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素
(成都市双流区第一人民医院 四川 成都 610200)
医联体具体指在同一个区域内部为了促进医疗卫生体系的总体改革将不同医疗机构卫生资源进行系统的整合在一起,并且将三级综合医院作为对整个项目牵头的重要单位,两个多数二级医院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确保患者能够在医联体内部有序参与到就医活动中,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的问题。同时,积极探索医联体的构建,能够促进分级诊疗格局的逐步形成,从而有效促进公立医院向着医疗改革深化发展的方向前进,促进我区医疗卫生事业的现代化建设和发展进程。
在新时期我国医疗卫生工作稳定发展的情况下,各地区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针对医联体的构建进行了适当的分析,并且探索了紧密型、直管型以及松散型的多种管理模式,为医联体管理体系的发展和作用的发挥提供了相应的支持。以我国江苏镇江为例,在构建医联体管理体系的过程中,该地区政府部门和医疗卫生机构就选择采用了紧密型的工作模式,首先对各项资源进行整合,在管理体系内部成立了相应的临床检验中心、采购配供中心等,有效落实一体化管理工作,实现对医疗卫生资源的共享,对医院运营成本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1]。在此基础上,积极推进分级诊疗工作制度,采取个大医院到社区卫生中心坐诊的模式,并且设置家庭健康责任服务团队,适当的组织开展联合病房服务工作。现阶段,镇江市已经结合医联体管理体系的构建对医保支付方式进行了改革创新,能够更好的为群众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对我国医联体管理体系作用发挥和医疗卫生总体服务质量的优化起到促进作用。此外,湖北省武汉市、上海市分别采用了直管型和松散型的管理模式,也取得了较好的管理服务效果,共同促进了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有利于全面推进我国医疗卫生服务工作的现代化建设和发展。
综合考察我国医联体管理体系建设方面的基本情况,发现在取得显著成果的前提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体系实际运行过程中,也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对医联体管理体系作用的发挥和医疗卫生改革工作的优化发展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具体研究,在我国医联体管理体系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方面:
其一,政府主导作用的发挥受到限制。医联体管理体系的构建需要政府的领导和支持,只有政府主导下才能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实现统筹管理的目标,进而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合作发展,构建完善的利益共同体,有力推动医联体管理体系的持续稳定运行[2]。但是从当前医联体管理体系建设和发展实际情况看,政府管理作用的发挥受到限制,大多数医联体为医疗机构之间自发组织成的联合体系,各主体之间联系不够紧密,导致各项工作的开展存在较大的难度,会对医联体建设效能的发挥产生不良影响。
其二,财政补偿机制创新力度不足。医联体不同医疗结构之间行政级别存在差异,所享受的财政补贴也不尽相同,再加上不同医疗机构工作侧重点存在明显的差异,导致在实际工作中会出现盈亏差异明显的情况。因此为了促进医联体持久稳定运行,需要对各项工作加以调整,通过财政补助弥补这方面存在的不足。但是研究发现,现阶段我国财政补偿政策创新性不足,无法针对具体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处理。
其三,人员管理机制缺乏完善性,现有人事制度和身份管理制度无法促进医生的合法流动,全科医生培养工作也存在明显的难点,医生执业工作中激励机制不足,导致人力资源管理作用的发挥受到限制,也会影响医联体建设过程中实现资源共享,造成建设效果不够理想。
结合医联体制度建设的现实需求,政府部门要发挥主导作用,正确处理各方面的关系,对财政补偿机制进行创新,满足和激励医联体内部各项资源共享的现实需求。同时对分级诊疗配套措施进行贯彻落实,形成改革工作的合力,有效推动医联体与分级诊疗工作的优化开展[3]。此外,要适当的对利益分配机制进行改革创新,使医联体内部各方面利益实现平衡发展,为医联体管理体系的持续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在完善人事管理制度的过程中,要从医务人员激励机制的建设、医联体内部多点职业障碍的消除、全科医生培养制度的建设等角度进行分析,确保能够最大限度的调动工作人员参与医疗卫生工作的积极性,在多点执业的作用下提高工作效果,并打造完善的全科医生人才队伍,为我国全面系统的推进医疗卫生改革事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医联体管理体系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打造信息化服务平台,能够促进业务信息数据的交换和共享,在技术上实现信息的整合,为医疗体系内部各项服务工作的开展创造条件,有效促进综合服务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综上所述,在探索医联体管理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加强对制度建设的重视,并且积极构建制度中心的模式,能够最大限度的凸显医药卫生体系改革的发展价值,使医药卫生体系改革取得更为显著的发展成果。新时期在构建医联体管理体系的过程中,还应该将制度作为中心进行更为系统的探索和分析,为新时期我国医疗卫生工作的稳定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