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瑜
(安康市汉滨区第一医院,陕西 安康 725000)
近年来随着我国交通和建筑等高危行业的不断发展,急性胸腹部创伤的发生率也逐年增高,以肺挫裂伤、肝脾破裂、胰腺破裂等最为常见,可给患者造成巨大的痛苦,甚至会严重威胁到其生命安全。对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如何准确、快速判断创伤部位、类型和严重程度一直是影像学医师普遍关注的问题。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在此类患者中的诊断价值在既往的研究中得到证实[1]。本研究特对86例高危受检者的诊断资料展开回顾,以深入挖掘其临床应用价值。
选取2016年7月~2018年4月医院急诊科收治的高危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诊断资料展开回顾,均进行MSCT检查,且均证实是否存在急性胸腹部创伤。其中,男56例、女30例,年龄20~72岁,平均(46.5±8.8)岁,均存在有不同程度的外伤,均有不同程度的急性胸腹部创伤表现,发生原因:交通事故41例、建筑伤32例、打架斗殴10例、其他3例。
所有受检者均采用飞利浦Brilliace 16B型16排CT机进行检查,注意空腹时间至少≥4 h,参数设置:电压122~140 KV,电流200~250 mA,平扫视野50 cm,矩阵512×512,螺距0.938:1,扫描层厚0.25 cm,扫描时长0.8 s,扫描范围设置:自膈顶直至肾下极,若有必要,则需要将扫描范围延伸至盆腔,重建间距设置为1.25 mm。
(1)观察MSCT诊断急性胸腹部创伤的影像学表现;(2)观察MSCT诊断急性胸腹部创伤的价值,包括准确度、灵敏度和特异度,其中准确度=(真阳性+真阴性)/总例数;灵敏度=真阳性/(真阳性+假阴性);特异度=真阴性/(真阴性+假阳性)。
86例患者经过MSCT检查发现有29例肝、脾和肾脏轮廓模糊不清,混杂有高密度影,28例伴有腹腔积血、25例伴有包膜下积血、20例伴有腹膜后血肿和气腹;10例存在有不同程度的肺挫裂伤,具体表现为混杂密度影、边界模糊,四周条状高密度影;7例胰腺尾部受损,表现为发生横断且增粗、有高密度血肿;6例消化道损伤,以大网膜撕裂、乙状结肠及小肠系膜受损等。
86例患者中最终有52例确诊为急性胸腹部创伤,其中有50例MSCT检查诊断为急性胸腹部创伤;在34例未发生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中,共有32例经MSCT检查诊断为未发生急性胸腹部创伤。MSCT诊断急性胸腹部创伤的准确度为95.35%(82/86),灵敏度为96.15%(50/52),特异度为94.12%(32/34)。
急性胸腹部创伤是临床上常见的创伤,容易发生腹膜炎、大出血和休克等严重并发症,对患者的生命健康也可产生严重的威胁。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只有得到准确的诊断和及时有效的治疗才能获得理想的临床结局[2]。因此探讨高效、准确的诊断方案对改善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的临床结局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次研究中发现,不同急性胸腹部创伤类型患者的MSCT影像学表现存在明显的差异,能够通过轮廓边界、密度影等判断病情。此外,本研究中MSCT诊断急性胸腹部创伤的准确度、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高,表明该方法的价值较高。MSCT能够对床上位置进行准确定位,并且根据影像学表现诊断医师能够大致判断脏器损伤的严重程度、范围等基本情况,不仅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并且还可为临床上细化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的依据,因而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3]。