接。这样,原有的模式化套路在写作时就没有了用武之地。而要做好作文这道菜,从书本纯知识学习的封闭室走向广阔的生活、社会,储备新鲜有色彩和温度的食材是保证。写作是对文字解码后的第二次重组。而重组的过程其实就是把占有的知识和理论与现实对接的过程。一心只读圣贤书是对知识的汲取;充耳不闻窗外事则是对自我的封闭。在多元发展的时代,“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的学习读书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只有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时时呼吸新鲜空气,才不至于被时代淘汰;也只有时时汲取生活和时代的活水,才会让笔尖流淌的文字灵动起来。
其次,知识学习和思辨能力相生相谐。知识和能力作为语文核心素养的组成部分;它们在写作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知识的习得是汲取的过程,其占有量的多少和质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其作用的发挥。就写作而言,了解和掌握基本的写作知识,积累和占有一定量的写作素材,这些是进行写作的前提。基本的文体知识,用词造句的技巧,谋篇布局、起承转合的方法等,虽然是常识性的,但也是基础性的,它们对写作起到的作用是很大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了米,下面就是如何把生米煮成熟饭的事情。同样的原材料,不同的厨师会烹制出不同的菜肴,是优,是劣,取决于如何选材、组材,如何运思布局。这一过程实则就是对思维能力的考查。面对固定的材料,该如何对它们进行组合加工,不仅是技术,更是艺术。就近三年的高考作文看,不论是文字类的,还是漫画类的,它们提供的思考角度是立体多元的。既然是多维度的,如何选择最佳切入点,不仅仅取决于对材料的理解,更需要对材料进行综合分析,拨杂去芜,取其精要。
另外,时时阅读,不断积累也是备考中不可或缺的环节。“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文章是表达对社会生活、俗世人生的理解和看法的。既然是对社会生活的映射,自然少不了现实的基础。如果抛开现实的根基,文章就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这样的文章,纵使文辞再优美,也会显得空洞漂浮。而要让文章具有生活的厚重,只有扎根现实。不断从生活中汲取营养,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具有生活的味道。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在复习备考时,要能够从书本中走出来,带着慧眼去阅读生活、阅读社会,在花开花谢、潮起潮落中感受时代发展的律动。也只有“苟日新,日日新”,思维才不至于固化。眼界开阔了,胸中有了丘壑,事关“经国之大业”的文章也就有了温度和质感。
新高考,新作文。对于新材料作文的复习备考说法万千。但是只要扎根现实的沃土,熟知作文自身的规律,储备丰富的材料,掌握理解和分析材料的要领,用思辨和审美的眼光,站在文化理解和传承的高度,守住真实的堡垒,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就不会走样变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