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冬
(重庆市石柱县人民医院 重庆 石柱 409100)
脑外伤致脑积水是一种比较常见而且比较严重的由于颅脑损伤引起的症状。研究表明,颅脑损伤后很容易导致脑积水,发病的概率大约为0.7%~0.8%,继发性脑积水发病率高达90%。脑外伤后蛛网膜下腔及脑室出血,使得脑脊液增多并产生循环障碍,未能及时排出使得颅内压升高,脑室扩大,进而引发一系列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安全。本研究旨在分析探讨脑外伤导致有脑积水的患者手术后的临床效果和影响其效果的因素。
选取2013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20例脑外伤致脑积水的患者,其中男性12例,女性8例,男:女=1.5:1。患者年龄跨度在55岁到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4岁。其中有8例为车祸导致,有5例是被高空坠物物砸伤,有4例是失足跌落导致,有3例是被殴打导致。其中有10例是蛛网膜下腔出血,6例硬脑膜下血肿,4例硬脑膜外血肿。其中有14例通过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另外6例通过非手术手段进行治疗。
脑外伤致脑积水的急性发病患者在发病后或者进行治疗后会长时间昏迷,意识模糊,治疗稍有好转后意识障碍又会加重,颅内压增高;慢性的发病患者意识会恢复缓慢或是逐渐衰退,有些患者还会伴随情绪波动大、失忆、反应不灵敏、智商下降等症状,也有些患者会陷入浅度昏睡的状态,长时间醒不过来。
CT检查结果显示,整体的脑室系统变大,侧脑室前角扩大效果明显,侧脑室前角区出现密度很低的间质水肿带,有一些病人颞角或第三脑室变大,脑室增大的效果明显大于脑池,有一些脑沟正常,有一些则变小甚至消失,通过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的患者减压一侧的脑室扩大效果明显,双侧侧脑室胼胝的体角均小于120°。
所有的患者都经过脑室-腹腔分流减压术进行治疗,将病人进行全身麻醉,利用腰椎穿刺的方法测试大脑脊髓液的生化指标,全部正常的患者可以继续进行手术。根据不同的腰穿力选择对应的压分流管,低压分流管要求腰穿力小于140mmH2O,高压分流管则要求腰穿力大于250mmH2O。将选择好的分流管从颅部右侧角室额角切口钻骨插进去,然后途径颈胸腹最后到达右下腹的位置。住院两个月以后方可进行开颅去骨瓣减压术;保守治疗的患者,由于蛛网膜下腔出血或是颅内血肿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全部吸收,所以要等到检查后5个月才可以手术。
20例脑外伤致脑积水患者经过脑室-腹腔分流减压术的治疗后,大脑内的高压峰值明显下降,其中7例患者的意识得到恢复。手术后一个月全部患者接受CT检查,结果显示所有人的脑室系统都变小了,其中有2例患者有分流管堵塞的现象,二次手术后状况有所改善。经过GOS标准评估,20例患者中有15例恢复正常,有3例轻度残疾,有1例重度残疾,还有1例植物生存,治疗的有效率为90%。
慢性脑积水的形成是因为脑脊液难以被吸收,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脊液内红细胞在两周内才能清除,其纤维蛋白产物与碎片经脑脊液循环使蛛网膜下腔受阻,蛛网膜颗粒粘连,进而阻碍脑脊液吸收。急性脑积水形成原因为颅脑出血后形成血肿,使脑脊液循环受压阻碍;颅内静脉窦被血块压迫,阻碍回流,血肿进入脑室内导致阻塞性脑积水。
一般对于脑外伤患者都是进行手术治疗,采用最多的办法就是骨瓣减压术,本研究中14例使用此术治疗,短期内颅内的高压会降低,但是手术后不易恢复。脑室-腹腔分流术是治疗脑外伤致脑积水最常用的方法,一般选取右边,以此来避免左边脑半球的损伤,手术前需要对病人眼脊髓液测定生化。本研究的20例脑外伤致脑积水患者的治疗都选择了脑室-腹腔分流术,结果良好。
综上所述,采用脑室-腹腔分流减压术治疗脑外伤致脑积水效果良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1]贾会民.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脑积水的治疗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2014,7(4下):82-83.
[2]邵步云,陈谦学.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后并发脑积水的治疗体会[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2,17(4):243-244.
[3]丁建,韩志强,孙锋,等.重度颅脑损伤并发脑积水危险因素的探讨[J].创伤外科杂志,2010,12(5):417-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