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脾调肝和胃化滞治疗小儿再发性腹痛

2018-01-16 14:34孟迈其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年2期
关键词:发性经脉腹痛

孟迈其 桑 杲

小儿再发性腹痛多是一种功能失调性疾病,以10岁以前儿童多见,女孩发病率高于男孩。主要症状是不定时的腹痛,一天数次或数天一次,可以连续出现,疼痛无规律,持续几分钟后会自行停止[1]。小儿再发性腹痛以病程超过3个月、发作3次以上为诊断标准[2],其具有病程较长,病因复杂,容易复发等特点。据英国1000个家庭调查报告,15岁以下小儿18%有再发性腹痛,另一报告在1000名中小学生中,有再发性腹痛者占10.8%[3]。桑杲老师从事中医儿科临床工作20余年,擅长运用运脾调肝化滞法治疗小儿消化系统疾病,临床经验丰富。她提出“运脾调肝,和胃化滞”治疗小儿再发性腹痛,创制主方童芍痛安汤,随症加减,临床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将桑老师经验总结如下。

1 病因病机

腹痛,是指胃脘以下、脐之四旁以及耻骨以上部位发生的疼痛。婴幼儿不会诉说,腹痛常表现为啼哭,如《古今医统·腹痛》曰:“小儿腹痛之病,诚为急切。凡初生二三个月及一周之内,多有腹痛之患。无故啼哭不已或夜间啼哭之甚,多是腹痛之故。”中医认为,小儿脾胃薄弱,经脉未盛,易为内外因素所干扰,六腑以通为顺,经脉以通为畅,凡腹内脏腑,经脉为乳食所伤,中阳不振,经脉瘀滞等均可引起气机雍阻、经脉失调凝滞不通的腹痛[4]。引起小儿腹痛的原因较多,主要有感受寒邪、伤于乳食、脾胃虚寒、情志不畅、外伤损络等,病位主要在脾、胃、小肠、大肠,与肝相关,病机关键是脾胃肠腑气滞,不通则痛[5]。《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侯》提出:“小儿腹痛,多由冷热不调,冷热之气与脏腑相击,故痛也。”[6]《保婴樶要·卷三·盘肠气痛》认为“小儿盘肠气者,痛则曲腰干啼,额上有汗,皆有肝经风邪所搏也”。小儿再发性腹痛属于中医腹痛范畴,多由喂养不当,饥饱无度,久之伤及脾胃,脾失健运,胃失受纳,或家长过于严厉,进食时责骂患儿,导致情志郁滞,肝失疏泄,两者夹杂所致。腹痛症候,往往相互转化,相互兼夹。气滞可以导致血瘀,血瘀可使气机不畅。

2 治法方药

童芍痛安汤是桑老师根据“运脾调肝,和胃化滞”的治法,自拟治疗小儿再发性腹痛的专方。该方由太子参(童参)、白芍、炒白术、延胡索、炒枳壳、陈皮、焦神曲、炙甘草八味药组成。方中太子参补气健脾、生津以滋阴,白芍养血敛阴、柔肝止痛,两者共为君药。配伍炒白术益气健脾渗湿,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均为臣药;并用延胡索行气止痛,炒枳壳行气宽胸、宽中除胀,焦神曲消食和胃,为佐药;炙甘草健脾和中、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为使药。本方结构严谨,标本兼施,补中气,渗湿浊,行气止痛,使脾气健运,肝气调达,湿邪得去,食滞得化,则诸症自除[7]。临症加减:(1)脾虚湿阻者,加用苍术、薏苡仁、茯苓;(2)肝郁气滞者,加用柴胡、佛手、醋香附;(3)饮食积滞者,加用焦山楂、炒麦芽、炒鸡金;(4)久痛夹瘀者,加丹参、当归、桃仁。

3 验案

王某,男,5岁,2015年6月2日初诊。主诉:腹痛1年余。患儿一年前出现腹痛,为脐周阵发性疼痛,晨起多发,大便偏溏,胃纳不佳,喜食肉类,夜汗多,脾气急躁。查体:神志清,精神可,心肺听诊无殊,腹平软,无明显压痛,未触及包块,肠鸣音活跃,神经系统无异常体征,舌质淡红,苔薄黄,脉滑。西医诊断:小儿再发性腹痛。中医诊断:腹痛,证属肝郁脾虚,饮食积滞。治以调肝运脾,消积化滞,理气止痛。方用童芍痛安汤加减:太子参5g,生白芍、炒白术各6g,炒枳壳、制香附各5g,炒山药6g,苏梗、槟榔各5g,柴胡 4g,焦山楂 6g,炒麦芽 5g,焦神曲 6g,炙甘草4g。二诊:2015年6月9日,服药7剂后,患者腹痛症状减轻,大便成形,纳食仍不佳,舌质淡红,苔黄,脉滑。原方去炒山药,加黄连3g,姜半夏4g,元胡6g。三诊时,诸症全消,原方微调,再进7剂,巩固疗效。随诊1月,未再发腹痛。

按:该患儿阵发性脐周疼痛一年余,检查后无相关器质性疾患及异常体征,符合小儿再发性腹痛的诊断。根据患儿初诊时的临床表现,辨证为肝郁脾虚,饮食积滞,故治疗遵循“运脾调肝,和胃化滞”法,以运脾调肝为主,兼以和胃化滞,理气止痛,方用童芍痛安汤基础方,因患儿脾气急躁,加制香附、柴胡、槟榔、苏梗以疏肝解郁、理气止痛;因大便偏溏,加炒山药补脾止泻;因胃纳欠佳,喜食肉食,加焦山楂、炒麦芽消食导滞。服药7剂后,腹痛症状减轻,大便成形,纳食仍不佳,舌红,苔黄,脉滑。患儿病程长,不通则痛,郁而化热,二诊时去炒山药,加黄连清热燥湿,姜半夏、元胡理气止痛。桑老师认为小儿再发性腹痛的病位是脾胃与肝,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脾升胃降,纳运正常,气机畅达,则五脏安和,六腑通畅。若脾胃虚弱,运化失常,湿浊痰食等中阻,则气血生化乏源,脏腑失养;木之性主疏泄,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肝旺木盛,木克脾土,则脾胃失其升降,运化失调,不通则痛。在用药上要考虑到小儿脏腑娇嫩,耐受力差,较少使用攻伐有毒之药,多以甘缓平和之品,且在健脾胃之时兼顾疏肝。

[1]沙海汶,沙力.定痛汤治疗小儿复发性腹痛24例[J].中医杂志,1995,(9):556.

[2]张凤丽.疏肝行气法治疗小儿再发性腹痛的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2015,28(50):331.

[3]唐典俊.小儿复发性腹痛210例分析[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1984,(1):50.

[4]刘雪莲.小儿腹痛的中医治疗[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18(22):59-59.

[5]汪受传,虞坚尔.中医儿科学(第九版)[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79-84.

[6]任新燕,邢德强.沙棘干乳剂治疗儿童再发性腹痛的临床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23):10-11.

[7]邓中甲.方剂学(第 2版)[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149.

猜你喜欢
发性经脉腹痛
从出土经脉类文献看手三阳脉的循行与证候演变❋
早发性高血压患痴呆风险高
光动力联合中药浸泡治疗泛发性跖疣的疗效观察
自由基损伤与鱼类普发性肝病
腹痛难忍:生殖道畸形惹的祸
排卵后腹痛,别大意
特发性腹痛一例
警务训练中腹痛的成因及预防
化解尴尬需通“经脉”
再发性脑出血25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